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5a3d4d70ded722a033ecb977f64f0bcd.jpg)
孙策和周瑜占领庐江,其中俘虏了袁术妻女、大桥、小桥及姓步的女子。孙策纳了大桥,周瑜纳了小桥,将袁术的女儿和姓步的女子给了 18岁的孙权。
袁术的女儿和姓步的女子都成为了孙权的夫人,步夫人姿色出众,很得孙权喜爱。二人生有一女,名孙鲁班,字大虎。貌美灵秀,风情韵致独步江东,孙权很是疼爱。
孙鲁班长大后,被孙权安排嫁给了周瑜的儿子周循,这是孙权精心
选择的最理想的婚姻。周循是周瑜的长子,被公认有其父遗风。孙权认为只有周循才配得上自己的女儿,周循和孙鲁班也是郎情妾意,幸福美满。
可是,好景不长,周循的寿命比他的父亲还短,早早去世,未等嫁衣褪色,孙鲁班就成了寡妇。孙权又为女儿指定了年纪很大的全琮为她的夫君,全琮亡故的夫人生有四子:全绪、全寄、全峰、全端。
战中大败魏军,孙权很是赏识,为了让全琮去年和陆逊在石亭之琮尽忠效力,就把女儿嫁给了他。
全琮并无周循那样年轻浪漫,也无法和孙鲁班两情相悦,他只是个忠于孙权的臣子。孙鲁班在新的婚姻里无法体验到幸福,便抑郁生恨
在生下孙鲁班之后,步夫人又生了个女儿,孙权给她取名为孙鲁育,字小虎。就在孙鲁班嫁给全琮的当年,孙鲁育嫁给了朱据。朱据36 岁,出身于江东大族朱家,才貌双全,文武兼备。
同一年嫁人,孙鲁班是再婚,孙鲁育,是初嫁。全琮名望一般,朱据鲁肃等人相继辞世之之后家族显赫,这让孙鲁班非常嫉恨。孙权在,深感东吴人才调零,需后继人才的挖掘培养,而全琮和朱据,正是他最中意的两个人选。
孙权的第一个夫人是谢夫人,其父曾经担任汉朝的尚书郎。孙策死势力单薄的孙权,为了得到孙策旧部的支持,在吴夫人的建议下,要
选张文、朱武、陆忠、顾厚四大家族里的女人来作为夫人,以东世家引择江稳定江东局势
最终选择已故的陆尚之妻,她是吴郡人,祖父徐真与孙权的父亲孙坚关系密切,孙坚把妹妹嫁给了他,她也是孙权的表侄女。徐真的儿子徐琨跟随孙坚征战立下赫赫战功。孙坚死后,徐琨在军中威望颇高,待孙策死后,徐琨旧部不服孙权。
徐琨的女儿守寡后,被孙权接纳,徐琨升为孙权的岳父,还被任命为中郎将,徐琨非常高兴。徐夫人嫁给了孙权,也就稳固了孙策的旧部拉拢了徐家,同时也拉拢了陆家。这样,徐夫人的地位就在谢夫人之上了。
为了表明对江东世家的尊重,还得把徐夫人扶上正位,于是,孙权把一个和婢女生的一个儿子送给徐夫人抚养
这是孙权的长子,取名孙登。这样,徐夫人就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正室夫人了
徐夫人尽心尽力地抚养孙登,孙登把她当做亲生母亲一样看待。而此时,孙权与曹操、刘备对峙,牢牢占得一分天下。从此,这个世家女子徐夫人对孙权就没那么重要了,于是,孙权开始冷落了徐夫人。
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孙权把治所从吴县迁到袜陵县,把徐夫人留在了吴县,摆脱了被徐夫人背后的世家力量控制的危险,同时带走了孙登交给步夫人抚养
魏黄初二年(公元221年),吴王孙权立孙登为太子。四年后,孙权为孙登娶了周瑜的女儿为王太子妃。太子立了,应该得有王后了。孙权提出的人选是步夫人,但是群臣纷纷反对,他们提出的人选是徐夫人。
