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故事:温明园

划过指尖有烟云 2025-02-11 20:54:47

董卓自带兵进京后,每天出入宫庭,毫无忌惮。

后军校尉鲍信来见袁绍,说董卓必有异心,应立即把他除掉。袁绍说:“朝廷新定,不可轻举妄动。”

鲍信又来见司徒王允,也说这件事儿。王允道:“等我和大家好好商议一下!”鲍信见他们都不听劝告,怕受牵连,就自引本部军兵偷偷离京投泰山去了。

董卓此时早把何进兄弟部下的军队兵,牢牢掌握在手中。一天他暗中对李儒说:“我想要废少帝,立陈留王,怎么样?”

李儒说:“现在朝廷没有主事的,正好行事,迟了就要发生变故。明日可在温明园中召集百官,宣布废立的事,有不从的就杀掉,这正是我们树立权威的好时机。”董卓闻听大喜。

第二天,董卓在温明园大排筵会,遍请公卿。公卿们都惧怕董卓,谁敢不到。董卓等百官都到齐了,才骑着马不紧不慢来到园门,他下马后,身佩宝剑盎然入席。

大家酒过数巡,董卓突然叫停酒止乐,然后厉声说道:“我有一言,请众官静听!”众人都吓得侧耳倾听。

董卓说:“天子是万民之主,无威仪不可以奉宗庙社稷。当今皇上懦弱,不如陈留王聪明好学,可承大位。我要废了少帝,另立陈留王,诸位大臣认为怎么样?”

诸位官员听了,都不敢出声。突然有一人推翻桌案出来,站到筵席中央,大叫到:“不可!不可!你是什么人,敢说大话?当今天子是先帝嫡子,并无过失,怎能随便废立?你想要篡逆吗?”

董卓一看,是荆州刺史丁原。董卓怒叱道:“顺我者生,逆我者死!”于是掣出佩剑,要斩丁原。这时李儒见丁原身旁站着一人,生得器宇轩昂,威风凛凛,手执方天画戟,怒目而视。

李儒急忙上前劝住董卓道:“今日饮宴之地,不易谈论国家大事,来日在向都堂上在商量也不迟!”众人也都劝丁原,丁原愤恨,带人上马离去。

董卓又问百官道:“我所讲的,大家认为公道吗?”卢植曰:“明公错了。当今皇上虽然年幼,但聪明仁智,并无分毫过失。你是外郡的刺史,从未参与过国政,怎么可以强主废立之事?

董卓大怒,拔剑向前又要杀卢植。侍中蔡邕、议郎彭伯劝道:“卢尚书是海内仰望之人,今天要是杀了他,恐怕天下人都会震惊。”董卓听了,只好罢手。

司徒王允趁机说:“废立之事,不可酒后商议,我们还是改日再议吧!”于是百官纷纷散去。董卓气的按剑站在园门口,忽见一人跃马持戟,于园门外往来奔驰。董卓问李儒“他是什么人”

李儒说:“他是丁原的义子,姓吕名布,字奉先。武艺高强,万人莫敌,请主公还是暂且躲避一下吧。”董卓就悄悄退回园中避开了。

次日,有人报丁原领军兵在城外叫战。董卓大怒,也同李儒率领军队出城迎战。

两阵对圆,只见吕布头顶束发金冠,披百花战袍,内穿唐猊铠甲,腰系狮蛮宝带,纵马挺戟,跟随丁原(字建阳)来到阵前。

丁原指着董卓骂道:“国家不幸,宦官弄权,以致万民涂炭。你没有半点功劳,焉敢妄议废立,想要搅乱朝廷吗?”

董卓还未来得及回答,吕布早已飞马直杀过来,董卓慌忙拨马逃走。丁原随后率军掩杀,董卓军队大败。

董卓后退了三十馀里方安下营寨,他聚众商议道:“我看吕布并非常人,我若得到此人,害怕什么各路诸侯!”

