孙毅赴西柏坡领任务,周恩来重提黄寿发旧事:你们该为此事负责任

漫步史书 2024-11-23 17:35:13

1948年5月,时任冀中军区司令员的孙毅赴西柏坡汇报工作,同时领取新的任务。

当时,中央已经决定华东野战军暂不过江,而是留在中原打大仗,当时晋察冀军区与晋冀鲁豫军区已经合并成华北军区,同时也要为打大仗做准备。

很大程度上讲,孙毅此次赴西柏坡,也是为了这件事。

孙毅跟刘少奇汇报完工作以后,转头就碰到了周恩来,周恩来没见过孙毅,但是知道冀中军区有位留胡子的将军,所以他直接上前打招呼。

也就是在聊得过程中,周恩来突然一脸严肃:

“你们冀中军区出了个黄寿发事件,在全军影响很坏。”

孙毅一听,也很惭愧的说:

“我们工作没有做好,向周副主席检讨。”

周恩来并没有因为孙毅认错的态度就放过他,而是继续追问他:

“黄寿发开枪把老婆打死,你负什么责任?”

孙毅叹了口气:

“他们夫妻之间的关系,我平时未加注意,平时我失职,对他帮助教育不够,我应负这个责任。”

那么黄寿发事件和孙毅到底有什么关系,这件事还要从头捋一捋。

有关黄寿发为何被枪毙,《华北军区司令部军法处判决书》说的很清楚了。

“黄寿发参加革命近二十年、曾在作战中负过伤,对革命是有过功绩的,但由于学习不努力,政治不开展,习染军阀主义作风,因打骂同志等,受过批评与处分。其军阀主义个人主义,一直发展到最后成为杀害自己同志的凶手。”

1946年秋,黄寿发与他们家小孩儿的保姆单洁英私通,而与妻子何茵的关系逐渐变差,因而萌生了想要杀死妻子的想法。

1947年年关将近时,何茵从单位返回家中,与黄寿发产生冲突,旧历十二月三十日,黄寿发遂授意警卫员边振海打死何茵,被边振海拒绝,黄寿发第二天大年初一时,仍威慑边振海,再次为边振海拒绝。黄寿发两次威慑边振海不成,便警告他不准泄密,决议自己动手。

大年初二当天,何茵返回电台,黄寿发即动手枪杀妻子。

大概得案情经过就是如此,当然各方面资料仍然有诸多细节披露,比如何茵知道丈夫有了外遇的情况,何茵身怀六甲等等,这里不做过多讨论。

不过出奇的是,黄寿发在案发后被捕,递解冀中军区、晋察冀军区后,军区来回开会,却始终定不下来一个处理黄寿发的办法。

原因在于,黄寿发是一个立过功的老红军。

当时,军区就黄寿发事件开会,各种各样的主张都有,但不少人都主张留黄寿发一命,让他戴罪立功。

时任晋察冀军区司令员的聂荣臻心里很清楚,这件事不能这么处理,但他也不好顶着军区绝大多数同志的主张,加上那段时间战事频繁,这件事就给拖了下来。

一直到1948年,毛主席才知道了这件事,他一贯主张严肃法纪,加上还有黄克功事件的教训在前,

毛主席立即批示给晋察冀军区:

“如果这样的罪行不严惩,我们和国民党有什么区别,和蒋介石处理张灵甫有何区别?”

黄寿发后来平静的接受了自己的命运,只提了唯一一个要求,就是把他葬在他奋斗了一辈子的地方晋察冀根据地首府阜平。

那么多人为黄寿发求情,大致上可以参照黄克功当年案发以后得情形,毕竟两人都是身经百战,战功赫赫的老红军。

黄寿发、黄克功之所以走上自绝于人民的道路,很大程度上,也和他们一路走来的经历有关。

根据《华北军区司令部军法处判决书》中的记载,黄寿发是福建新泉人(今属连城县),1929年参加赤卫队,1930年参加红军,由战士逐次升任排长、连长、营长、团长等职。

一提黄寿发,就不能不提他的老上司杨成武。

黄寿发、杨成武都是在闽西参加红军,区别在于杨成武要早一年。

两人都是土地革命时期成长起来的将领,但有所区别。

杨成武虽然出身贫寒,但谦虚好学,参军之前就有这样的习惯,后来一直维持到参加革命以后,多年来一直手不释卷,是属于那种学历虽然不高,但文化水平却很高的干才。所以杨成武虽然也会打仗,但能力更多的体现在政治工作上。

黄寿发就不一样了,尽管没有资料表明他参军前后的经历,但从他本人后来的情况分析,他是不大喜欢学习的,特别是不喜欢学习书本上的知识,后来也是在实践中,黄寿发充分发挥聪明才智,是典型的军事干部。总而言之,黄寿发的军事能力是比较突出的,这一点是他得以成长的标志。

