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胡十六国|汉高祖究竟是汉人刘邦,还是匈奴人刘渊?

抗抗说历史 2023-02-24 07:53:00

衣赐履按:估计很多读者一看这个标题,都要笑出声来了吧?

废话!当然是刘邦啊!刘渊是哪根儿葱啊!

且慢,且慢,真的未必哦。

这一回,我们讲十六国中第二个建立的政权,汉赵政权。之前,刘邦建立西汉,刘秀建立东汉,刘备建立蜀汉,也称季汉,实际上,人家可都称自己建立的是大汉朝,东、西、蜀,都是后人硬加给人家的。这个叫刘渊的,也建立了一个大汉朝,史称汉赵或者前赵。

之前,我们讲了,公元304年,氐人李雄自称成都王,建立了成汉政权。大约在同一时期,匈奴人刘渊自称汉王,建立了汉赵政权。五胡十六国,成汉和汉赵,是最早建立的两个政权。

【汉高帝刘邦】

刘渊是匈奴人?匈奴人不是应该姓栾提啊,呼衍啊,须卜啊,什么的吗?这家伙怎么姓刘呢?

解释这个问题,就得一竿子支到汉高祖刘邦,哦不,西汉开国皇帝刘邦那儿去了。

刘渊,字元海,据说是冒顿单于(冒顿读如莫毒)之后。当年,刘邦平定天下之后,曾率军攻打匈奴,没成想反被匈奴大军围困于白登山,刘邦差点成了冒顿的阶下囚。要说我对刘邦,那是十分敬仰,不是九分,也不是九点九分,而是十分敬仰。这个人太厉害了,他有一种谜一般的天赋,他有时候可能胡来,但在关键时刻,总能从一堆决策中选出那个最优的来。本来,他以为打死冒顿,跟捏死一只放屁虫一样,大不了染上点臭味儿而已,项羽都被我灭了,冒顿什么东西!

结果,差点儿被人家给活捉了,又用了不知道什么见不得人的招儿,才逃了一命,丢人丢大了,刘邦恼火得很,发了一通脾气之后,并没有非要跟匈奴死磕,把脸找回来,他知道,时候不对,死磕,不划算,只会给大汉朝带来灾难,于是,刘邦“服软”了,采用手下干部刘敬的建议,与匈奴和亲,换来了汉匈之间近百年的大体和平,为后来他曾孙子刘彻暴打匈奴,赢得了时间。《晋书·刘渊传》载,刘邦以宗室女作为公主,嫁给冒顿,两人约为兄弟,因此,冒顿的子孙后来改姓为刘。

建武初年(光武帝刘秀年号),乌珠留若鞮单于的儿子,右奥鞬日逐王栾提比,自立为南单于,入居西河郡美稷县(山西省汾阳县西北。东汉中平中,美稷县迁于此地,不久之后,又徙往他地)。中平年间(公元184年—公元189年),黄巾之乱爆发,单于羌渠派儿子於扶罗率军协助东汉朝廷。结果,羌渠在国内被人刺杀,於扶罗就留在汉朝境内,自立为单于。之后,又发生董卓之乱,於扶罗趁乱攻打太原郡、河东郡,屯驻于河内郡。於扶罗死后,老弟呼厨泉继单于位,任命於扶罗的儿子刘豹为左贤王,这个刘豹,就是刘渊的父亲。

衣赐履说:从史书记录来看,於扶罗和呼厨泉都还姓栾提,但於扶罗的儿子刘豹,突然改姓为刘。改姓不是小事儿,总得有个理由吧?史书没有记录,让我们不明所以。於扶罗死于公元195年,呼厨泉继单于位后,以刘豹为左贤王。匈奴习俗,左贤王一般就是单于的接班人,如果没有极特殊的情况,刘豹怎么也得二十岁上下了,那么,他出生于公元175年左右,而刘渊生于公元251年,也即是说,刘豹年近八十才生了刘渊,而刘豹死于咸宁五年,也就是公元279年,活了一百多岁,史料中多多少少,透出一些邪性。