孙权立步夫人为后的目的是因为步夫人在江东没有根基,立她为后,孙家天下就少了一份威胁。可是,霸业未成,天下未定,孙权还是离不开世家的支持。步夫人被群臣否定之后,孙权只能保持沉默。
八年后,孙权称帝,追尊其母吴氏为孝烈皇后,趁机又欲立步夫人皇后,又遭到群臣阻。光阴流转,步家这几年也有起色,步鹭担任骠将军,颇受孙权重用。但也因此更加引起世家抵触,立步夫人为后更加骑艰难。
孙鲁班因母亲不能得到应有的名分,非常不满,常常在孙权面前抱怨。不久,徐夫人离开了人世。
孙权又纳了青春貌美的王夫人。不久,王夫人给孙权生了个儿子孙权中年得子,欣喜万分,给儿子取名叫孙和。
十几年后,孙和渐渐长大,孙权便动了用孙和代替孙登为太子的想法。不久,步夫人死了,她到死也没能当上皇后。孙权非常悲痛。孙权派丞相顾雍,持节杖,捧策书,追授步夫人为皇后。
孙鲁班在母亲坟前痛哭,要是没有王夫人,她母亲熬过这些年,父亲早就立母亲为皇后了,孙鲁班恨这个女人已经很久了。
孙登很喜爱孙和这个弟弟,因自己出身卑贱,他多次对孙权表示将太子之位让给弟弟。这样一来,孙权还真不忍心废掉孙登。
一晃三年过去,孙登去世,时年33岁。孙权老年丧子,万分悲痛以后,每每想起孙登,就痛哭流涕。
孙权次子孙虑去世早于孙登,这样,13岁的孙和就顺理成章地在孙登死后第二年正月被立为太子。母因子贵,就在孙和被立为太子的同时,百官上奏请求立王夫人为皇后。
孙鲁班一直认定因为王夫人,自己的母亲才没当上皇后。在孙权面前竭力阻止,孙权疼爱女儿,不忍违劫,只得将此事作罢。
孙权又想立袁夫人为皇后,这个袁夫人就是袁术的女儿。袁夫人很聪明,她拒绝了,对孙权道:“一个没有儿子的女人,怎有资格做皇后。
那么做皇后就得有儿子,要是没儿子就做不成皇后了,那就废掉孙和,王夫人就做不成皇后了,孙鲁班眼里露出阴狠的目光。想要废掉孙和谈何容易,首先孙和很受孙权宠爱,其次孙和文武兼备,勤奋谦恭,样样都是无可挑剔。
但是孙鲁班心机很深,她对孙权说弟弟孙和确实非常优秀,不过,孙登册立太子是12岁,而孙和册立太子也不过是13岁。孙权马上明白了女儿的意思,不由起来。
孙登12岁册立太子,之后慢慢被世家同化了,而孙和也只有13岁孙和。这样,以后难保不会以前支持孙登的氏族大目臣,现在都天天围着蹈覆辙。孙权问女儿之意如何,孙鲁班告诉父亲可扶持另一个弟弟来牵太子一党。
弟弟孙霸被姐姐孙鲁班选中,用来对付孙霸哥哥孙和。孙霸是孙权的第四个儿子,于是,孙权宣布封孙霸为鲁王。不想,孙权不仅封孙霸为鲁王而且还让他继续住在京城:同时,待遇也和孙和几乎没有区别。这鲁王就能和太子分庭抗礼了。
二宫并立,打破了原有的礼制,引起了朝野不安。驻守在武昌的丞相陆逊极力反对,连续四次上书均无效果。于是,他请求进京,要与孙权当面论述。
前任丞相顾雍的孙子顾谭是陆逊的外甥,也上书劝孙权:“臣闻有国有家者,必明嫡庶之端,异尊卑之礼,使高下有差,阶级逾渺。”太子的都尉张纯以及早年在孙登手下任职的羊都进言极谏。
太子太傅吾梁和陆逊互通消息,联名上表,主张让鲁王孙霸外驻夏口。是仪是孙霸的老师,但也认为鲁王应出镇四方。
老谋深算的孙权压住心中的怒火,暗自冷笑。他关心的并不是儿子们是否和睦,而是大臣们是否服从,对于那些不服从自己意愿的人,只有消灭。