也正因为如此,黄寿发逐渐养成了粗犷的个性,说话办事总是直来直去,得罪过不少人,也挨过组织上批评,但总的来看,是小错误不断,大方向能把得住的人。

当然,黄寿发大方向之所以能把握得住,也是因为有几个会用他的上级领导,比如聂荣臻、杨成武。

抗战爆发以后,八路军改编为三个师,1937年年底,八路军分兵挺进敌后发展,115师也一分为二,聂荣臻率领着杨成武独立团以及一些部队留在五台山地区开辟根据地。

当时115师分兵,主力几乎带走了所有能征惯战的将领,也愈发凸显了像黄寿发这样会打仗的将领。

后来晋察冀军区顺理成章的建立起来,杨成武的独立团先是改称独立第一师,后来因为太招摇,就取消了独立第一师的番号,改兼晋察冀军区一分区,杨成武任司令员兼政委。

那时黄寿发就在杨成武麾下,任二团团长。

应该指出的是,当时杨成武麾下的三个团,老红军部队占了绝大多数,是主力中的主力。

黄寿发在杨成武麾下很受重用,原因不言而喻,毕竟是处在战时,杨成武很会用人,所以即便是以黄寿发的脾气,也能把他压住,至于其他一些小问题,批评教育一下也无伤大雅。

后来黄寿发升任一分区参谋长同时兼二团团长。

1939年黄土岭战役,黄寿发通过巧妙地布置,将日军诱进了黄土岭,并一炮干掉了日军指挥官阿部规秀。

一分区虽然也有副司令员高鹏,可高鹏是国民抗日军改编过来的,本身在队伍里没有威信,加上是大学生出身,不会打仗,平常为人也比较佛系,所以不大管事所以黄寿发的这个一分区参谋长时,杨成武不在时,整个一分区就是由黄寿发说了算。

客观来讲,这也助长了黄寿发的傲气。

当然,这里也要一分为二的看这个问题,黄寿发虽然傲气,但人确实很有能力,特别是军事上,在抗战最艰难的那几年,黄寿发多次带领部队化险为夷,杨成武信重他也是有道理的。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对黄寿发也可以算是宠溺了。

不过,像黄寿发这样的人,也就只有像杨成武这样性格的人才用得了。

按说黄寿发能力出众,但偏偏独当一面的能力欠缺,晋察冀军区成立十一分区时,调黄寿发任司令员,但黄寿发干的很不如意。具体看来,黄寿发只想操心军事上的事儿,对其他工作都不擅长(也不太上心)。

没办法,黄寿发后来又回到杨成武麾下。

1944年,晋察冀军区重组十几个分区改为四个军分区,杨成武没留在老根据地,而是被分配到了重建的冀中军区任司令员,黄寿发作为一员战将,毫无疑问的被杨成武带了过去,任冀中军区参谋长。

杨成武也很照顾黄寿发,知道他想带兵打仗,1945年大反攻晋察冀军区成立野战军,黄寿发被调去出任冀中纵队司令员(当时冀中军区有两个纵队),只是后来晋察冀军区取消了野战军,黄寿发也闷闷不乐的回到了冀中军区。

1946年3月,两个冀中纵队合并为晋察冀野战军第三纵队,杨成武任司令员。同年7月,冀中军区班子进行改选,孙毅从代理司令员扶正,林铁任政委,黄寿发任参谋长。

黄寿发不想干这个参谋长,心情很郁闷,孙毅一开始还劝他:

“上级既然调你过来,你还是好好珍惜一下。”

没想到黄寿发直接给老上司林铁写了封信,说不想干这个参谋长,林铁也知道他的脾气,就主动和孙毅打了招呼,既然黄寿发想打仗,那么每次打仗就派他去,顺便分管后勤。

黄寿发确实是个能打仗的料,军区的战斗任务,他干的都很出色,孙毅也如杨成武一般,对黄寿发很是包容,甚至还对他说:

“你很会打仗,打仗上有什么事情,你可以不必请示我,直接向聂司令员汇报!”

可也正是因为上级领导的过分包容,养成了黄寿发骄矜自满的性格,也开始不把党纪军纪放在眼里。

如果说不出后来那档子事儿,那么黄寿发一生也可以说是幸运,因为黄寿发有信任他的上级领导、战友。

可老领导、老同事对他的包容,也让黄寿发逐渐忘乎所以,乃至于后来酿成大错。

一个人,即便就是再有能力,但他无法自控,终究还是难成大器。

0 阅读:46

漫步史书

简介:闲话史书,看历史兴衰成败,几家沉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