到了曹魏时代,魏武帝曹操,把匈奴分为五部,任命刘豹为左部帅,其余几个部帅,也都以刘氏担任。西晋太康年间(公元280年—公元289年),重新调整各部居处,左部居太原郡兹氏县(秦置,属太原郡,今山西省汾阳县东南。三国魏朝移到今汾阳县,为西河郡治所。西晋时改为隰城县),右部居祁县(山西省祁县东南),南部居蒲子县(山西省隰县。隰读如习),北部居新兴郡(山西省忻县),中部居大陵县(山西省交城县西南)。匈奴五部,几乎都在并州境内。

【并州地图】

衣赐履说:匈奴人自称为刘邦后人,改姓为刘,可能是在曹操坐大之前。我个人感觉,当曹操完全控制献帝刘协之后,刘豹等人偏要改姓刘,就有点不识趣了,除非是曹操逼着他们改的,可能性不大。

刘豹的妻子呼延氏,在魏朝嘉平年间(公元249年—公元254年),到龙门求子,不一会儿,出现一条大鱼,鱼头上长了两个角,摇头摆尾地,游到祭祀之处,停留很久才离去。巫师们都感到惊异,认为这是一个大大的吉兆。

当天晚上,呼延氏梦到白天见到的那条鱼,变成了一个人,左手拿着一个物件儿,有半个鸡蛋那么大,散发着奇异的光芒。那人把物件儿交给呼延氏,说,此为日精,吃下去当生贵子。

呼延氏醒来之后,把这个事儿告诉刘豹。刘豹说:

这是好征兆。我当年曾找邯郸张冏的老娘司徒氏看过相,她说我会有尊贵的子孙,三世必大昌,现在似乎正在应验哪!

十三个月后,呼延氏生下一个儿子,更绝的是,这个儿子的左手掌纹,显示一个“渊”字,因此,起名为刘渊。

衣赐履说:帝王出生前后的各种奇怪征兆,我们看个热闹即可,不必深究。这里充分说明,汉人给皇帝的出身编故事那套东西,匈奴全部消化吸收了。

刘渊从小就聪明,七岁时老娘去世,他是捶胸顿足,痛哭哀号,邻居们都被这个娃娃的孝行感动,宗族部落都对他赞叹有加。

衣赐履说:如果记录属实,则说明在刘豹时代,匈奴的汉化程度已经非常深了,父母去世,子女如何守丧,这套儒家士大夫最讲究的礼节,已经融入到匈奴的生活中了。

时任司空、太原人王昶听说后,对刘渊这个匈奴娃娃很有好感,专门派人前往吊唁。

衣赐履说:王昶出身太原王氏,公元257年,任魏朝司空,公元259年,去世。

刘渊还特爱学习,拜上党郡(山西省黎城县西南)人崔游为师,学习《毛诗》《京氏易》《马氏尚书》,特别喜欢《春秋左氏传》和《孙吴兵法》,基本上都读通了,此外,《史记》《汉书》,诸子百家,没有他不看的。刘渊曾经对同学朱纪、范隆说:

我读典籍的时候,常常忍不住鄙薄随何、陆贾和周勃、灌婴,随、陆二人,不懂征战;周、灌二人,不通文理。大道要靠人来弘扬,对某个方面,一问三不知,本来就为君子所不耻。随、陆二人,有幸碰到了高皇帝(刘邦),却未能封侯;周、灌二人,跟随太宗(刘恒),却不能教化天下,实在可惜啊!

衣赐履说:随何、陆贾是政工干部,嘴皮子都倍儿厉害,随何说服九江王英布归降刘邦,陆贾则两次出使南越国,让南越王赵佗向汉朝称臣;周勃、灌婴是军事干部,军功无数,但是两个老粗,没什么文化,这老几位,我们以前都讲过,这里就不啰嗦了。

于是,刘渊又开始学习训练武技,史称其猿臂善射,膂力过人,卓绝无双。刘渊长大之后,身材魁伟,姿仪端庄,身长八尺四寸(约1.94米),胡须长三尺余,心口长了三根红色的毛,长三尺六寸。当时,屯留(山西省屯留县)人崔懿之、襄陵(山西省临汾市东南)人公师彧等,都善于看相,他们见到刘渊,都十分惊讶,四处宣扬说:

此人的形体、相貌,绝非常人,我从都来没见过诶!