太子知道鲁王的人一直在暗中町着自己,等着他犯错,所以一直如履薄冰,如临深渊。一日,孙权病了,把孙和叫道病榻前,让他去恒王庙祭拜伯父孙策,以保佑自己身体早日康复。
听说孙和要去祭拜长沙恒王庙,孙鲁班暗自高兴,赶紧派人紧跟太子,注意太子动向。
张昭的次子张休是孙和夫人太子妃的叔叔,他的家就住在恒王庙附
近。听说太子来恒王庙祭拜,便出面邀请到家做客。于是,孙和在恒王庙祈祷完后,便被张休拉入家里盛情款待一翻。然后孙和马上启程返回。
暗中町着孙和的人立即把孙和去了张休家的事报告给了孙鲁班,这正是孙鲁班期待已久的时刻。
孙鲁班马上来到孙权的面前,先是问候病榻上的父亲,然后悄声说未去恒王庙为父
亲祈祷,而是去了太子妃叔叔家里,似乎密谋些什么
王夫人死了,孙和也必须死。孙鲁班虽然在孙权有被立即废掉,肯定会为母亲报仇的
孙鲁班明白孙权的忧虑,决定把事情搅大搅乱。丞相步鹭是步夫人同族,孙权最宠信的倭臣孙弘,杨竺,吴国太的孙子吴安,孙坚的弟弟孙静的曾孙孙峻,这些都被孙鲁班拉过来支持孙霸。
朝中大臣也分成了两派,要么支持孙和,要么加入孙霸,戒备,陷阱,诬陷,刺探,伪装充斥着东吴的每个角落,双方明争暗斗的非常激烈。孙权与杨竺在密室里讨论废立太子之事,竟然也被藏在床底下孙和这边的人偷听了去。
陆逊的本家陆胤要到武昌,前来辞别孙孙和。孙和却不让他进门,而是换掉衣服,乔装打扮,到陆胤的车上,才敢开口说话。因为家里已经布满了孙霸的人监视他的举动。
全琮的次子全寄与鲁王孙霸关系密切常常与孙霸聊到半夜,有时只得留宿在宫中,孙霸就派侍妾过来。
这么私密的事情竞然也被太子的人探知,陆逊抓住这个把柄,写信给全琮,责怪他教子不严。全琮并不买账,当下回信理直气壮地说:宫均缺人才,宫里宫外,子弟皆可出任。
于是,孙权打定主意下诏:废太子孙和,流放县。陆逊的外甥顾谭、顾承流放,陆逊的侄子陆胤收监,张纯斩首,吾梁赐死,陆逊的外甥姚信流放,张休赐死全寄、吴安、孙奇被诛…赐鲁王孙霸死。杨竺死,杨竺之兄杨穆流放,
经过这场清洗,江东剩下的几乎都是重臣了,骠骑将军兼丞相驸马签朱据是当朝最有分量之人了。当初孙鲁班想让妹妹孙鲁育支持孙一起,但是妹妹不愿两个弟弟骨肉相残而和丈夫朱据保太子孙和。于是,孙霸鲁班从此记恨了妹妹。
朱据对废黜太子非常不满,带领几个大臣,把自己绑起来,连日在皇宫大门口跪下扣头,为孙和求情。
孙权闻报,就传令让众人散去,但朱据屡劝不止。孙权大怒,下令打朱据一百刑棍,发配徽岭去了。
孙鲁班闻听大喜,派担任中书令的亲信孙弘写了一道假圣旨,追赶上发配途中的朱据赐死。于是,朱据被害
两宫及其背后的势力最终都被清理掉了,接下来的问题是太子的人选。孙鲁班建议由孙亮继太子位。孙亮在孙权的七个儿子里最小,仅八岁,比较好控制。
孙亮的母亲潘夫人,会稽句章人,是孙权从织室里娶来的。织室是
宫中丝织作坊,里面的工人是犯罪后罚做劳役的妇女。其父为官获罪,两个女儿受了株连,潘夫人是妹妹,生得国色天香。
孙亮出生后,潘夫人不肯抱自己的孩子,孙权问其故,说孩子是龙。原来,潘夫人生孙亮前做了个梦,有人把一只龙头交给她,她用围裙接住,醒来,孙亮就出生了。孙权闻听大喜,对潘夫人更加喜爱
孙鲁班发现父亲孙权现在喜欢潘夫人。于是,尊潘夫人为母后,很快获得了潘夫人的信任。同时,孙鲁班见到孙权就夸赞孙亮。可是孙亮现在只是一个七八岁的孩子,可以哄,可以控制,要是以后长大了呢?
