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地名研究
关注我们,获取更多地名资讯
关注
1935年,一首哀婉动听的抗日歌曲《松花江上》开始传唱,唱出了“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民众乃至全国人民的悲愤情怀,点燃了中华大地的抗日烈火。松花江,不仅仅是一个自然地理实体名称,已经成为一个警醒中华儿女的精神图腾:勿忘国耻,牢记14载浴血抗争。在黑龙江省的地名档案中,还有许多记录着14年抗战历史的地名。
江桥蒙古族镇:“抗战第一枪”发生地
江桥蒙古族镇隶属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泰来县,原称“哈拉尔嘎”。1927年,洮昂铁路建成通车,在哈拉尔嘎修建火车站,因屯北嫩江上有座木桥,遂定名为江桥火车站,“江桥”由此得名。
1931年9月18日,日本军国主义者在沈阳北大营发动“九·一八”事变,开始了霸占东北、侵略中国的罪恶行径。11月4日,日军向江桥守军阵地发起猛攻。驻守部队奋勇抵抗,挫败日军多次进攻,给日寇以迎头痛击,这就是打响抗战第一枪的江桥抗战。江桥抗战激发了全国民众的抗日热情,体现了中华儿女不畏强权,敢于牺牲的精神。更向全世界昭示:中华民族不可辱!
如今,这座小城建起了江桥抗战纪念馆、纪念园,供人们缅怀那段激荡人心的峥嵘岁月。
哈尔滨:天鹅项下的珍珠
“哈尔滨”为满语音译而来,意为“晒网场”,这是一座东北亚名城,是全国解放最早的大城市。哈尔滨被称为“天鹅项下的珍珠”。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黑龙江的形状在地图上看很像一只天鹅,而哈尔滨就刚好在天鹅颈下。
从“九·一八”事变起,日寇的铁蹄几乎踏遍了东三省全境。1932年2月1日,日军天野旅团逼近哈尔滨。当晚8时,他们经过一座小城时,一阵激烈的枪炮声阻断他们的侵略之路。这座小城的名字是双城——哈尔滨的门户,如今是哈尔滨区级行政区域,以其东南的两座金代古城遗址得名。
自从江桥抗战的第一枪打响,东北人民的抗日热情高涨。以依兰镇守使兼东北军第24旅旅长李杜为首的抗日将领,在哈尔滨建立了吉林自卫军,组织爱国军人抵抗日寇侵略。在双城率军阻击日军的,就是加入吉林自卫军的东北军第22旅。
遭受沉重打击的日军开始了疯狂的反扑,战斗异常激烈。第22旅661团团长吴永和等壮士以身殉国,部队被迫撤向哈尔滨城区。在日军强攻下,哈尔滨保卫战因敌众我寡而告失败。但是,东北人民的抗日斗志没有被瓦解,黑龙江儿女的救亡热潮更加高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斗争从未停止······
光芒街40号:中共满洲省委机关旧址纪念馆
在哈尔滨南岗区,有一条静谧的小街——光芒街。这条街上有一座并不醒目的木结构俄式平房,在地名档案中,曾用名为小戎街2号,现在是中共满洲省委机关旧址纪念馆。这是中共满洲省委机关在哈尔滨保存下来的唯一旧址,是当时中国共产党领导东北人民抗日斗争的“总指挥部”和“文件库”。
中共满洲省委原设在奉天(现沈阳市),由于工作和斗争的需要,省委机关经常变换地址。1933年夏,满洲省委机关转移到哈尔滨市南岗区小戎街2号。当时,省委领导和省军委领导经常在这里开会,研究东北人民抗日斗争的策略、方法,并形成诸多文件。党中央的许多重要文件,都是从这里向东北各级党组织及各抗日游击队发出的。人们熟知的抗日英雄杨靖宇、赵尚志、周保中、李兆麟、赵一曼等都曾从这里奔赴抗日第一线。
中共满洲省委机关旧址纪念馆。
道里区西四道街5号:一毛钱饭馆旧址
