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李宗仁离开大陆飞抵香港,在太和医院治疗,发表一则赴美声明后仓皇离开大陆。
而就在他离开祖国的两年后,他的前妻李秀文也孤身一人离开大陆,暂居古巴,直到1957年初,也到了美国定居。
李宗仁和李秀文虽没有正式离婚,但已经分居多年,他们之间只有儿子能够维系联系。可就在1965年,李宗仁突然来到李秀文的公寓中,在她耳边低语了几句,神色郑重地说:“我的行动万万不可泄露出去。”
到底发生了什么?
李宗仁前妻李秀文李秀文20岁嫁给李宗仁,这在当时的婚姻制度已经算是结婚非常迟了。那个时候结婚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所以在成婚前,李秀文从来没有见过李宗仁。
让李秀文感到幸运的是,婚后她与李宗仁生活还算幸福,夫妻和睦,婆媳相处融洽,家庭处在其乐融融的氛围之中。
李秀文被养在闺中20年,没有上过一天学,也并不是家中困难上不起,而是家中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所以一直没有供她念书。婚后,李秀文才开始在李宗仁的教导下认字。
夫妻恩爱,因此在结婚的第二年,李秀文便生下了一个男孩,可惜这个孩子早早夭折了。
1918年,李秀文又生下一个男婴,取名幼邻,这是她与丈夫唯一的儿子。
随着时间的流逝,李宗仁在政治界的地位逐渐攀升,身边不乏一些应酬,此时家中的妻子就成了一个好的帮手。
但李秀文从未接触过外面的世界,难免有些应付不过来,常常以身体不适来拒绝丈夫应酬的要求。可她不知道的是,这使她与丈夫的距离越来越远。
由于形势不稳,李秀文一直陪在公婆身边,李宗仁时常在外,许久也不回来一次。1923年,李宗仁旅部设了桂平,公婆担心长久以来夫妻不见面,感情会不稳,于是便让李秀文带着孩子到桂平与李宗仁团聚。
然而,当李秀文来到丈夫身边时才发现,丈夫身边已经有了另一个女人,她就是郭德洁。
丈夫另结新欢让李秀文沉闷了很长时间,但封建思想又不得不让她接受现实。在与丈夫生活了一段时间后,他们的儿子幼邻到了上学的年龄,李秀文决定带着儿子到广州定居。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日军开始大肆侵略中国。形势紧张,李秀文与李宗仁商议后决定将儿子送往美国念书。李宗仁依旧在部队,李秀文则独自到桂林生活。
李秀文是一个非常传统的女子,丈夫另结新欢并没有让她从此怨恨,她依旧善待公婆,并在婆婆去世后,亲自打理丧葬事宜。
李秀文在桂平居住了6年时间,她本以为会迎来前线的胜利,但她终究低估了战事的严重。
1944年,局势非常严峻,大片国土沦陷殆尽,桂平一些权贵之人纷纷开始疏散到重庆。李秀文在李宗仁的安排下在重庆凌县云住下。
就这样,李秀文在心惊胆战中又度过了两年,直到听到日本投降的消息,之后李秀文又回到了桂林。此时,李秀文收到美国儿子的来信,说要带着妻子珍妮和孙女回上海,李秀文高兴不已。
此时国内形势还算稳定,李秀文在儿子的建议下辗转到香港居住。她本以为可以在香港颐养天年,但没想到,一个消息让她的心再次提了起来。
仓皇出国,定居美国1949年,解放军节节胜利,中共中央领导人已经进入北平,许多权贵人家犹如惊弓之鸟,仓皇逃到香港,就连李宗仁都在十一月底到达了这里。
李宗仁得了胃出血,饮食不进,儿子幼邻建议李宗仁到美国治疗,李宗仁同意了。香港只剩下李秀文一人,幼邻宽慰她,美国那边安排好之后就带她一起去。但让李秀文没有想到的是,她的赴美之旅将会非常坎坷。
1952年,驻港领事馆再次拒绝了李秀文的赴美申请,原因是幼邻并非美国公民。在美国的亲友建议李秀文到先到古巴住一段时间,然后由古巴申请去美国。
