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密关系里的“雷区”,你踩过几个?读完这本书我才懂

简宁心理 2024-12-09 00:15:17

你好呀!我是简宁。

今天我们继续来读《假性亲密关系》。

相信大家都渴望拥有一段美好的亲密关系,但现实往往是:我们越努力,好像离真正的亲密越远。这是为什么呢?史老师在书中给出了答案:因为我们常常陷入“假性亲密”的陷阱而不自知。

今天,我就来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在书中get到的几个“避雷”指南,希望能帮到同样在亲密关系中迷茫的你。

01 爱情没有输赢,只有成长。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喜欢上一个人,拼命对TA好,结果却被拒绝。那一刻,是不是感觉整个世界都崩塌了?

书中讲了一个故事,作者在大学时代疯狂追求一个女孩,每天绞尽脑汁地哄她开心,做了很多让她感动的事情。他以为自己胜券在握,结果却被拒绝了。理由是女孩暂时还不想进入一段感情(其实就是不够喜欢的委婉说法)。

作者说,那段时间他非常消沉,甚至自暴自弃。但他有一个习惯,就是遇到不顺利的事情,总会试着从中发现积极的一面。他发现,那次追求虽然失败了,但却让他更懂得如何去爱一个人,也认识到了自己在情感关系中的自以为是。

很多人害怕在感情中受伤,所以不敢去爱,或者不敢全力去爱。但作者说,爱情中没有输家,真正的输家是那些因为害怕受到伤害而不敢追逐爱情的人。

感情不能用得失、成败来衡量,因为感情中的失败其实是一种提示,是让你更懂得爱,你完全没必要和失败过不去。

02心动就可以交往吗?别急,先看看你们的“关系”

一个女大学生在网上认识了一个男士,两人很聊得来,但因为异地、年龄差距等问题,她很纠结要不要去追求这份爱情。

作者的回答很好,他说:“你现在所处的状态,是有了感情,但还没有关系。”

我们常常把“感情”和“关系”混为一谈,以为只要有了心动的感觉,就可以发展成一段稳定的亲密关系。

但实际上,感情只是亲密关系的一部分,另一部分是“关系”,也就是两个人相处的模式、方式。

作者列举了很多影响关系的因素,比如生活方式、生活习惯、面对矛盾冲突时的反应、生活态度和事业预期、表达亲密的方式等等。只有尽可能多地了解彼此,两人的关系才能更好地往下发展。

为什么有些情侣明明很相爱,却总是吵架、分手?因为他们只有感情,却没有找到合适的相处模式。就像两块形状不匹配的拼图,再怎么用力也无法拼凑在一起。

所以,如果你遇到了一个让你心动的人,先别急着表白、在一起,而是要花点时间去了解对方,看看你们的关系是否可持续。

别担心爱情的感觉会消散,因为会被时间带走的,注定都是没有结局的情感。

03为什么我们总是“无效沟通”?原来是“移情”在作祟!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和伴侣吵架,你明明是想表达自己的委屈和难过,可对方却只顾着讲道理、找解决方案,让你更加生气?

或者,你明明很努力地想解决问题,对方却突然沉默、回避,让你感到一头雾水,甚至开始怀疑对方是不是不爱自己了?

在这本书里,作者用一个心理学概念——“移情”,解释了这种“无效沟通”的现象。简单来说,移情就是把我们小时候和父母相处时产生的那些被压抑的情绪,投射到现在的亲密关系中。

书中举了一个例子,H小姐和M先生谈恋爱,每次闹矛盾,H小姐都会心情不好,而M先生则会努力找解决方案。但H小姐并不买账,反而更焦躁,然后M先生就会沉默、回避,导致两人关系陷入恶性循环。

听起来是不是很熟悉?其实,H小姐之所以反感M先生找解决方案,是因为这种行为让她想起了小时候父亲对她的情感疏离。每当她想亲近父亲时,父亲都会表达出“有问题吗?没问题别来烦我”的意思。

