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复与他的“信达雅”,其实是一场翻译界的骗局?

雅言翻译 2021-11-10 15:11:00

严复,一位近代极具影响力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著名的翻译家、教育家、新法家代表人物。他所翻译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的《天演论》里说到:“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时代必进,后胜于今”作为救亡图存的理论依据,在当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严复是中国近代翻译史上学贯中西、划时代意义的翻译家,也是我国首创完整翻译标准的先驱者。严复吸收了中国古代佛经翻译思想的精髓,并结合自己的翻译实践经验,在《天演论》译例言里鲜明地提出了“信、达、雅”的翻译原则和标准。

严复在《天演论》中的“译例言”讲到:“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

“信”指意义不脱离原文思想,即是译文要准确,不偏离主题,不遗漏细节,也不要随意增减意思;“达”指不拘泥于原文形式,译文通顺明白;“雅”则指译文时选用的词语要得体,追求文章本身的古雅,简明优雅。

但其实对于“信达雅”,严复本人也没有一个完整的定义,这更多的是严复对于翻译的一个心得。而现在的信达雅,已经慢慢的变成了一种“伪文学”体系,越来越偏离主轨,导致信达雅现在争议不断...

信达雅如果往小了说,是翻译界的信达雅,但往大了说,信达雅又何曾不是中国人心里的信达雅呢?信达雅就像做人和说话一样,同样运用到翻译之中,也要讲究于信达雅。

而信达雅,为何“信”是排在第一位?这就代表着翻译这一行业,在做译文之前,一定要先确保文章的真实性,一定要做到不悖原文。通俗的讲,译文要符合汉语言的特点,注重一句话的完整性,即内容、结构、文采,也就是内容的准确性,语法结构的顺畅,语言载体的文采文学性。

严复的翻译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侧重点,但都遵循了“信,达,雅”三原则。早期偏重意译,尤其是在《天演论》中,翻译“时不斤斤于字比句次”,”时有所颠倒附益”,就连他自己都承认“实非正法”。

作为翻译来说,要明白信达雅并非“仿古学”,如果一味的只是“仿古学”翻译,这属于自嗨的、自我欣赏的文字游戏而已。如果要从现代文学来剖析信达雅,我们应该要做到符合当代语言规范、按照现今的主流审美再去衔接信达雅。

严复当时所在的文学环境、生活环境、语言环境与我们不同,所以信达雅在当今看来,并不能是一味追求辞藻、追求柔美而并不等同于意境。

所以归根结底的说,信达雅绝对是可以作为翻译界的一大理论知识,但绝不能将信达雅偏离脱轨,这完全不符合原来的理论思想。

在严复之后,各种翻译理论层出不穷,如我国著名文学家、翻译家钱钟书先生的“化境论”,再到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学家劳伦斯韦努蒂的“归化异化”等等。这些都是非常主流且直观的翻译理论。

因此,雅言翻译认为,在做翻译这一块,除了信达雅,更应该了解其他的翻译理论,而不只是将信达雅作为唯一的衡量标准和最高信条。

0 阅读:4

雅言翻译

简介:遍布全球的母语翻译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