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越剧,很多人自然而然的会想起当年的越剧电影《红楼梦》里的一句“天上掉下个林妹妹”。像林妹妹一样典雅婉约的越剧,是一个充满女性气质的柔美剧,其中以女演员为主的演出阵容是越剧标志性的特色,尤其是女小生更以俊美风流的扮相和表演征服了无数的观众。
可你也许想不到,越剧在刚刚诞生之初,舞台上竟然没有一个女子,相反满台全都是男艺人,台上无论生旦净末丑全部由男人来扮演。
越剧的历史一百多年前,越剧的前身落地唱书是流行于浙江乡间的一种说唱。它最早是农人们闲暇时自娱自乐的歌谣,后来逐渐发展为走街串户和茶楼酒肆的卖唱。
这个在田头陌间生长起来的说唱艺术,他的艺人队伍就是原本在田间劳作的男人们,这些半农半艺的男艺人当中诞生了越剧舞台上第一批演员。
1906年的春天,几个大胆的唱书艺人在乡亲们的鼓励下用道通门板搭了一个小舞台,又用红纸蘸水做胭脂,用锅灰画眉毛,开始在台上像模像样的扮起了人物。
尽管他们的表演舞台一样简陋,但台下的观众和台上的艺人们却都兴奋不已。落地唱书变成了真正的戏曲表演,一个新剧种就这样诞生了。
这个稚嫩的新剧种当时被人们叫做小歌班,小歌班粉墨登台没多久,就以浓郁的乡土特色在浙江一带大受欢迎,不到两年时间就出现了两百多个大小不一的戏班。
蓬勃的局面让艺人们信心大增,他们开始琢磨更大的市场空间。几百里外的大都市上海成为小歌班艺人们最向往的目的地。
上海是二十世纪初中国最具诱惑和挑战的城市,作为近代最早开埠的港口之一,上海滩是旧中国文化包容性最强、娱乐敏感度最高的地方。
十里洋场声色犬马,莺歌燕舞。这里是当时人们的娱乐消费天堂,更是文娱行业人员的冒险乐园。全国各地的地方剧种南到广东,北至河北,都把上海作为献艺的大码头。
在这样的潮流下,近代浙江的小歌班也不例外,他们跃跃欲试的来了。
人们很难想象,这些才放下锄头不久的男艺人们竟然会带来日后上海滩最受欢迎的地方戏。这个看起来一身泥土气息的小剧种未来竟成为中国影响最大的戏曲剧种之一——越剧。
关于越剧这个名字一直有着这么一个说法,叫做老大哥的位置被小兄弟抢了,可最后又让小姐妹占了去。
老大哥指的是绍兴大班,一个和小歌班一样来自绍兴的剧种。他更早进入上海滩,最初也被称为越剧。但在小歌班方兴未艾的时候,绍兴大班在上海却渐渐失去了市场,一直被当做小兄弟的男扮小哥班开始后来居上。
然而没过多久,小歌班中的另一股新生力量进入上海,又冲击了男扮的地位并且更为走红,最终把越剧这个名号归为己有。这就是被人们戏称为小姐妹的女子越剧——当时的绍兴女子文戏。
绍兴女子文戏绍兴女子文戏的第一次出现是在小歌班进入上海四五年以后,在这数年间,小歌班在上海拥有了固定的观众群并换上了一个更为大方的名字——绍兴文戏。
然而在五光十色的娱乐之都上海,要想留住台下的看客,台上就需要不断的推陈出新,慢慢的家底单薄的男艺人们后面有些捉襟见肘,这是一个新的转机出现了。
有一天,绍兴文戏的一位前台老板无意中走进了一家茶楼,发现那里正在上演的京剧竟然是清一色的女孩子扮演。她们个个青春靓丽,虽然表演并不完美,台下却是做得满满当当。这就是在上海盛行一时的髦儿戏。
戏中的全部角色都由年轻女子担当,当时最为走红的髦儿戏女老生骆兰春挂头牌时年仅十四岁。
髦儿戏的风行给了绍兴文戏很大的启发,一些名人能看出来自江南水乡的绍兴文戏应该比京剧更适合让女孩子来演绎。
1924年一月,上海的男扮艺人们欢天喜地的迎来了一群来自家乡的小姐妹,这是才十二三岁的女孩子。作为第一个到上海的绍兴文戏女子戏班,她们效仿髦儿戏做招牌,热热闹闹的开始登台演戏。
但是这一次试水并不算成功,这些小姑娘毕竟才学习几个月。她们稚气未脱的表演并没能征服挑剔的上海观众,但原本男人一统舞台的绍兴文戏从此增加了一抹靓丽的女儿色彩。
当初喜迎小姐妹的男扮艺人料想不到的是,数年后这么不起眼的色彩,却开始和男扮平分秋色。跟男艺人相比,这些女孩子更为吻合绍兴文戏的天然气质也更加适应上海的审美需求。
从1930年开始,一个又一个雨后春笋般鲜嫩的女子戏班陆续来到了上海,渐渐占据了绍兴文戏的大片江山。
到了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男扮完全退出江湖,绍兴文戏彻底进入了女子越剧的时代。
1948年,越剧戏迷们发起了一场评选越剧皇帝的报纸投票。经过激烈的竞争,当时极具票房号召力的著名小生尹桂芳荣登榜首,当选为越剧皇帝。
这位台下钟灵毓秀的江南女子,到了台上却是一位风度翩翩的俊雅男儿,令无数人为之倾倒。
越剧女小生的风靡让当时的越剧舞台彻底变成了一个花团锦簇的女儿国。女子越剧以她旺盛的生命力,推动着这个年轻的剧种走向新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