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话中国」安徽·南陵

扶摇天下人文 2022-06-05 17:40:43

南陵县位于安徽省东南部,是芜湖市下辖的一个县。南陵县地处皖南丘陵向沿江平原过渡地带,是通往“两山一湖”的重要门户。

历史

安徽省南陵县位于皖南山区与沿江平原的过渡地带。县内青弋江、漳河及其三十余条支流纵横交织。

早在新石器时代,南陵就为逐水而居的人类提供了繁衍生息的家园,而这片土地早期的名字,正是脱胎于优越的自然条件。

据《南陵县志》记载,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建宣城县春谷县属丹阳郡。今县域属上述二县。至今南陵还流传着与春谷县有关的传说。充足的粮草与发达的水系,让这片土地的军事地位日益显露,并引来外界的注意。

东晋时期,桓温以四方未定为由,拒绝接受朝廷的加封与征召,并请求在外镇守待机北伐。后在南陵附近的赭圻一带筑城。此后,这片土地越发得到朝廷的重视。这也为南陵县名的由来埋下伏笔。

据《南陵县志》所载,南陵县名由来其说有三,因侨置县而得名。缘山为名,由东晋于沿江南岸赭圻屯所置南陵戍而来,其中由南陵戍而来的说法较为有据。

南朝梁武帝在这片土地置南陵县,南陵县由此而始,这片土地开始步入发展的正轨。

建县以后,南陵在稳固统治下蒸蒸日上。唐宋之后,南陵逐渐成为江南富庶之地。明朝初期,为更好地管辖这片区域,拱卫国都朱元璋将京师周边的府、州改为由朝廷直接管理,南陵蜀宁国府。

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裁府南陵直属安徽省。一千多年来,南陵县名从未更改。

考古

春光难驻,唯有勉励耕耘,才能不枉费自然的厚爱。从古至今,南陵人以勤耕力作的精神,将这片沃土打造为江南粮仓,而这份精神也促使南陵人探寻深埋地下的宝藏,写就灿烂的文化篇章。

白垩纪燕山运动时期,频繁的火山爆发为南陵带来了大量高品位的“鸡窝矿”,也为这里悠久的冶铜历史和青铜文化奠定了根基。

在“大工山—凤凰山铜矿遗址”的范围内,散落着西周至宋代采掘和冶炼铜矿数十处遗址,时间跨度有一千多年。

此处曾在20世纪80年代出土了珍贵的冰铜锭。冰铜定是由硫化铜矿石冶炼铜过程中的产物,它的出现标志着冶铜技术发展到一定水平。

用碳—14测年法对南陵出土的冰铜锭进行测定后,确定其年代为公元前805年至公元前540年。由此证明了大概在西周中期至春秋晚期,南陵人就已尝试用硫化铜炼铜,先进的冶炼技术让南陵的铜矿资源得到充分开发。

南陵由此成为中国古代铜矿采野的重要地区之一,吸引各地巧匠会集于此,进一步造就了南陵青铜器铸造技艺的发达。

青铜龙耳尊是南陵县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该尊通高33.6厘米,因尊体两侧的龙形耳把手而得名。

它的精妙之处在于龙耳与尊体均为单独铸造,再铸焊而成。凭借这项技艺,青铜龙耳尊曾入选“全国文物精品展”、“奇迹天工—中国古代发明创造文物展”等展览。

南陵卓越的青铜器铸焊技术促进了青铜器铸造业的繁荣。从礼器到农具,高超的铸造技术推动着南陵农业与商贸的发展。在军事上的应用更维护了一方安宁。

南陵县博物馆中的吴王阖闾佩剑历经两千多年依然锋利。历史上吴国之所以能成为一方霸主,与其兵器上的优势不无关系,而吴国铸造兵器所需的大量铜矿正来自南陵等地。

从西周到宋朝的一千多年间,南陵大工山—凤凰山铜矿遗址内仅铜渣就有数十万吨,采冶铜矿不计其数。丰富的铜矿蕴藏量使南陵在历史进程中处于重要地位,也影响着其他地域青铜文化的发展。