于是,他们对刘渊都相当崇敬,结交甚密。太原人王浑不但倾心与刘渊交往,而且还让儿子王济去拜见刘渊。

衣赐履说:王浑是王昶的儿子,王济是王浑的儿子,祖孙三人,在魏、晋时代,都是顶极官僚。王昶做到魏朝司空,王浑做到晋朝司徒,王济虽没做到三公,但他是司马昭的女婿,又是司马炎的亲信。太原王氏,对刘渊极为看重;反过来看,刘渊在太原王氏身上,恐怕也没少做功课。

咸熙年间(公元264年—公元265年),刘渊到洛阳当人质,司马昭当权,对他颇有好感。晋武帝司马炎登基之后,王浑时不时在司马炎面前怒赞刘渊,司马炎就把刘渊叫来聊个天儿唔的,一聊之下,极为欣赏。司马炎对王济说:

刘渊这小子,不但人长得帅,而且很有见地,是个人才,即使是由余、金日磾(日磾读如蜜滴),恐怕也未必比他强啊。

衣赐履说:由余,本为春秋时晋国人,逃亡到戎族,并做了戎族的官。戎族首领派由余出使秦国,秦穆公非常欣赏他,就派人离间他和戎族首领的关系,由余就归降了秦国。之后,由余打理国政,又参与讨伐西戎,灭了十二个国家,助秦穆公实现霸业。金日磾是汉武帝刘彻时期归降的匈奴人,极受恩宠,是刘彻托孤汉昭帝刘弗陵时的三个顾命大臣之一。

王济说:

刘渊确实又帅又有才,跟皇上您说的一样。但是,他的文武才干,远远胜过由余和金日磾诶。皇上您不是想灭掉东吴吗?如果由刘渊担任主帅,东吴那点儿地盘儿,根本不够他施展的。

司马炎认为王济此言不虚。

司马炎的另外两个亲信,孔恂和杨珧说:

臣等观察刘渊,以他的才能,当今恐怕没有人能比得上。如果陛下派他征伐东吴,给的兵少了,限制他的威权,则不能成事;给的兵多了,授予他足够的权力,则平定东吴当然没有问题,但是,平吴之后,恐怕他就不回来了。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现在,让他治理匈奴本部的事务,我们都私下为陛下担心。如果还要把天然险阻之地送给他,这怎么可以呢!

司马炎默然。

衣赐履说:看,“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八字,又出现了。民族问题,一碰到这八个字,就立即变得复杂而艰涩。

咸宁年间(公元275年—公元280年),鲜卑首领秃发树机能在秦州、凉州一带叛乱,斩杀不少晋朝将领,动静儿闹得挺大。司马炎与臣僚商议如何平叛。上党人李憙说:

陛下如果能够发动匈奴五部,任命刘渊为将军,则秦、凉之乱,指日可定。

孔恂说,李公对消除祸患的道理,恐怕不得要领啊。

李憙勃然大怒,说,以匈奴之劲悍,刘渊之善于用兵,让他们去显示皇上的圣威,有什么事会搞不掂!

孔恂说:

刘渊当然能搞得掂,不过呢,正因为他搞得掂,一旦由他平定了凉州、斩杀了树机能,我恐怕凉州才会真正陷入灾难。蛟龙得到了云雨,还会安卧于池塘之中吗!

司马炎于是没有起用刘渊。

衣赐履说:晕了晕了,李憙和孔恂,谁说的对?呵呵。

刘渊和东莱郡(山东省莱州市)人王弥关系很好,王弥打算离开洛阳到东边儿去谋发展,刘渊在九曲河畔为他饯行。两人喝着酒,说着话儿,刘渊流下泪来,说:

王浑和李憙,跟我是同乡,所以了解我,常常向皇上称赞、推荐我。然而,谗言陷害却总是随之而来,不知道哪一天,就可能大祸临头。我本来就不想做官,你是最清楚的。恐怕将来我会死在洛阳,此刻就与你永诀!

说完,刘渊胸中愤懑,纵酒长啸,声调高亢辽远,与坐者都忍不住流下泪来。

当时,司马炎的老弟、齐王司马攸正好也在九曲,听说此事(也可能是听到刘渊的长啸之声。此处原文为“比闻而驰遣视之),就派人前往查看,发现是刘渊所为。司马攸就向司马炎进言说:

陛下如果不杀掉刘渊,我恐怕并州会出大乱子(匈奴五部基本上都屯驻于并州)。

王浑反对说:

刘渊是长者诶,老臣我愿意为他担保。我大晋朝正要向少数民族表明诚心相待,以德政归化远方,如果只因怀疑他们今后可能作乱,就杀了人家送来的人质,那么,大晋之德还能够弘扬吗?

