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安康话“粽子”

玉见沈华文评 2024-02-23 17:37:11
#多彩夏日生活#你知道中国古人是什么时候开始吃粽子的吗? 从史料记载上查询,目前还无法确定,虽然民间有各种各样的传说,但是从史料历史上关于粽子的记载,最早只能见于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注“糉”字称:“糉,芦叶裹米也。从米,葼声。”“葼,敛足也。”大概意思就是:用芦叶或者宽大的苇叶把米包裹聚集起来,这个形状有点像鸟飞时收敛腿爪那样,包起来蜷曲于身下。而这里出现的“粽”字,便是古语中“糉”的俗字。这也是关于粽子最早查到的资料和记载,也是粽子最早的文字说明。 虽然我们知道民间,真正的食用粽子历史可能要早于汉代,但是民间的传说,到形成文字,也是经过了一个漫长的阶段,在逐步的成熟和演变的过程中,最后形成一种风俗的文化而铭刻于史料之中。因为在当时,“粽子”在民间俗语中还有一个更为知名的称呼,叫“角黍”。这个才是中国老祖先最早发明的粽子的说法,到了西晋时期,周处在《风土记》中说:“一名粽,一名角黍。”所谓的角黍,就是将食物制作成角状,角是牛角,是传统文化中重要活动的祭器,而“黍”是指内在包裹着的黍米,也是当时主要的食物品种,“角黍”便指用芦叶或菰叶包裹着黍米,按照祭祀时摆放的牛头位置,制作成牛角形状,而我们现在看到的这种模样,也可能就是粽子最早发明时期的形状。 视频加载中...
0 阅读:0
玉见沈华文评

玉见沈华文评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