这时虎贲中郎将李肃出来说:“主公不要忧虑!我与吕布是同乡,知道他有勇无谋,见利忘义。我愿意凭三寸不烂之舌,说服吕布拱手来降,好吗?”董卓闻听大喜。

董卓问:“你用什么办法可以说服他?”李肃说:“我听说主公有一匹名马,叫赤兔,能日行千里。如果先用宝马和金银珠宝,去迎合他的贪心。再用好话去打动他,吕布必反叛丁原,来投主公!”

董卓问李儒道:“李肃说的办法如何?”李儒知道董卓最爱这匹宝马,就说:“主公要得到天下,何必在惜一马呢!”

于是董卓欣然命人把马牵来,又拿出黄金一千两、明珠数十颗、玉带一条,一同交给了李肃。

李肃带了礼物,天黑偷偷前往吕布营寨,半路被埋伏的军兵围住。李肃对他们说:“可速报吕将军,有故人来见。”

军兵报知吕布,吕布闻听十分好奇,命来人进帐相见。

李肃见吕布说:“贤弟别来无恙?”吕布也抱拳道曰:“久不相见,您从何处来?”李肃说:“我现任虎贲中郎将。听说贤弟匡扶社稷,不胜高兴。特献赤兔宝马给贤弟,以助虎威。”

吕布便令人牵过来一看,那马果然浑身上下火炭般的红,无半根杂毛;从头至尾长一丈,从蹄至项高八尺;嘶喊咆哮,像要腾空入海一样。

吕布见了此马大喜,不停感谢李肃说:“兄长赐此龙驹,我用什么报答呢?”李肃说:“我是为义气而来,怎么会让你报答呢!”

吕布立即安排酒宴款待李肃,二人喝到半酣之时,李肃说:“我与贤弟好久不见,可令尊却经常见到。”吕布说:“兄长醉了吧,先父去世多年,怎能和兄长相会?”

李肃大笑道:“我说的不是你生父,是现在的丁刺史呀。”吕布惶恐道:“我在丁原这里,也是出于无奈。”

李肃趁机说:“贤弟有擎天驾海本领,四海之内,谁不敬佩?想得到功名富贵,如探囊取物,怎么说无奈而在人之下呢?”吕布道:“可惜我没有遇见一个明主啊。”

李肃大笑说:“‘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有机会不选择,后悔就晚啦。”吕布问道:“兄长在朝廷,您看何人为当世之英雄?”

李肃说:“我遍观群臣,都不如董卓。董卓为人,礼贤敬士,赏罚分明,将来必成大业。”吕布叹息道:“我要投奔他,可惜没有门路。”

李肃见时机成熟,就取出金珠、玉带放在吕布面前。吕布大惊道:“你这是做什么?”李肃告诉吕布:“这是董卓久慕你的大名,特令我将此礼物奉献给你,赤兔马也是他所赠的。”

吕布一听高兴得说:“董公如此抬举,我用什么报答他呢?”李肃说:“就像我这样的才能,都能做虎贲中郎将;将军要是到了董卓那里,荣华富贵就不用说了···”

吕布说:“可惜没有半点功牢,用做晋见之礼。”李肃却说:“功牢就在翻手之间,你是不肯罢了。”

吕布沉吟良久,把牙一咬说:“我要是把丁原杀了,带领军队归顺董卓,怎么样?”李肃说:“贤弟若能如此,真莫大的功牢。但事不宜迟,在于快速决断。”

于是吕布与李肃约定,明日带丁原的首级和军队前来归降。李肃立即告辞,回报董卓去了。

当夜二更时分,吕布提刀来到丁原帐中。丁原正在秉烛观书,见吕布进来,就问:“我儿前来,有什么事吗?”