司马炎说,王浑说的,在理。

衣赐履说:事实上,刘渊后来确实坐大了,而且,就是他的汉赵政权,灭掉了西晋。从这个角度看,司马攸建议干掉刘渊,防患于未然,似乎并不为错。然而,刘渊之所以能够成事儿,还不是你们司马家那些王爷自己作的吗?即使此时杀了刘渊,八王之乱后,大晋朝仿如得了十级肺痨,就算没有刘渊,也会跳出来各种赵渊、钱渊、孙渊、李渊。如果一个政权烂到了根儿上,想指望杀一两个有威胁的人来确保稳定,纯属扯淡。反过来讲,如果一个政权本来就很稳定,即使有一大堆刘渊,他们也只能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掀不起什么惊涛骇浪。

另,王弥是个人物,能搞事情,我们以后会讲到他。

公元279年,刘豹去世,以刘渊代为匈奴左部帅。

太康末(太康年号为公元280年—公元289年),刘渊担任北部都尉。史称其明刑法,禁奸邪,不爱财物,乐善好施,对人诚恳,匈奴五部中的俊杰人物,都来归附。幽州(河北省北部)、冀州(河北省中部南部)一带的名儒,优秀人物,不远千里,也来投奔。

衣赐履说:此处告诉我们,汉人和匈奴杂处已久,民族交融,很多优秀的汉族人不但不视刘渊为蛮夷,而且愿意倾心辅佐他了。

公元290年,司马炎逝世,司马衷继位,皇岳父杨骏辅政,任命刘渊为建威将军、五部大都督,封汉光乡侯。

元康末年(元康年号为公元291年—公元299年),匈奴五部有人叛逃出塞,刘渊被连坐免职。

公元299年,成都王司马颖镇守邺城,上表刘渊代理宁朔将军,监五部军事(具体时间不详,应该在司马颖镇守邺城之后不久)。

公元300年,赵王司马伦发动政变,废黜并诛杀了主政的皇后贾南风,八王之乱的第二阶段开始,司马家的王爷们互砍,天下大乱,盗贼蜂起,刘渊的从祖父、故北部都尉、左贤王刘宣等人秘密商议说:

以前,我们的先祖和汉朝约为兄弟,荣辱与共。自从汉朝灭亡,魏朝和晋朝先后兴起,我们的单于虽然还有一个虚号,却没有寸土之业,诸王侯也都沦落,跟普通老百姓没有区别。如今,司马氏骨肉相残,四海鼎沸,我们兴邦复业,现在正是其时。左贤王刘渊,状貌绝人,才干卓越,无人能及。如果上天不想让我们大匈奴重新伟大,又怎么会赐给我们这样一个不世出的人物呢!

衣赐履说:刘渊何时成为左贤王,我们不得而知。此时,匈奴似乎并没有单于,左贤王地位最高。

于是,刘宣等人谋划,推举刘渊为大单于,并派刘渊的亲信呼延攸前往邺城,向刘渊汇报大伙儿的决定。

刘渊听了之后,非常激动,就向司马颖请假,说是有重要族人去世,他想回去参加葬礼,司马颖没有同意。刘渊无法脱身,就让呼延攸先回去,通知刘宣等人召集五部匈奴,以及其他少数民族,做好军事准备,对外宣称是为了援助司马颖,而实际上则打算随时起事。

公元304年,年初,成都王司马颖和河间王司马颙联合进攻洛阳,诛杀了主政的长沙王司马乂,惠帝司马衷任命司马颖为丞相,又封为皇太弟。司马颖没有留在洛阳,而是返回邺城。司马颖任命刘渊为太弟屯骑校尉。当年七月,司马衷御驾亲征司马颖,司马颖任命刘渊为代理辅国将军、督北城守事。结果,王师在荡阴(河南省汤阴县)被司马颖军打得大败,惠帝司马衷被挟持到邺城(此事详见拙文《晋惠帝司马衷御驾亲征皇太弟、成都王司马颖》)。司马颖又拜刘渊为冠军将军,封卢奴伯。

八月,并州刺史、东嬴公司马腾(东海王司马越的老弟,时驻晋阳)、安北将军王浚(时驻蓟县),起兵讨伐司马颖。刘渊趁机对司马颖说:

司马腾和王浚手下有十余万众,以邺城现在的兵力,不一定能挡得住他们,请允许我返回五部,劝说他们召集人马,以赴国难。

司马颖说:

你能确保五部愿意发兵吗?即使他们来了,王浚手下的鲜卑、乌丸骑兵,来去如风,锐不可当,五部人马能挡得住他们吗?我现在打算侍奉皇上返回洛阳,避开他们的锋芒,再传檄天下,以大义制服他们,你觉得怎么样?

