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凡四训》33句箴言:命由我作,福自己求!

国学府邸 2023-08-28 19:42:50

《了凡四训》是古代著名劝善书,作者是明朝著名思想家袁黄。全文通过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谦德之效分四个部分来讲解如何改变命运。作者以亲身经历,讲述了改变命运的过程。原本为教训自己的儿子,故取名《训子文》;其后为启迪世人,遂改今名。

袁黄(1533-1606),初名表,后改名黄,字庆远,又字坤仪、仪甫,初号学海,后改了凡,后人常以其号了凡称之。袁了凡是明朝重要思想家,是迄今所知中国第一位具名的善书作者。他的《了凡四训》融会禅学与理学,劝人积善改过,强调从治心入手的自我修养,提倡记功过格,在社会上流行一时。

袁了凡曾在大明援朝军中出任兵部参赞军事,在收复平壤的战役中立有谋划之功。

编辑

-1-

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

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

摘自《了凡四训·立命之学》

解释:从前的往事,到昨天为止就全部无关了。以后的事情,不管发生什么,从今天开始就当重头来过。

感悟:珍惜每一个当下,对待生命中的起伏,对待所遇到的困难险阻,要持有平和、豁达的心态。

-2-

命由我作,福自己求。

摘自《了凡四训·立命之学》

解释:一个人的命运是自己造的,幸福来自于自己的一念、一言、一行,是自己的所做作为决定的。

感悟:人们要有不屈服于命运的心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创造未来、改变命运。

-3-

一时劝人以口,百世劝人以书。

摘自《了凡四训·积善之方》

解释:用嘴来劝人,只在一时,以书来劝人,可以流传百世。

-4-

一切福田,不离方寸;

从心而觅,感无不通。

摘自《了凡四训·立命之学》

解释:世间的一切功德福报,都离不开自己的方寸内心,只有净化我们的内心,在内心中找到真正的善念,就没有什么事不能想通的了。

-5-

每见寒士将达,必有一段谦光可掬。

摘自《了凡四训·谦德之效》

解释:每当见到贫寒的读书人将要发达之前,总有一段时间会表现得特别谦虚。

感悟:谦,是最美的品德,你看大地,地势坤,地是谦卑的,人要效仿地的品德。

编辑

-6-

善改过者,

未禁其事,先明其理。

摘自《了凡四训·改过之法》

解释:善于改过的人,先明了之所以犯错的原因,搞明白自己错在何处。

-7-

进退有命,迟速有时,

澹然无求矣。

摘自《了凡四训·立命之学》

解释:一个人的功名浮沉,都是命中注定的,而走运早晚,也都有一定的定数,所以把一切都看淡,不必刻意追求。

-8-

过有千端,惟心所造;

吾心不动,过安从生?

摘自《了凡四训·改过之法》

解释:过错虽有千万种,但是都是从心里生出来的;如果心中没有任何念头,过错又能从哪里来呢?

感悟:这也是一个阻止犯错的方法,在心动时就阻止了,不给产生错误的机会。

-9-

勿以己之长而盖人;

勿以己之善而形人;

勿以己之多能而困人。

摘自《了凡四训·积善之方》

解释:不要拿自己的长处去盖过别人,也不要拿自己的善行去跟别人比较,更不能用自己的才能去为难他人。

感悟:发自己的光就好,没必要吹灭别人的灯。即使你博学多才,也不要嘲弄别人的见识,不伤害别人的自尊,就是善良。

-10-

即须奋发,舍旧图新,

幸勿自误。

摘自《了凡四训·改过之法》

解释:要立刻发奋,舍弃过去错误的做法,力求改过自新,千万不能耽误了自己。

编辑

-11-

举头三尺,决有神明;

