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之战时曹丕不一起打东吴,反而在东吴胜利后征东吴

小鸿哥看历史 2024-04-03 02:11:21

公元222年闰六月东吴在夷陵打败刘备。东吴将领继续追击刘备,八月退军。九月曹丕征吴。早在刘备伐吴之前曹丕就询问众臣刘备会不会伐吴。大家都说不会的,因为蜀汉是小国,名将也只有关羽也已经死了。只有刘晔讲会的1刘备的策略势必耀武扬威显示自己力量有余。2刘备跟关羽义为君臣,恩若父子。关羽死了不报仇说不过去。我加上两条3荆州必须要夺回来。4魏强吴弱,能攻的只有东吴。(赵云讲要先伐魏,只要伐魏成功东吴就不成问题。跟东吴开战不得卒解。这个我不认同难道伐魏就能卒解吗)当时以刘晔为代表的大臣认为东吴并不是真心投降,只因刘备来势汹汹。当时刘晔就建议:跟蜀汉一起伐吴,蜀汉攻荆州我们攻杨州。刘备肯定会非常高兴的伐吴,这样东吴很快就亡了。我们得到杨州,刘备得到荆州。东吴一亡,蜀汉也不能久存。曹丕不接受建议:人称臣降而伐之,疑天下欲来者心,必以为惧,其殆不可!就是说东吴来称臣投降我,我却去打东吴。这样以后还有谁敢(愿意)称臣投降于我?曹丕又讲不如我们接受东吴降,联合东吴伐蜀。我们进攻蜀汉后方。刘晔反对讲:如果刘备知道我们伐蜀,刘备肯定会退军回防蜀地。暂时忍怒不攻吴。何况蜀远吴近,魏吴是很近的。(公元215年蜀汉东吴争荆州,大战即发。但因曹操征汉中,双方议和)

当时曹丕下诏询问众臣跟东吴一起伐吴。王郎谏言:假使孙权亲自与刘备相持,旷日持久地搏战下去,智慧相等力量相当,战争不能很快结束,应当发兵来成就那形势,然后应该选拔谨慎的将领,面对着敌人的要害,考察时机而后行动,选择地方而后进行,一举成功可以没有多余的事。现在孙权的军队还没有行动,那么助吴之军就不能先征。况且现在雨水正盛,不是行军动众之时。王郎的建议归结起来1在蜀汉东吴打的难舍难分时再出手2现在蜀汉东吴还没有打的难舍难分3现在天气不适合大军出征。公元221年七月刘备伐吴,八月孙权向曹魏称臣。当月曹丕封孙权为吴王。所以这时侯蜀汉东吴并没有打的难舍难分,但是曹丕一直没有抓住机会,反而在蜀汉大败东吴大胜之时伐东吴。公元222年闰六月刘备大败,吴军继续追击又发生马鞍山之战、秭归之战。八月刘备退回永安,吴军将领纷纷给孙权上书趁机攻入蜀地。陆逊认为现在曹丕名义上集结人马来帮我们,实际上是来打我们的。九月魏国集结二十万以上大军伐吴。据三志:公元222年秋九月,魏乃命曹休、张辽、臧霸出洞口,曹仁出濡须,曹真、夏侯尚、张郃、徐晃围南郡。因为曹休一路二十余军(于禁七军都三万多,这里二十余军不下十万)、曹仁步骑数万(一般讲数万,都是三万以上)、夏侯尚率前部三万人修浮桥,曹真、张郃、徐晃的部队数目不详。东吴集结了八万人以上防魏。

我觉得这时蜀汉大败东吴大胜,很多人认曹丕应该趁蜀元气大伤伐蜀才是。但却偏偏伐吴,我认为原因:

第一东吴让曹丕丢了面子

公元221年七月刘备伐吴,八月孙权向魏国上表称臣。当时以刘晔为代表的大臣认为东吴并不是真心投降,只因刘备来势汹汹。公元222年六月孙权打败刘备后,对待魏国和曹丕不像之前那样的尊敬了。据三国志:权外礼愈卑。 曹丕准备封孙权儿子孙登为官,其实就是想把孙登召到洛阳为人质。据三国志:帝欲封权子登,权以登年幼,上书辞封......魏欲遣侍中辛毗、尚书桓阶往与盟誓,并徵任子,权辞让不受。 曹丕对孙权讲:登身朝到,夕召兵还。此言之诚,有如大江 。就是说你儿子孙登到了洛阳,我马上就召回伐吴大军。当初刘晔等人反对接受东吴投降,也说明了东吴并非真心投降。这让曹丕很没面子。再者听了王朗的建议以待时机,却没能抓住时机。孙权一边卑辞上书求自改厉。一边派吕范拒曹休、诸葛瑾等救南郡、朱桓拒曹仁。而同时又跟蜀汉求和。据江表传:权云:近得玄德书,已深引咎,求复旧好。公元223年派冯熙使蜀汉吊刘备丧,回来后能使魏。曹丕问冯熙东吴要跟我们修好应该派兵往蜀汉,听说你们修好肯定有变故。冯熙回:我去使蜀汉只是为了解情况。曹丕又问:听说你们去年受灾,损失很大。你怎么看?冯熙回:吴王是贤主。我们东吴带甲百万,粮食堆成山。金城汤池,强富之国。曹丕听了非常不高兴。