以中共满洲省委为中心,我党的地下交通网伸向黑土地的各个角落,把抗日的烽火燃得更旺。哈尔滨市道里区西四道街5号的一毛钱饭馆就是无数个抗联秘密联络点中的一个。1933年1月,中共中央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派人来满洲省委传达上级指示。由于原来的联络地点发生变化,省委与来人无法取得联络,只好在报纸上用暗语刊登了一则寻人启事,约定时间在一毛钱饭馆接头。省委派金伯阳去接头。金伯阳装作食客等了一会儿,便与接头人高庆友装作很巧合地坐在一起吃饭。当两人正要交换情报时,赵尚志推门而入。
原来赵尚志领导的游击队被打散。当他回到哈尔滨正为找不到组织着急时,看到了报上的暗语,于是也赶了过来。当时赵尚志面色蜡黄,在饭馆里见到金伯阳时,就装成乞丐向金伯阳要饭吃。机警的金伯阳发现了赵尚志身后有便衣特务盯梢,便灵机一动,抬手给赵尚志一记耳光,厉声骂道:“你这个臭要饭的,快滚开!”这使赵尚志明白了当时的情况,但为时已晚,特务一拥而上,将三人抓捕。经过几次审讯,赵尚志都一口咬定自己是要饭的,金伯阳也说不认识赵尚志。高庆友则坚持说不认识他们,被提前释放。之后,金伯阳、赵尚志也相继被释放。
延寿县中和镇:抗联地下交通站所在地
在哈尔滨市延寿县,有一个潜伏13年的抗联地下交通站,位于现在的中和镇。60多名地下交通员化装成商人、学徒、农夫甚至乞丐,巧妙周旋在日伪敌人中间。从1932年到1945年抗战胜利前,东北抗联第三军交通站与日伪军进行了顽强又灵活的秘密战。
1932年,时任延寿县中和镇长兴乡乡长的杨春与其他几人组织了珠河(今尚志市)、苇河(今并入尚志市)、延寿、方正四县联合救国委员会。1933年,杨春开始秘密协助赵尚志创建武装斗争部队。四县联合救国委员会由此成为东北抗联早期建立的秘密交通站之一,更名为延寿中和镇地下交通站,杨春任站长。侦察情报、筹集军需给养和枪支弹药、破坏日伪军事设施是当时交通站的三大主要任务。
在长达13年的斗争中,交通站曾安置在商店、药店、诊所、民房之中,即使在最艰苦的情况下,只剩下两个人,交通站仍然在坚持战斗,传递出很多有价值的情报。
哈尔滨市平房区:见证侵华日军的罪恶
平房区距哈尔滨市中心25公里,素有哈尔滨“卫星城”之称,因拉滨铁路于此设有平房火车站而得名。平房地区历史悠久,清代嘉庆年间垦荒设屯。1934年起,侵华日军加茂部队(后改为“七三一”部队)、8372部队,先后进驻平房区,修筑细菌实验厂(对外称防疫给水部)、飞机修理厂、家属宿舍和其他军事、生活辅助场所。1936年,日本侵略军又在此建立“七三一”部队细菌实验工厂,从事反人类的罪恶行径。1938年,平房地区被划为“平房特别军事区”。在这里,“七三一”部队的细菌生产量得到极大增加,成为二战期间最大规模使用人体进行细菌武器研究和生产的基地。1945年8月,日本投降前夕,“七三一”部队在败逃之际炸毁了大部分建筑,大批带菌动物逃出,给当地人民带来巨大灾难。
在原址基础上建成的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是一座遗址型博物馆。这座建筑的灵感,源于飞机上的黑匣子。飞机失事之后,人们通过提取黑匣子记录的飞行信息,还原飞机出事的经过。而建于此地的“黑匣子”,是对“七三一”部队犯下滔天罪行的见证,也是对其荼毒生灵、残恶至极和惨无人道行为的揭露。
如今,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是爱国主义、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教育的重要阵地,也是记录历史、警示世人的重要阵地,更是落实中央确定的“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精神的重要历史遗址。
尚志市:纪念抗日民族英雄赵尚志
尚志市原名“珠河”,以其境内乌珠河(今乌吉密河)命名。为了纪念抗日英雄赵尚志,1946年11月,经珠河县第一次农工代表大会决议通过,将珠河县改称尚志县。1988年,设置尚志市。自1997年1月起,尚志市隶属哈尔滨市。