吕布说:“我堂堂大丈夫,怎么能做你的干儿子?”丁原大惊说:“奉先!你为什么变心?”吕布二话不说,上前一刀砍下丁原的首级。

吕布又招来丁原手下,大声说道:“丁原不仁,我已经把他杀了。愿跟随我的留下,不想跟从的可以走。”军兵霎时散去大半。

第二天,吕布带了丁原首级,来见李肃。李肃立即领吕布拜见董卓。董卓大喜,摆酒款待。董卓又先下拜道:“我今天能得到将军,正如旱苗能得到甘雨也一样。”

吕布闻听,大受感动,他恭恭敬敬把董卓扶到坐位上,纳头拜倒说:“明公要是不嫌弃,吕布请原拜您为义父。”董卓非常高兴,立即赐吕布金甲和锦袍。

董卓从此威势越来越大,他自领前将军事,封弟董旻为左将军、鄂侯;封吕布为骑都尉、中郎将、都亭侯。

李儒劝董卓早定废立大事,于是董卓就在省中设宴,招集公卿前来,又令吕布带领一千多名甲士,左右侍卫。

第二天,太傅袁隗与百官都到了。酒过三巡,董卓按剑道“当今皇上暗弱,不可以继承汉室宗庙。我要学伊尹、霍光的故事,废少帝为弘农王,立陈留王为皇帝。有不服从的,斩!”

群臣一时惶恐,那敢应对。中军校尉袁绍挺身出来说:“当今皇上即位不久,并无失德之处。你想废嫡立庶,这不是要造反吗?”

董卓大怒说:“天下大事由我做主,我今天要做什么,谁敢不从!你看我的宝剑不锋利吗?”

袁绍也拔剑道:“你的宝剑锋利,我的宝剑也未尝不锋利!”两个人在筵席上各不相让。李儒一见赶忙上前拦住董卓说:“大事还未决定,不可无故杀人。”

袁绍手提宝剑,辞别百官出来,又把节符悬到东门,投奔冀州去了。

董卓对太傅袁隗说:“你的侄子无礼,我看在你的面上,姑且宽恕他。废立的事你说怎样?”袁隗无奈说:“太尉的话很有道理。”

董卓又对众人道:“还有敢阻拦这件大事的,以军法从事!”群臣迫于他的威慑,只好都说:“一切听从尊驾命令。”

宴罢,董卓问侍中周毖、校尉伍琼道:“袁绍怎么处置?”周毖说:“袁家四世为官,门生故吏遍于天下,假如袁绍广收豪杰,在山东聚众起事,就不好办啦!不如赦免他,拜为一个郡守。

伍琼也说:“袁绍喜好谋划,但不会决断,不足为虑。如果封他一个郡守职务,以收民心,袁绍一定感谢你免罪,就没有后患了。”董卓听从二人之言,即日差人拜袁绍为渤海太守。

到了九月初一,董卓请少帝升嘉德殿,大会文武。他拔剑在手,对众臣说:“天子暗弱,不足以君管天下。于是命李儒宣读一道策文,废少帝为弘农王,让皇太后还政,奉陈留王为皇帝。