而M先生之所以沉默回避,是因为他小时候父母关系紧张,他一直扮演“问题解决者”的角色,但如果问题解决不了(比如父母吵架),他就会焦虑、无力,习惯用沉默来应对。

你看,他们看似在沟通,其实都在和自己童年的“阴影”较劲。H小姐的焦躁,更像是在抗议曾经的经历;而M先生的理性和回避,也并非不爱,只是这种方式不被理解。

他们之间的矛盾,并不是因为对方做了什么,而是因为他们内心的一些“伤疤”被触动了。

很多时候,我们和伴侣之间的“无效沟通”,是因为我们把对过去的情绪带到了现在。我们看到的不是真实的对方,而是被我们“加工”过的、带着童年滤镜的对方。

作者说,“要拥有高质量、低冲突的关系,一方面当然是注重沟通,但一个同样重要的问题就是要提升自我认知,化解潜意识中压抑的不良情绪。”

如果我们不能觉察到自己的“移情”,不能理解自己情绪背后的真正原因,就很容易陷入无休止的争吵和指责中,最终让一段美好的感情走向破裂。

04你是“焦虑型依恋”吗?别让“次生情绪”毁了你的爱!

除了“移情”,书中还提到了一个心理学概念——“焦虑型依恋”。

作者说,焦虑型依恋的人,往往小时候被父母忽略或回应不及时,所以长期处于被抛弃的恐惧中,这种恐惧被称为“原生情绪”。

为了保护自己,他们会发展出一些“次生情绪”,比如愤怒、焦虑或疏离。有的人会通过不断地作闹、索取来获得关注,这叫“焦虑—抗拒型”;有的人则会表现得冷漠、疏离,以此来掩饰内心的不安,这叫“焦虑—逃避型”。

不管是哪一种,他们的内心深处都渴望被爱、被关注,但表现出来的行为却往往把对方越推越远。

比如,焦虑—抗拒型的人可能会要求伴侣秒回信息、每天报告行踪,一旦对方做不到,就会大发雷霆;而焦虑—逃避型的人则会用冷战、回避的方式来应对冲突,让对方感到自己不被需要。

书中说,焦虑型依恋的人会让伴侣感到困惑,因为他们表现出来的“次生情绪”往往掩盖了“原生情绪”。你的伴侣可能觉得你占有欲强、不信任他,或者拒人于千里之外,但他不知道,你其实只是害怕失去他。

如果两个人都是焦虑型依恋,情况可能会更糟。当一方感到恐惧并展现愤怒、焦虑或疏离时,也会触发另一方的恐惧,导致两人陷入恶性循环。

依恋模式在我们的孩童时期就形成了,要将焦虑型的依恋转变为安全型的依恋,还需要我们更多的努力。

但现在你了解了这一点,可以尝试着在亲密关系中去觉察一下,那些愤怒、抗拒、冷漠、回避,是不是因为依恋模式在影响着。

05好的关系,需要“看见”彼此

在亲密关系中,我们都渴望被“看见”,被理解,被接纳。但是,很多人却不知道如何去“看见”对方,也不知道如何让对方“看见”自己。

作者在书中提到了一个很重要的能力——“共情”。共情,就是指我们理解和感受他人情绪和状态,并且给予恰当回应的能力。

举个例子,如果你的伴侣跟你抱怨说:“今天在公司被老板骂了,好委屈。”你会怎么回应?

很多人可能会说:“为什么被骂啊?你是不是做错什么了?”或者“别难过了,下次注意点就好了。”

这样的回应,虽然逻辑上没有问题,但却忽略了对方的情绪。你的伴侣需要的不是你的建议,而是你的理解和安慰。

一个具有共情能力的人,可能会这样说:“被老板骂一定很难受吧,抱抱你。跟我说说发生了什么事好吗?”这样的回应,让对方感受到了你的关心和理解,他的情绪得到了安抚,你们的关系也会更加亲密。

“被看见”的感觉,是亲密关系中最重要的养分。当我们感到被理解、被接纳时,才会更加愿意敞开心扉,与对方建立更深层次的连接。

写在最后

亲密关系中,很多问题不是因为“不爱”,而是因为“不懂”。我们常常把童年的伤痛带到现在的关系中,用错误的方式表达爱,结果却把对方越推越远。

想要建立真正的亲密关系,我们需要学会认识自己、理解对方,并勇敢地表达自己的需求。这并不容易,但只要我们愿意努力,就一定能收获更美好的爱情。

希望我的分享能给你带来一些启发,也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故事和感受。

让我们一起学习,一起成长,一起拥有更美好的亲密关系!

0 阅读:10
简宁心理

简宁心理

用心理学解读人性,写暖心文字疗愈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