赵尚志,1908年10月26日出生在热河省朝阳县(现辽宁省朝阳市)。1925年,赵尚志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冬季进入黄埔军校第四期学习。赵尚志曾任东北抗联第三军军长、北满抗联总司令、东北抗联总司令,领导创建了珠河、汤原抗日游击根据地,是东北抗联重要的创建者和领导人之一。2009年,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赵尚志以骁勇善战著称,战绩彪炳史册,攻占过五常、巴彦县城,打下过康金井,浴血百战,威震敌胆。日伪军视赵尚志为眼中钉,为了抓住赵尚志将军,日伪军曾喊着“一钱骨头一钱金,一两皮肉一两银”的口号疯狂悬赏通缉,并多次派遣特务暗杀他。1941年秋,赵尚志在鹤岗、萝北一带进行抗日活动。1942年2月,在袭击鹤岗梧桐河伪警察分所时,被混入抗联队伍的特务袭击,负重伤被俘,壮烈牺牲,年仅34岁。他的一生传奇曲折,短暂而又可歌可泣。他的名字让日伪军闻风丧胆,让中国人扬眉吐气。
尚志市,不仅是赵尚志生活和战斗过的地方,更是一片洒满抗日志士鲜血的土地。以当时的珠河抗日根据地为中心的哈东抗日游击区,是抗联的摇篮,是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的发祥地和抗日游击根据地。如今,在这片密布英雄足迹的土地上,尚志镇、尚志村、尚志中学、尚志小学等一批以赵尚志名字命名的村镇和学校,伴随着一代代尚志人民不断成长。
东宁、虎林:二战最后的战场
在中国境内,与日本侵略军的最后一战,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后一场战斗,同样是在黑龙江的土地上进行的。
东宁市、虎林市均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东宁市东与俄罗斯分界,清末设治,以其居于宁古塔东部而得名。虎林市东隔乌苏里江、松阿察河与俄罗斯隔水相望,其地名由横贯中部的七虎林河而得名。
为了进攻苏联,1934年至1945年,侵华日军历时10余年,在边境地带修筑了东宁要塞、虎头要塞、黑河要塞等17处要塞。在修筑要塞的过程中,日寇强征和奴役中国劳工320多万人。100多万劳工在残酷的劳役和虐待中死亡。这些战争废墟,记录下了中华民族曾经的苦难、悲伤、耻辱与抗争。
1945年8月,苏联红军向日本关东军开战,这一带的多个要塞成为战斗最激烈的区域。8月8日,东宁、虎林成为苏联远东第一方面军攻击的重要目标。8月9日,苏军远东第一方面军第35集团军打响了进攻虎头要塞的战役。8月27日,虎头要塞的日军守备队计1387人,除53人逃离阵地外,全部被歼灭。8月30日,经过20多天围困,苏军终于攻克东宁要塞。东宁、虎林,这两座中苏边境的小城也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一战的发生,而被记录在人类的历史上。
在黑龙江这片无数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的土地上,还有许许多多乡镇村屯同样承载着对14年抗战的铁血记忆、对抗日烈士的崇敬。位于齐齐哈尔市富裕县的绍文村,原名刘黄毛子屯,1947年为纪念田绍文烈士改为现名;齐齐哈尔市克东县的忠良村,是为纪念抗联英雄赵忠良而命名的;佳木斯市桦川县悦来镇的敬夫村,是为纪念抗联烈士赵敬夫而命名的······
14载艰苦卓绝的民族抗争虽然过去了,但龙江大地成百上千的地名记住了那段屈辱悲壮的历史,也将永远记住那些为了民族解放而舍生忘死的烈士们的功勋!
作者:李文庆
来源:《中国民政》2023年第4期
选稿:宋柄燃
编辑:王玉凤
校对:朱 琪
审订:郑雨晴
责编:黎淑琪
(由于版面有限,文章注释内容请参照原文)
欢迎来稿!欢迎交流!
转载请注明来源:“江西地名研究”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