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位这种事,对于古代皇帝来讲,除非是迫不得已,一般是很少有人愿意主动禅位的,毕竟,当皇帝的滋味可要比太上皇爽得多。但是在大宋朝,禅位且还是主动禅位的却屡见不鲜,不仅北宋有,南宋同样也有。比如北宋的宋徽宗就是禅位给了儿子宋钦宗,而到了南宋,先是宋高宗赵构禅位给了养子宋孝宗,紧接着,宋孝宗赵昚又禅位给了儿子宋光宗。
其中,宋高宗之所以要禅位,就是在南宋遇到危险时,想撂挑子当一个富贵闲人,他的做法和初衷与当年的宋徽宗如出一辙。这种临危反而退却,甘心去当“鸵鸟”的禅位,虽可耻,但也“情有可原”。
但宋孝宗的禅位就令人颇为不解了,要知道,孝宗在整个南宋的皇帝里,还是能称得上首屈一指的,继位之初,又是平反岳飞,又是主张北伐收复故土,足以说明,他是一个相当不错的皇帝。可是,为何像孝宗这样充满抱负,且一心想重振大宋雄风的皇帝,依然最终还是主动禅位给儿子,自己选择退居二线呢?
实际上,宋孝宗禅位的核心因素,可以概括为三个字,即“玩不转”了。
为什么会说宋孝宗因为“玩不转”了才会主动禅位的呢?可以用一句点评南宋高宗时代、孝宗时代的经典话语,来展开这个话题。“高宗之朝,有恢复之臣,却无恢复之君,孝宗之朝,有恢复之君,却无恢复之臣。”
这句话的意思十分明显,就是说,宋高宗赵构在位期间,朝中不乏有能力重整山河的文臣武将,但奈何赵构一心想当鸵鸟,绍兴和议是他最高目标,正是因为有这样甘心偏安一隅的君主。所以,终高宗一朝,南宋始终无法彻底打开局面。而在孝宗一朝,孝宗本人颇有抱负,一心想恢复旧山河,但可惜的是,缺乏相应的人才支撑,加上孝宗空有心志,却志大才疏,因此,壮志未酬便是其最终结局。
赵伯琮
而这背后令人叹息的一切,还得从孝宗接过权力的那一刻说起。
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宋高宗赵构正式禅位,皇太子赵昚于当年六月登基,是为宋孝宗。
继位之初,孝宗就展现出力图振作,恢复中原的远大心志。比如他为了鼓舞士气,收拢人心,在他继位的第二个月,就开始着手为岳飞平反,同时启用当初因主战而被罢黜的多名官员,比如张浚、陈康伯、虞允文等。除此之外,他还厉行整军备战,疏远那些一心想求和的大臣。总之就是,在宋孝宗继位初期,南宋整体迸发出一种决心收复故地,且上下均斗志昂扬的气氛。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宋孝宗组织了著名的“隆兴北伐”。
这次北伐,孝宗花了大量的心思,同时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比如军力,就集结了八万余人,要知道,一次性集结这么多人的对外战争,在南宋可谓是屈指可数。
而孝宗的意思是,想借助此次北伐,收复故地,重整山河。
理想是好的,但现实却是残酷的,孝宗虽说有远大的抱负,但是他身上却有两个缺点,第一是没有什么战略眼光,第二则是不能识人。而这两点,对于一个想在对外政策上做出点成绩的领导来说,无疑是致命的。
隆兴北伐示意图
首先先说他没有战略眼光,严格来讲,在隆兴元年(1163年),他组织的这场隆兴北伐并不是最恰当的时机,当时的南宋,不仅岳飞已死,同时南渡时的重臣宿将,如赵鼎、韩世忠、刘琦等,要么死,要么老病。唯一能拿得出手的即是吴璘,可惜他远在西陲坐镇,不足以改善全局。
