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是一座被鲜汤滋养的古城。无论春夏秋冬,还是刮风下雨,街头巷尾的汤馆但凡香气弥漫,一准撩拨起洛阳人那敏锐的味觉。
大街小巷的一口口汤锅,藏着洛阳人闲适的心情,从沸腾开始以见底结束,这就是洛阳人的生活。
洛阳牛肉汤
早晨七点对痴迷于喝汤的老饕来说,一定会出现在洛阳的各色汤馆中,起个大早为的就是能喝上头汤。
顾名思义,喝头汤就是要赶在别人前面喝汤。在老洛阳人看来,七点钟喝汤是原汁原味。八点钟喝汤,那就是喝油,香气全得靠油出味。九点钟就成了喝水,清汤寡水。
喝头汤的习惯,究其缘由,可追溯到物资匮乏的年代。第一锅肉煮出来的汤滋味最正,一旦汤不够,店家会加水继续煮,汤味自然寡淡。
虽然现在早已不用续水煮汤,但是喝头汤的习惯却根植在洛阳老喝家们的日常生活中。
在洛阳,牛肉汤分甜咸两种,甜的牛肉汤并不是在汤中加糖,而是不放盐的原汤。这种汤一般人喝不惯,只有洛阳资深的老汤客才能享受得了,毕竟一碗没有任何配料的肉汤,喝的是肉之原味,骨之精髓。
汤品是否醇正、地道,凭借甜汤仅可辨识汤中乾坤。最为绝妙的办法就是看这家汤馆端着锅的人多不多。
洛阳有不少人家都有相同的习惯,早晨端锅去汤馆,盛上满满一锅汤,顺便捎带点饼回家,一家人便可从容地当做早点。
一碗牛肉汤丰俭由人。老三样,葱花、香菜、肉片,再配上辣椒和佐料,用滚烫的热汤浇上去,立即香气扑鼻,让人胃口大开。
碗里的牛肉是大块薄片,入嘴即化。爱吃肉的人也可要上二两现炸的牛肉丸子,入口之后满口留香,回味无穷。
配汤的馍就更有讲究了。锅盔、饼丝、烧饼,随个人喜好选择。不同的质地,随汤入口自会产生不一样的口感。
洛阳驴肉汤
洛阳地处中原腹地,四面环山,雨水的蒸发量是降水量的两倍还多。干燥的气候条件生发出喝汤的传统。
自古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用热汤慰藉身心,祛湿化寒,温暖生活。作为早餐,洛阳汤客除了会选择牛肉汤,一碗鲜美的驴肉汤作为当地荤汤的前三名,也被他们奉若汤中好滋味。
煮好的驴肉改刀成薄片,再依次加入蒜黄、驴血等食材,在汤中快速涮一下后,浇上辣椒油,再浇上一勺滚烫鲜香的驴肉汤,香味顿时就裹着热气飘了出来。
驴肉、驴血吸饱了汤汁,嚼起来软嫩香滑,唇齿留香。驴肉汤里除了驴肉,驴白血成为驴肉汤屹立江湖的决定性因素。经过加工之后的驴血颜色非常寡淡,仿佛淡粉色的豆腐一般,温润如玉,细嫩弹滑。
驴血因为稀少而显得尤为珍贵。驴白血的加入是驴肉汤区别于其他汤的一大特点。想要做出上好的驴白血,就得找到健康的驴子和新鲜的驴血。
驴白血的制作工艺复杂而神秘,且是洛阳特有。在获得驴血的第一时间要不断搅拌,行话叫打驴血。高速旋转搅拌后,会打出红色血筋。分离的血筋越多,提炼出的血清就越多。静置数小时后,淡粉色的血清在上层呈现,才算完成第一步。
过筛后在确保没有任何杂质后方可上笼蒸制。隔水蒸其间不能打开锅盖,否则温度的变化会使驴血的表面龟裂,也会使驴血内部形成蜂窝状,从而导致口感变差。
要熬出一锅好汤,需要耗费工夫。驴肉和骨头,先要用流水泡十多个小时去净血腥味后方可下锅。肉煮四五个小时捞起,骨头再继续熬十几个小时,将骨头煮透、汤熬香,骨髓油,骨胶原全熬出来才算大功告成。
不翻汤
有人说,一碗汤就是一座洛阳城的历史映照。用胡椒和各种肉类做汤,是古代民族大融合的胡风遗留。
在洛河流域,南方的水田遇见了北方的旱地,稻作农业向粟作农业递出了接力棒。这样的交融让洛阳人的喝汤习俗又平添了几分温厚。
古时的洛阳水气发达,一条洛河穿城而过,码头林立。船工们为了讨个好彩头,把美好的寓意寄托在了汤中。
按照老洛阳人的习惯,早上喝荤汤,晚上喝素汤。牛肉汤、驴肉汤、羊肉汤,一般被汤客们当做早饭,到了下午卖肉汤的汤馆就关门了,而晚上另一批餐馆粉墨登场。
老洛阳人喝汤讲究三美,即瘦肉、薄饼、原汤,三者缺一不可。饼促成了喝汤的终极境界,让一碗汤成为一顿真正的饭。
这里的饼种类丰富,和着汤吃起来口感自是各不相同。最常见的有油旋、烧饼、锅盔、饼丝,唯独洛阳的不翻汤,有着不可或缺的固定搭配。
不翻汤之所以得名,是因为一碗汤里泡着一块绿豆饼,这块饼烙制时只煎一面,不翻另一面。所以这块饼叫做不翻,这碗汤就叫不翻汤。
不翻汤配料极其丰富,先放入海带丝、韭菜、虾皮、粉丝、紫菜、黄花菜、鸡血,再放入椒盐与香醋。最后盖上两张独特的不翻饼。一勺棒骨高汤入碗,所有配料被瞬间激活。
不翻汤作为夜市精灵以及酸辣咸香的独特口感,深受洛阳人的喜爱。绿豆是制作不翻饼的原材料。看似一个简单的小饼,制作的流程烦琐复杂。
将绿豆用冷水浸泡,泡好的豆子用水反复漂洗。去皮是为了让研磨出的豆汁足够细腻。去皮的豆子需加水混合来调节豆汁的浓度。水分的略微差别会影响不翻饼的口感。水分过多,打出的浆汁质地稀薄,饼子不易成形。水少了浆汁浓稠,摊出来的饼子厚而不熟。
找准时机将糊状的绿豆汁摊在高温的鏊子上,只需片刻,饼上的气泡争先恐后地发出吱吱声响。这时不翻饼就会呈现一面焦黄,一面嫩绿的最佳状态。不用翻也能让饼达到入口的最佳口感。
猪棒骨和老母鸡熬制好的高汤,放入双层锅中。来客人随时烩菜盛汤。这是洛阳地道的不翻汤做法。
独有的煮汤锅具,让不翻汤既增加了观赏性,又简单实用。上层铺菜,下层是不断熬煮的猪棒骨,保证了新加的汤水能同时拥有菜和骨的鲜香。
一碗汤喝出了一座城市的幸福滋味,让四海宾朋知味停车,闻香下马。从味蕾的碰撞激发至心灵的满足。
一看就不是本地人,本地人没人喝老城的不翻汤,那不翻汤也就来洛阳玩的人喝[得瑟]
把不翻汤彻底消失吧
懂个毛,现在哪里还有什么头汤,老法熬汤没人用了,都是现代化的熬汤方法,跟以前没法比[得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