刘渊说:

殿下是武皇帝的儿子,对王室立有大功,您的威严和恩德,远近闻名,四海之内,有哪个不想为殿下拼死战斗呢!五部人马又怎么会不来呢!王浚不过一个竖子,司马腾是王室远枝(司马懿老弟司马馗的孙子),这两个货岂能与殿下争衡呢!殿下如果离开邺城,就是示弱于人,到时候洛阳也未必进得去啊。即使到了洛阳,已经丧失了威权,发出的檄文又有谁会听从呢!而且,鲜卑、乌丸的战斗力,怎么比得上五部呢!我希望殿下留下来,勉励、安抚部众,固守邺城。我当为殿下召集五部人马,以二部打垮司马腾,以三部痛揍王浚,在邺城上悬挂起这两个贼人的首级,可指日而待。

司马颖被刘渊说得非常激动,立即封他为北单于,参丞相军事。

衣赐履说:讲真啊,司马家的王爷中,但凡有一个刘渊这样的,历史可能都不一样了。

刘渊到达左国城(山西省离石县北),刘宣等人尊其为大单于,不到二十天,征集了五万人马,建都离石县(西河郡治所所在县,山西省离石县)。

刘渊封儿子刘聪为鹿蠡王。派左於陆王刘宏,率五千精锐骑兵,会同司马颖的部将王粹,阻击东嬴公司马腾。还没接上头儿,王粹已经被司马腾击溃,刘宏无功而返。

王浚派将军祁弘,率鲜卑兵团进攻邺城,司马颖带着惠帝司马衷逃往洛阳。

刘渊听说司马颖放弃了邺城,感叹说:

司马颖不能听从我的建议,反而自行奔逃溃散,真是庸才!但我与他有言在先,不能不去救他。

于是,刘渊命右於陆王刘景、左独鹿王刘延年等,率步骑兵二万,前往讨伐鲜卑。刘宣等劝阻说:

晋朝无道,像奴隶一样对待我们,因此,右贤王刘猛不堪欺压,才会起兵反抗。当时,晋朝还没有溃烂,刘猛最终失败,这是单于之耻啊。如今司马氏父子兄弟自相砍杀,这是上天已经厌恶了晋朝之德,而转向了我们。单于您积累德行,晋朝人都愿意服从于您,现在正应该兴我匈奴,恢复呼韩邪单于的事业。鲜卑、乌丸,都可以作为我们的援手,为什么要攻打他们去拯救仇敌呢!上天要借助我们来打击晋朝,这是天意,不可违抗。上天给予,而我们却不接受,一定会招致灾祸。请单于不要再怀疑了。

衣赐履说:公元271年,匈奴右贤王刘猛叛逃出边塞;公元272年,被晋朝监军何桢设计诛杀。刘宣说的“单于之耻”,指的是这个事儿。

刘渊听罢,心潮澎湃,说:

好!能够成为高山峻岭,为什么要当个小土包儿呢!自古帝王,难道只能出于某族某家吗?大禹出于西戎,周文王生于东夷,关键要看是否建立了德行。如今我们有十万人马,每个人都相当于晋朝的十个人,我们只要敲起战鼓进攻,晋朝必将摧枯拉朽。搞得好了,能够成就汉高帝之业,一统天下;最不济,也可以做个魏武帝,称霸一方。理儿是这么个理儿,但晋朝人未必会支持我们。汉朝坐天下数百年,恩德深入人心,因此昭烈皇帝(刘备)仅占一州之地,却可以与天下抗衡。匈奴是汉朝刘氏的外甥,又曾约为兄弟,哥哥死了,弟弟即位,不是天经地义吗?我们可以称为汉朝,追尊后主(刘禅),以收天下之心(且可称汉,追尊后主,以怀人望)。