不仅如此,由于秦桧活着时,对岳家军乃至整个南宋的军队都进行了一番清洗,因此,孝宗继位时的南宋军队战力,已经远不是曾经综合军力不次于金国的南宋了。在这种情况下,盲目地发动对外战争,并不是一件好事。
但是孝宗看不清这一点,他自认为军民上下一心,就可以抗衡金国,所以,就在他登基的次年,忙不迭的就发动了隆兴北伐。
而说到不识人,这才是最要命的。如果隆兴北伐,能有一个相对能力较强的主帅,也不是不能打,但是,孝宗却把主帅之职交给了张浚。
张浚是什么人?要知道,当初在建炎三年(1129年),张浚作为主帅,手握步、骑共18万宋军,且麾下不乏有良将,但结果却搞出来一个大溃而逃,最终让金国大获全胜。这就是南宋初期令人极为饮恨的“富平之战”。还有,在绍兴七年(1137年),同样还是张浚,不顾岳飞等人的苦心劝阻,硬是“成功促成”了郦琼、靳塞等宋军将领带着手下的三万余人,又裹挟沿途士民共十万余人形成兵变,一举摧毁了已经形成的大好局面。这样的人,宋孝宗居然还让他担任隆兴北伐的主帅,其结果可想而知。
完颜雍
也正是没有战略眼光,以及不识人,加上碰到了当时金国完颜雍这样颇有能力的君主,所以最终,隆兴北伐果然“玩砸”了。
而玩砸之后,对宋孝宗的打击极大。
一方面,是他初登大宝就遭遇如此惨败,让他脸上无光;而另一方面,因为失败,南宋不得不重启对金媾和的路线。这就让满心想干出一番事业的孝宗十分难受。
而这还是不是最要命的,最要命的是,曾经的主和派逐渐重新活跃于朝堂,而对此,孝宗也无可奈何,甚至迫于形势,还不得不启用主和派。
在这种情况下,虽说朝堂上依旧存在有主战派的声音,但是宋孝宗却因为一次失利而变得畏首畏尾,最终整体思路也开始倾向于主和。因此,在他的主导下,南宋于隆兴二年(1164年)十二月,重新与金国达成和议,史称“隆兴和议”。
隆兴和议的主要内容,是将金、宋两国的关系,由原来的君、臣调整为叔、侄,另外,对于南宋收复的地区,要重新归还给金国,至于岁贡,则改称为岁币,由原来的每年银25万两、绢25万匹,变更为如今的年银20万两、绢20万匹。
赵伯琮
可想而知,在隆兴和议达成之后,宋孝宗的心情会是如何,应该不仅仅有屈辱和愤怒,更多的还有壮志未酬的悲凉。
当然,即便是隆兴北伐失败,宋孝宗也没有像他的养父赵构那样去甘心做一个鸵鸟,他在经过短暂的调整之后,依然想努力做一个好皇帝。比如他经常检阅军队,亲自监督士兵操练武艺,始终不忘北伐之志,曾经还一度重新燃起北伐热情。另外他对于内政是一把好手,尤其是重用大臣虞允文,君臣二人联手,一度让南宋出现法治清明、政风宽和的局面。南宋历史上难得的太平盛世“乾淳之治”,就是在宋孝宗手里出现的。
但是这些成就并不是真正能让孝宗满足的,他最大的愿望,最希望达成的功业,依然是北伐收复旧地。但可惜的是,他的手下人里面,着实找不出一个能当此大任的人。
比如在他再一次重燃北伐之志时,有意想委任以主战著称的右相蒋芾为主帅,甚至直截了当地对蒋芾提出,希望他能抓紧筹划有关北伐的事宜。但结果,到了这个时候,蒋芾一改曾经的主战风格,反而对孝宗提出,“天时人事未至”,劝其打消北伐的主意。蒋芾的反应着实令孝宗大失所望,一怒之下,下令免去蒋芾之职。之后,孝宗又多次启用主战派的大臣担任宰相,但这些人均是在真正要定夺北伐相关事宜时,全都打了拖堂鼓,这就让孝宗一次又一次的失望。唯一始终坚持和孝宗站在统一战线,且一直主战的大臣就是虞允文,但可惜的是,虞允文仅在拜相五年后便病逝。自此,再无人愿意与孝宗同心同德的商议北伐大计。