第二吴虽胜,损失也不小

夷陵之战打了一年,此战东吴虽然获胜,但损失亦不小。除了军队的损失,攻战一年耗费钱粮也是巨大的。攻战一年东吴军队已经疲惫不堪。曹丕是非常想建功立业的。当时有大臣讲应休养生息,这样中国益强。吴蜀衰弱,那时伐之事倍功半。曹丕反问难道要交给子孙去解决吗?此时攻打东吴有三利:1交战一年东吴将士已是疲惫之师,钱粮耗费大。虽然东吴胜了,但杀敌一千自损八百2魏国军队已经休养数年,钱粮充足3东吴还没有彻底消化荆州。而且此时荆州诸郡动乱。(据三国志:备(刘备)既败绩,而零、桂诸郡犹相惊扰,处处阻兵)东吴虽然公元219年夺得荆州,但公元220年又有习珍等人起事。公元221年、公元222年武陵、零陵、桂阳等郡豪强响应刘备。东吴虽吞下荆州,但还没消化荆州。东吴从蜀汉手中夺的南郡、零陵郡、武陵郡人口不下六十万。因为公元242年孙权统计人口是两百四十万,公元280年东吴投降时交户口是两百三十万。据晋书地理志蜀汉所据荆州有六十万人口,应是直接采用东吴的数据。人口意味着源源不断的钱粮、兵源。

第三蜀汉远东吴近

魏国如果伐蜀汉的话就要从洛阳调集军队前往雍凉,而雍凉也根本供应不了大军的粮草器械。成本太大了。而西线道路艰难,秦川八百里。此时蜀汉虽然战败。但凭借汉中甚为天狱的地理,可以自保。公元263年魏国集结十八万人伐蜀,两个月就面临断粮了。这时魏国已经在雍凉、淮南屯田多年。已经休养生息了六年。要不是阿斗投降,胜负未可知。魏国伐吴却根本不用担心粮草问题。后来魏国曾多次想伐蜀,群臣都反对理由:1南郑甚为天狱2道路艰难,粮草消耗大。 我觉得应加上一条雍凉境内的蛮夷尚未平,多次叛魏。洛阳距离汉中两千里路,所经道路艰难。魏国在荆、杨、徐、淮防线集结了十五万人,既可防守又可进攻。公元227年诸葛亮率军进驻汉中,魏明帝想发兵伐蜀询问孙资。孙资反对讲:昔武皇帝征南郑,取张鲁,阳平之役,危而后济,又自往拔出夏侯渊军,数言‘南郑直为天狱,中斜谷道为五百里石穴耳,’言其深险,喜出渊军之辞也。......今若进军就南郑讨亮,道既险阻,计用精兵及转运、镇守南方四州,遏御水贼,凡用十五六万人,必当复更有所发兴。天下骚动,费力广大,此诚陛下所宜深虑。夫守战之力,力役参倍。

公元215年三月曹操征张鲁,特意准备了很多粮草。又夺了武都氏人粮草。七月到阳平关,强攻不下来。粮草将尽,不得已退军。退军途中误入张卫营才趁机进攻。三国志:既至汉中,山峻难登,军食颇乏。魏名臣奏载:地险守易,虽有精兵虎将,势不能施。张鲁跑到巴中去,曹操也准备退军。世语:鲁走巴中。军粮尽,太祖将还。还是部下劝不能还,曹操才攻下汉中。十一月张鲁来投降,但汉中是不足以供养大军的。十二月曹操就还回了。当时有人劝曹操打蜀地。汉中都如此难打,何况蜀地。加上刘备诸葛亮张飞马超等人远非张鲁张卫第人能比的。加上又有内忧,曹操回去后就杀死了琅琊王。公元218年刘备攻打汉中。曹操七月准备支援汉中,九月到汉中。一直到公元219年三月才进军汉中,是曹操不想救援汉中吗?曹操是在准备粮草。但是因为运粮要征百姓徭役,公元218年南阳郡、三川郡、弘农郡皆有百姓造反。三国志:建安二十三年,陆浑长张固被书调丁夫,当给汉中。百姓恶惮远役,并怀扰扰。民孙狼等因兴兵杀县主簿,作为叛乱,县邑残破。曹瞒传曰:是时南阳间苦繇役,音於是执太守东里衮,与吏民共反,与关羽连和。公元230曹真司马懿伐蜀,华歆上书反对:且千里运粮,非用兵之利;越险深入,无独克之功。公元244年曹爽十万人伐蜀。三国志:是时,关中及氐、羌转输不能供,牛马骡驴多死,民夷号泣道路。

0 阅读:0

小鸿哥看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