刘宣等人叩头行礼,说,单于思虑深远,我等望尘莫及啊。

于是,刘渊仗也不打了,迁到左国城,远方前来归附的有数万人。

刘渊在南郊设立祭坛,即汉王位,宣布大赦,改年号为元熙。

追尊后主刘禅为孝怀皇帝,制作太祖刘邦、世祖刘秀、昭烈皇帝刘备三祖,以及太宗刘恒、世宗刘彻、中宗刘询、显宗刘庄、肃宗刘炟五宗的神主,加以祭祀。

刘渊立妻子呼延氏为王后。设置百官,以刘宣为丞相,崔游为御史大夫,左於陆王刘宏为太尉,范隆为大鸿胪,朱纪为太常,崔懿之、匈奴后部(新兴郡,山西省忻州市)人陈元达为黄门郎,同族侄子刘曜担任建武将军。崔游坚决辞让,没有任职。

衣赐履说:刘渊的这次任命挺有意思的。刘宣是他的从祖,刘宏可能也是他的族人,刘曜是他的侄子。其他几位,崔游、范隆、朱纪、崔懿之,前面我们都提到了,全是老熟人,崔游是刘渊的老师;范隆和朱纪是刘渊的同学,都是崔游的学生;崔懿之是给他看相,到处宣扬他不是一般人儿那位。

陈元达,算不上老熟人,但也是老早就互有耳闻。陈元达从小丧父,家贫,但一边耕地一边读书,乐在其中。年至四十,不与人打交道。刘渊为左贤王时曾经征召他,陈元达拒绝。等刘渊称汉王后,有人对陈元达说,刘公以前请你,你不去,现在他称王了,你害怕吗?

陈元达笑说:

我了解这个人已很久了,他也明白我的心思,恐怕过不了三两天,驿站就会送信来了。

果然,傍晚时,征召陈元达的驿车就到了。在刘渊朝,陈元达多次进谏忠言,退朝后就把奏稿毁掉,即使是家人、子弟也没有谁能够知道内容。

后来,范隆、朱纪、崔懿之、陈元达,都在汉赵政权做到高官,史书上关于他们的记录都很少,我个人感觉,他们可能都是汉人(我们能肯定范隆是汉人),都是出身寒门的汉人,都是在非晋王朝系统内做到高官的、出身寒门的汉人。

读到后面,我们会发现越来越多的这样的例子,包括,投身石勒的张宾,辅佐苻坚的王猛,都是寒门士族出身的杰出人物,他们帮助异族君主完成霸业,异族君主对他们极为信任,“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隔膜,似乎有所淡化。循着这个思路,似乎可以得出这么几个结论:

1.当一个朝代官僚阶层固化之后,寒门士人入仕无望,实现个人理想抱负更是奢望。

2.寒门中的杰出人物多得是,没有机会的时候,他们就被湮没在历史长河之中;一旦机会来临,比方说天下大乱,各路野心家开始磨刀霍霍的时候,他们立即从各种犄角旮旯跳将出来,尽情挥洒他们的才华。

3.到了西晋末年,在中国实际控制疆域的相当部分,华夷杂处非常普遍,民族融合已不可阻挡,寒门士人为了实现个人的政治理想,并不介意辅佐对象的民族,汉人也行,匈奴也行,氐人、鲜卑,也没什么不可以的,“背叛”汉人正统,他们没有太大的心理负担。

4.如此,则进一步推进民族融合,硬要区分华夷,不但越来越困难,而且颇有逆历史进程的味道。

之后,刘渊收拢人才,抢占地盘,风生水起。

公元308年,刘渊正式称帝,大赦境内,改元永凤。

公元310年,刘渊逝世,谥为光文皇帝,庙号高祖。

【汉高祖光文皇帝】

衣赐履说:谥号,刘渊与刘秀比肩,刘秀是光武帝,刘渊是光文帝;庙号,刘渊向刘邦看齐,刘邦是汉太祖,刘渊是汉高祖。

刘邦谥号为高皇帝,庙号为太祖,合起来称为太祖高皇帝,可能后来叫秃噜嘴了,就成了汉高祖。实际上,较起真儿来,刘渊才是货真价实的汉高祖,呵呵。

【图片来自网络】

0 阅读:17

抗抗说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