趋吉避凶,断然由我。

摘自《了凡四训·谦德之效》

解释:头顶三尺,一定会有神明;所以无论是收获福祉还是避开祸难,都是由自身发心、行为决定的。

-12-

世路役役,最易没溺。

摘自《了凡四训·积善之方》

解释:世人总是忙着追名逐利,很容易因此迷失自我。

感悟:这个世界诱惑太多了,很多人都不能把持自我,陷入迷途,需要做的就是静下心来。

-13-

善恶报应,如影随形。

摘自《了凡四训·积善之方》

解释:善恶到头终有报,像影子跟着人一样。

-14-

即学问颇优,常作浅陋想。

摘自《了凡四训·立命之学》

解释:即使自己的学问称得上优秀,也要时刻提醒自己学识还太浅薄。

感悟:学海无涯,没有人能在一个领域上做到最厉害,即使可以做到,也要以谦虚谨慎的心态去继续学习。

-15-

外思济人之急,内思闲己之邪。

摘自《了凡四训·立命之学》

解释:对外,要思考他人的急处,为他人着想;对内,要克制住自己的邪恶思想。

编辑

-16-

今欲获福而远祸,

未论行善,先须改过。

摘自《了凡四训·改过之法》

解释:如果现在想要获得福报避开祸患,先别说做什么善事,先从改变错误开始。

-17-

以其得之则圣贤,失之则禽兽耳。

摘自《了凡四训·改过之法》

解释:如果能够感到羞耻,那就是圣贤的人,如果感受不到羞耻,那就只能是禽兽。

感悟:人和禽兽最大的区别就是,人有羞耻之心。

-18-

勤而积之,则满;懈而不积,则不满。摘自《了凡四训·积善之方》解释:如果你每天都很勤奋,一天天积累就会满,如果停滞不再积累,就不会满。感悟:只有勤奋不懈怠,才能做到学习积累丰富,如果懈怠下来,再去学习追赶就会很吃力。-19-福有福始,祸有祸先。摘自《了凡四训·谦德之效》解释:福祉来临的时候,是有预兆的;而祸难的来临也是有预兆的。-20-有志于功名者,必得功名;有志于富贵者,必得富贵。摘自《了凡四训·谦德之效》解释:有考取功名的志向,就一定可以考到功名;有取得富贵的志向,就一定可以得到富贵。

-21-福之将至,观其善而必先知之矣。摘自《了凡四训·改过之法》解释:一个人获得福报,只要观察他做的好事,就可以预见到了。-22-玉之在石,抵掷则瓦砾,追琢则圭璋。摘自《了凡四训·积善之方》解释:一块被包在石头里的玉,要是随意丢弃了,那就只能成为瓦片,要是加以精雕细琢,就会变成美玉。感悟: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也侧面说明了,即使你是一块金子,没有合适的平台去发挥,你也只能默默无闻。-23-远思扬祖宗之德,近思盖父母之愆。摘自《了凡四训·立命之学》解释:往远处说,要想着弘扬祖上的良好德行,往近处说,要替父母指正他们做得不好的地方。-24-上思报国之恩,下思造家之福。摘自《了凡四训·立命之学》解释:往上说,要想着回报祖国的恩情;往下讲,要为自己一家谋求福气。-25-人有不及,情所宜矜;悖理相干,于我何与?摘自《了凡四训·改过之法》解释:人人都有不足之处,应该表示同情;如果有人做出违背道理的事情,那跟我又有什么关系呢?

-26-人之行善,利人者公,公则为真;利己者私,私则为假。摘自《了凡四训·积善之方》解释:人们做善事,如果是对别人有益的,那就是为公,为公就是真善;如果只是顾着自己,那就是自私,自私就是假善。感悟:心里为他人着想,是真善,如果只是为了自己所谓的福报,那是假善。-27-贫贱作福皆难,难而能为,斯可贵耳。摘自《了凡四训·积善之方》解释:穷困的人难以做些善事,却仍然坚持做善事,是非常可贵的。感悟:穷困的人,是没有多余的钱财和精力去做善事的,他要考虑自己的钱财和精力为自己可能还尚且不足,如果他还能无私的去做善事,那是非常的可贵了。-28-内以破吾之悭,外以济人之急。摘自《了凡四训·积善之方》解释:(舍弃钱财)从内来说,这样显得并不吝啬,从外来说,还可以救助他人。-29-祸之将至,观其不善而必先知之矣。摘自《了凡四训·改过之法》解释:一个人将要有祸患,那么看他做的坏事,就可以预料到了。-30-非义之义,非礼之礼,非信之信,非慈之慈,皆当抉择。摘自《了凡四训·积善之方》解释:做事看起来不道义反而是道义,看起来不符合礼节反而符合礼节,看起来不诚信反而诚信,看起来不仁慈反而仁慈,这都应该进行抉择。

-31-善日加修,德日加厚。摘自《了凡四训·谦德之效》解释:每天都对自己的德行进行巩固加厚。-32-血肉之身,尚然有数;义理之身,岂不能格天。摘自《了凡四训·立命之学》解释:我们这样的血肉之躯,都有命数;那些仁义道德的生命,又怎么可能不感天动地呢?-33-夭寿不贰,然后可立生死之命。摘自《了凡四训·立命之学》解释:无论长寿还是短命都不去计较差别,就可以改变生死命运。

0 阅读:43

国学府邸

简介:泱泱中华,礼仪之邦,神州浩土,钟灵毓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