为了去美国,从未出过国的李秀文决定放手一搏,她退了香港的房子,得到一万元的租金,只身坐上了去往古巴的飞机。
幼邻早已打点好古巴的一切,将李秀文托付给在古巴的好友。人生地不熟,李秀文从未感觉如此憋屈,她足不出户,希望能早日获得美国批准。
李秀文又在古巴生活了2年,幼邻终于获准成为美国正式公民,她离赴美的日子又接近了几分。
时间来到1958年,李秀文拿到了去往美股的签证,从此定居在美国。然而到了美国之后,李秀文依旧无法融入环境,与中国反差极大的生活习惯,让她心里十分落寞。
在美国,李秀文又见到了李宗仁,此时的他再也不是威风凛凛的军人,而是一个弱不禁风的老人。在异国他乡,李秀文感觉亲情是分外重要的,所以她放下了前尘恩怨,在得知郭德洁患上了癌症之后,竟也产生了同情之感。
李宗仁因为身体原因不常来看李秀文,但让李秀文意外的是,有一天李宗仁竟突然找上门来。
那是1965年,李宗仁不请自来,进门之后就将家人聚集到一起说:“我已决定回国,但哪天走还没决定,也不可能定。”他的声音极低,似乎在避免旁人听到。
紧接着李宗仁又说:“我的行动万万不可泄露出去,我知道那些暗探一刻也不放过我。但冒再大的风险我也要回去,做寓公实非我所愿。”
中国人讲究落叶归根,就算曾经站在政治顶峰的李宗仁也不例外。李宗仁的话,激起了李秀文心中的千层浪,她能理解李宗仁的想法,因为此时她也有了思乡之情。
这是李秀文最后一次见李宗仁,不久,李宗仁就回到了祖国。
李宗仁回国后,李秀文经常能够收到他的来信。在信中,李宗仁讲述了他在祖国所受的待遇,还受到过毛主席、刘少奇、朱德等领导人的宴请,这一切,都是终生难忘的殊荣!
李秀文也心动了,可她担心自己或许根本没有机会回去。
1969年,李宗仁在北京病故,李秀文泪如泉涌,她想到一句话:“人生自古谁无死”,无论谁都逃不过一死。想到这里,李秀文也不再伤心。
落叶归根,重返祖国自离开祖国之后,李秀文没有一天不思念家乡,尤其是年龄越大,这种思念越为强烈。
就在李秀文以为自己从此之后要在异国他乡居住下去时,幼邻突然接到一个消息:中国驻联合国代表团请他们去见见面。
李秀文并不知道是什么事,心里充满担忧,但见到中国官员的那一刻,心瞬间放松下来。几位中国官员脸上没有一丝严肃,笑嘻嘻地和她握手,并亲切地问她在美国生活得好不好。李秀文也不知道哪来的“火气”说:“有什么好!言语不通,我讲他听不懂,他讲我不知,不是等于个聋子?”
那几位官员听后都笑了。
当天中国官员请李秀文吃饭,席间问她想不想回国。李秀文有些惊诧,但很快又涌上担心:“不是我不想回国,实在太远回不去。”中国官员又说:“不要紧的,只要你想回,就一定能够回去。”
李秀文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她激动的心情难以平复,眼泪控制不住地流了下来,她从未感觉祖国如此亲切,好像在做梦一样。
1973年,李秀文终于再次踏上了祖国的土地,这种心情比在几十年前从古巴到美国时更要激动。此刻,她感觉祖国的空气竟然是如此清甜,令人陶醉。
回国后,李秀文住在了桂林以前的家中。为了迎接她回来,当地政府还将她的房子重新修葺了一番,供她居住。
1988年,大陆和台湾两岸开始交流,许多台湾记者非常好奇地来看望李秀文。此时,李秀文已经97岁高龄,身体依旧硬朗,可以看出她在大陆生活得非常好。
当台湾记者来到李秀文家中都惊呆了,他们一直以来都认为李秀文过得非常不好,一定受到了苛待,但事实并不如他们想象的那样。
1992年,李秀文在桂林去世,享年101岁,如她所愿,她落叶归葬在了故乡的土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