孙鲁班一筹莫展。她忽然想到全尚的女儿。全尚是全琮的堂侄
孙鲁班平日很喜欢这个可爱的小女孩。于是,在孙鲁班的安排下,把全尚的女儿嫁给了孙亮。孙权又让孙休娶了孙鲁育的女儿。
孙权的身体每况愈下,把希望寄托在神灵上。他听说临海郡罗阳县有个叫王表的大仙在当地颇有名气,他还有一个蜱女,叫纺绩。便派中书郎李崇以辅国将军罗阳王印绶迎之,并立第舍。
赤十三年(公元250)十一月月,孙权将孙亮立为皇太子。潘夫人请求准允她遣放姐姐出宫嫁人,孙权听凭了她的心愿。潘夫人的姐姐嫁给了一个叫谭绍的人。
孙权的病越来越重,潘皇后也越来越紧张。为了提高在孙权死后自己的辅政能力,她派人去中书令孙弘那里,询问吕后独断政事的事迹。
太元元年(公元251年)十一月,孙权拖着拖着重兵的身体去城外祭天,回来后,病情加重,卧床不起。他马上召大将军诸葛恪进京,并任命他为太子太傅。
太元二年(公元252年)四月,孙权去世,终年71岁。潘皇后与他同葬于蒋陵。四月二十八日,孙亮继位,改元建兴。孙权生前任命了诸葛恪、滕胤、吕据、孙峻、孙弘五人辅政。
次年,全氏被立为皇后,全氏家族作为外戚日益显赫,先后五人得以封爵,孙鲁班的地位也是更加稳如泰山,而且凭借外戚之身开始频频插手朝政,一度权倾朝野。
诸葛恪执掌军政大权后,不顾江东臣民的发对,征兵二十万伐魏大败而归,最终被孙峻诛除于殿上。
诸葛恪一死,孙峻当上了丞相,成为首辅。孙奋就准备伺机而动攻打京城,傅相谢慈好意相劝,孙奋大怒,将其杀害。孙鲁班和孙峻闻听大喜,将孙奋以擅杀官吏的罪名流放到章安县贬为庶人。
孙和的司马虑准备利用民意,召集人马,拥立孙和的儿子孙英但还未举事,消息就被孙鲁班和孙峻知道了。二人异常高兴,决定斩草除根,赐死孙英。
五凤二年(公元255年),东吴宗室将领孙仪与张怡、林等人密谋刺杀孙峻,结果事情败露,孙仪自尽而亡,张怡、林恂等数十人惨遭牵连。
与此同时,孙鲁班因妹妹孙鲁育当年不支持自己扳倒孙和,也趁机陷害孙鲁育是孙仪一党,结果孙鲁育也被孙峻所杀。
五凤三年(256年),权臣孙峻去世,临终之际将权力转交给了堂弟孙琳,为此遭到很多早已对孙峻不满的朝臣反对,双方发生激烈对抗结果吕据、滕胤惨遭族灭,孙封自尽,镇军将军孙壹叛逃,至此孙得以大权在握。
为了平定叛乱,曹魏方面迅速集结了二十余万大军,将寿春彻底围了个水泄不通。而孙琳为了解救寿春的东吴军队,也不得不抽调军队发动进攻,然而朱异先后三次率兵与曹魏交战,却皆被击败。
为了自保,孙琳在调集兵力的同时,又迫使全氏等家族站在自己方。
孙琳放着寿春的全端、全怪不救而回军,本就激怒了全氏家族,面对孙的逼迫,全琮的孙子全祎、全仪、全静和从子全翩、全缉等全部渡江归降司马。
司马昭军中的钟会用反间计,让归降的全祎写了封策反的密信送往寿春。被围在寿春的全端、全在接到全祎来信后,也选择了出城投降,结果导致孙鲁班与孙也全面决裂.
(258年),为了诛灭孙,少帝孙亮与孙鲁班、太长全承等密谋诛杀孙,结果因全尚妻子泄密,导致孙抢先下刘帝孙亮被废、刘承被杀,全尚被流放零陵郡,孙鲁班也被迁少徙至豫章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