李儒读毕策文,董卓喝令左右扶少帝下殿,然后拿走了玉玺,让他面朝北长跪,称臣听命,又叫太后也了脱掉服饰。少帝和太后都号啕大哭,群臣看了,无不悲伤。

这时大臣尚书丁管愤怒不已,高声叫道:“贼臣董卓,竟敢做欺天的坏事,今天我就用颈上的血和你拼了!”说罢挥手中象简直击董卓。

董卓大怒,喝令武士把丁管拿下,推出斩了。丁管骂不绝口,到死神色不变。

董卓请陈留王登殿继承了皇位,让群臣朝贺礼拜。

董卓命人把何太后和弘农王及少帝妃子唐氏送到永安宫闲住,又封锁了宫门,禁止群臣擅自进入探望。

可怜少帝四月登基,到了九月就被废掉。董卓所立陈留王刘协(字伯和),时年九岁,他就是献帝,改年号为初平。献帝封董卓为相国,可上朝不拜,带剑上殿,真是不可一世。

李儒劝董卓重用名流,以收买人心,就向他推荐蔡邕。董卓命人把他叫来,蔡邕竟然不去。董卓大怒,便命人对蔡邕道:“如果不来,就灭了你的九族。”蔡邕害惧,只得奉命前来。

董卓见了蔡邕大喜,一个月内连升了他三次官,拜为侍中,甚显亲厚。再说少帝与何太后、唐妃被困在永安宫中,衣服饮食,渐渐缺少,少帝每天都流泪不止。

一天,他偶然看见一对燕子飞到庭中,就吟了一首诗“嫩草绿凝烟,袅袅双飞燕。洛水一条青,陌上人称羡。远望碧云深,是吾旧宫殿。何人仗忠义,泄我心中怨!”

哪知董卓时常派人探听少帝的行为,当天就有人抄写此诗,来呈现董卓。董卓一见微笑说:“怨望作诗,杀了他就有借口了。”于是命李儒带武士十人,入宫去弑少帝。

少帝与何后和唐妃正在楼上,听宫女报说李儒来了,少帝吓得大惊失色。

李儒上前把一杯鸩酒奉给少帝面前,少帝问为何献酒?李儒假意道:“春日融和,董相国特让我给您奉上寿酒。”何太后说:“既然叫寿酒,你可先喝一杯。”

李儒发怒道:“你不喝吗?”立即喝令左右拿了短刀和白稠带放在他们面前说:“寿酒不喝,可领此两件物品!”

唐妃跪倒哀求说:“我愿意代少帝饮酒,请您保全他们母子性命!”李儒叱骂道:“你是何人,可替代他去死?”

李儒把酒递给何太后说:“你可以先喝!”何太后叹息道:“都是何进无谋,引你们这些贼子入京,才招来今日的大祸。”

李儒又催逼少帝,少帝说:“容我与太后作别吧。”于是大哭而作歌道:天地易兮日月翻,弃万乘兮退守藩。为臣逼兮命不久,大势去兮空泪潸。

唐妃也作歌唱道:皇天将崩兮后土颓,身为帝姬兮命不随。生死异路兮从此毕,奈何茕速兮心中悲。歌罢,二人相抱而哭。

李儒冷笑说:“相国等着回报,你等如此拖延,还指望谁能相救?”何太后气得大骂:“董贼逼我母子,皇天都不会保佑他!你们助恶,也必当灭族!”

李儒闻听大怒,双手扯住太后,把他推到下楼摔死了。李儒又喝令武士绞死了唐妃;用鸩酒灌杀了少帝,然后回去报告董卓。

自此以后,董卓每天夜里入宫,奸淫宫女,又留宿在龙床之上。宫中众人,谁也不敢阻拦。一次,董卓带领军队出城,来到阳城地方,正赶上村民二月社赛,男女会集,十分热闹。

董卓突然命军士四面围住,把男人统统杀尽。一时间人头滚滚,哀声震天。董卓又命人掠走妇女及财物,装到车上。把千馀颗头颅悬挂在兵车下面,连夜返还都城。

到了京城就扬言剿匪大胜而回,同时在城门外焚烧人头,把妇女和财物分赏给众军兵。

越骑校尉伍孚(字德瑜),见董卓残暴,愤恨不平。就在朝服内披上软铠,内藏短刀,想要伺机刺杀董卓。

一日,董卓入朝,伍孚一见,立即迎到阁下,拔出短刀直刺董卓。哪知董卓气力很大,一下用两手把伍孚抠住。

这时吕布抢步上前,揪倒伍孚。董卓问道:“谁教你造反的?”

伍孚瞪着双眼大喝道:“你又不是我们的国君,我也不是你的大臣,何反之有?你罪恶滔天,人人都想把你杀了!我恨不能车裂你以谢天F!"

董卓大怒,命人把伍孚拖出去剖腹剐了。但伍孚至死任然骂不绝口。后人有诗赞伍孚:汉末忠臣说伍孚,冲天豪气世间无。朝堂杀贼名犹在,万古堪称大丈夫。

0 阅读:5
划过指尖有烟云

划过指尖有烟云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