隆兴北伐的失利以及隆兴议和的达成,本身就极大地打击了孝宗的锐气与积极性,之后大臣们的士气低落,只想着求安稳,不愿北伐的心态更是挫伤了孝宗的内心,加上亦君臣亦知己的虞允文病逝,终于让孝宗的所有精气神都耗费得一干二净。
赵伯琮
在这种情况下,他自然而然地生出了禅位的想法。
平心而论,宋孝宗是一个南宋时期里难得的好皇帝,但是,作为一个皇帝而言,仅一个“好”字是万万不行的,虽说他在位期间,军事行动的失败以及朝局上出现的问题,责任不完全在于他,但是,他空有大志,却无相匹配的能力,也是造成这种结果的最大根源。
也正是因为如此,宋孝宗其实活得十分憋屈,他心中有重整山河的执念,也不甘心当一个平庸之主,但奈何才具能力更不上,最终功败垂成,不得不饮恨终生,这才是让他最痛苦的地方。
所以,在看明白这一切之后,也深知重整山河、收复旧地是一种奢望之后,宋孝宗于淳熙十六年(1189年)正月正式禅位给了自己的儿子赵惇。
实际上,宋孝宗早就有了禅位的想法,比如在淳熙十四年(1187年),也就是宋高宗刚病崩之际,他就命太子赵惇参政,之后更是命太子负责人事调动,逐步开始下放权力。而拖到淳熙十六年(1189年)的原因,无非是因为在此期间需要权力过渡而已。至此,曾经满怀壮志的宋孝宗终于卸下了身上的担子,就如同一个泄了气的气球一样,准备开始退休生活。但他的退休生活却远不如他养父赵构那样惬意。
当初赵构在退位之后,着实是潇洒自在地活了二十多年,期间,宋孝宗对他可谓是有求必应,尽可能依着赵构的心情来,真的是极为孝顺,不然他也不会有“孝宗”这个庙号。但到了孝宗退休后,他的儿子赵惇却十分不孝顺。
赵伯琮
最明显的一点是赵惇经常不去主动看望宋孝宗,有时候几个月都不见一面,这背后也有他的皇后李氏的影响,因此,孝宗常常郁郁寡欢。到了孝宗病重之际,自知即将不久于人世,就告诉身边的大臣,想再见儿子赵惇一面,结果赵惇依然不去。甚至在当时,有大臣拉着赵惇的衣袖,苦苦哀求他去见孝宗最后一面,但赵惇奋力挣脱,以至于衣袖被撕烂,最终还是扬长而去。“及寿皇不豫,点又随宰执班进谏。阁门吏止之,点叱之而入。上拂衣起,宰执引上裾,点亟前泣奏曰:‘寿皇疾势已危,不及今一见,后悔何及。’群臣随上入至福宁殿,内侍阖门,众恸哭而退。越三日,点随宰执班起居,诏独引点入。点奏:‘前日迫切献忠,举措失礼,陛下赦而不诛,然引裾亦故事也。’上曰:‘引裾可也,何得辄入宫禁乎?’点引辛毗事以谢,且言:‘寿皇止有一子,既付神器,惟恐见之不速耳。’”
就这样,宋孝宗赵昚带着满心的遗憾,于绍熙五年六月初九日(1194年6月28日)病崩,享年六十八岁。
宋孝宗是个好人,并且在内政上还是可圈可点的,但是,由于他志大才疏,加上臣子不尽力,最终导致他在外战上失利而饮恨终生。而他之所以主动禅位给儿子,原因便在于此,而按照他儿子赵惇的表现来看,宋孝宗也是一个失败的父亲,所以,这就是为何会说宋孝宗一生都活得很憋屈,对外,壮志未酬;对内,儿子不孝,这样的人生,真可谓是“闻者落泪、听者伤心”。
志大才疏有点过苛,南宋诸帝还是排第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