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中国船卖中国货,西班牙开辟太平洋航线,让中国赚够了世界白银

浩贤看旅游 2023-11-18 16:05:04

白银,是大航海时代国际硬通货。

15世纪到17世纪,以哥伦布、麦哲伦、达伽马等为代表的欧洲航海家,发现新美洲大陆,于是欧洲的船队出现在世界各地海洋,寻找着新的贸易路线和贸易伙伴,各大洲孤立状态被打破,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

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东西方之间的文化、贸易交流开始大量增加。当时世界上出现了两条海洋贸易航线:

一条是中国明清时期的印度洋海上丝绸之路航线;另一条是西班牙、葡萄牙人开辟的太平洋航线。

太平洋航线:中国月港-马尼拉-墨西哥

中国货,中国船

在太平洋航线上,主导的货物贸易仍然来自于中国。1939年美国历史学家苏尔兹在《马尼拉大帆船》一书中指出:

中国是大帆船贸易货物的主要来源,就墨西哥及其附近广大地区的人民来说,大帆船就是中国船。

马尼拉就是中国与墨西哥之间的转运站,作为大帆船贸易的最重要商品的中国丝货,都以它为集散地而横渡太平洋。在墨西哥的西班牙人,当无拘无束地谈论菲律宾的时候,有如谈及中华帝国的一个省那样。

这条太平洋国际航线,东起墨西哥西岸的阿卡普尔科,西至菲律宾的马尼拉,称为马尼拉大帆船贸易。

马尼拉大帆船

在这条航线上的主力商船“马尼拉号大帆船”,其实是西班牙人雇佣中国的工匠在马尼拉建造的,载重都在300吨左右,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船只。

这条航线上货物从福建月港(今为漳州市龙海市海澄镇)起航,经马尼拉,穿越太平洋到达阿卡普尔科港。当时明清朝出口的商品主要以生丝、丝绸、棉布为主,而进口只有少量的香料、玉蜀黍、烟草、花生、西红柿等作物传入中国。

月港位置图

月港:太平洋航线起点,大明第一港

墨西哥西岸阿卡科尔普港:太平洋航线终点

由于中国产品价廉物美,在美洲曾一度排挤了西班牙产品,国王菲利浦二世为了保护西班牙商业利益,于1593年下令限制马尼拉大帆船贸易,规定到墨西哥的大帆船每年不得超过2艘,每艘载重不得超过300吨。

直到19世纪初,由于西班牙经济凋敝,被迫开放马尼拉港,大帆船贸易日趋衰落,西班牙王室下令废止大帆船贸易。

美洲白银大量流入中国

推动太平洋航线贸易兴盛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美洲大陆多地发现大量的银矿资源并进行大规模开采。

白银真正成为世界货币的起点,要到十六世纪中后期,在南美大陆玻利维亚波托西、墨西哥瓜纳华托古镇、墨西哥萨卡特卡斯城发现大量的银矿山,西班牙殖民者很快开始了大量地开采白银。

在1556-1650年约100年时间里,仅波托西银矿共产出275万公斤白银,换算中国单位约7400万两左右,使之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复合体;

十八世纪时,墨西哥瓜纳华托古镇规模不等的银矿达到惊人的1816座,矿产量占了世界银产量的三分之二,成为世界上最主要的采银中心。

墨西哥瓜纳华托古镇

玻利维亚波托西

在这条海洋贸易线上,西班牙始终处于贸易逆差之中,中国则始终处于贸易顺差之中,贸易的不平衡,导致西班牙不得不支付巨额的白银货币。

这种状况延续到了清朝,持续了近两个半世纪。

美洲与日本的白银大量流入中国,仅仅是明晚期的“隆庆开关”,就有约3.53亿两的白银流入中国。清朝时期,中国的白银已经占了世界一半之多。

有权威学者估计,在1500年—1800年三百年时间里,美洲运出的白银为14.5万—16.5万吨,约占全世界总产量80%。

根据德国著名学者贡德•弗兰克(Andrew Gunder Frank)在《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一书中提供的1500~1800年间世界白银生产、出口和进口的图表,估算出在这300年间,流入中国的白银高达5.1万~7.3万吨。

明代银锭

由此可见,大航海时代开辟的太平洋贸易航线,让中国赚足了世界白银毫不为过。

对此,你怎么看?

我是美遗文化,分享好听、好看、好玩、好奇的中国文化遗产故事,期待你的持续关注!

0 阅读:10
浩贤看旅游

浩贤看旅游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