由于中原地区的铜矿资源稀缺,朝廷只能从南方获取这一资源。汉朝时,朝廷更是在当时的南陵一带设置铜官,以管理铜矿的开采。

那个以铜命名的时代早已远去,但其产生的悠远回响却依然震撼着今人。南陵人对铜的不懈探索,为柔和的水乡筑起一层厚重的内里,也在中国冶矿史上留下了精彩华章。

民俗

清道光年间,朝野动荡,洪灾肆虐。南陵人为了祈求国泰民安,创造了十兽灯。十兽灯流传于南陵西乡一带,它以古朴雄浑、怪异清新、意境深远、栩栩如生、雅俗共赏的艺术魅力为当地群众所喜爱。

十兽灯的表演主要通过“跑阵”的形式来完成。阵形复杂,场面热闹,极为适合在节日里表演。

“十兽”与“彩云”共舞的生动场景给各乡的观众带去视觉盛宴。“跑阵”之外,人们还能饱览灯具的风采。流光溢彩的鳞片,栩栩如生的毛发都诉说着一场表演背后的用心。

整个皖南地区仅仅只有丫山村还保留着十兽灯,当地政府在保护传承十兽灯的同时,借助丫山村建设美好乡村示范村的契机,将十兽灯融入到乡村旅游中,而抱枕、手机壳等十兽灯文创产品的相继开发,更拉近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人们的距离。

美食

南陵人将对生活的满腔热忱灌注于表演之中,也呈现在美食之上。

米自古便是南陵人生活中最重要的食材。普通的米在南陵人手中有着万千姿态,而藕糖是当地米制品中的杰出代表。

藕糖以糯米为主要原料熬制而成,圆柱状因其内有细孔,形似藕节而得名。因“藕”音同“偶”,藕糖被南陵人赋予了诸多美好的寓意。

将放凉的糯米饭加水按10比1的配比加入泡好的麦芽,搅成稀粥状,上锅蒸煮。麦芽中的淀粉酶可将淀粉分解为糖。8小时的发酵后,糯米饭变为甜甜的糖水。

数小时的熬煮后,糖水变为胶状的糖稀,执糖稀团的两端在70摄氏度的热气上不断地进行拉拽、合拢,直到糖稀变得柔韧,即可进行藕糖制作的核心环节做孔。

将糖稀从中间对折,三拼一合即成一个孔。直至“九折十八拼”后形成七十余孔。如此多的孔并不是为了炫技,而是为了追求极致的口感。

在多个细孔的挤压下,糖稀组织变得疏松,成品因此格外酥脆。将做孔完毕的糖稀条拉成手指粗细,长约10米的长条状。

要使藕塘最终成形,还需将其挂置在空中进行冷却。短短两分钟内,藕糖迅速变脆,观其侧面,藕节的形状已经悄然形成。最后还要为成形的藕糖裹上饱满的芝麻。

裹上芝麻的藕糖,口感酥脆甜香,甜蜜之中夹杂着藕断丝连的乡土之情。五味之中,甜味在人们心中的地位颇高,因为它总是带给人们浓浓的幸福感与安全感。

戏韵

每当人们来到南陵目连戏展示馆,总会被南陵目连戏丰富的文化内涵所吸引。以“目连救母”故事为题材,宣扬劝善精神的目连戏在全国范围内流传甚广。

清末民初,南陵在目连戏的基础上,融合了当地民歌小调,发展出南陵目连戏流派,盛极一时。但随时代变迁,南陵目连戏的影响力大不如前。

新中国成立后,南陵开展剧本整理、曲目复排等多项举措,挽救南陵目连戏。南陵目连戏冲破了目连戏一贯的文雅用词,创造性地在曲词中融入了本地方言,赋予目连戏更高的通俗性。

因交通畅达,南陵目连戏形成了以青阳腔为主,杂糅了弋阳腔等多种声腔的“阳腔广调”,其一大特点为清槌慢板。

为了冲淡漫板沉缓的气氛,戏曲前辈在声腔基础上设置帮腔。前台演员独唱时,后台演员以翻高八度、拖长腔调的方式进行帮腔,这种多人互动的演唱方式极大地增强了表演的感染力。

在表演中增设杂技,是南陵目连戏的另一特色。送戏下乡重点曲目《毛雪》中有一段耍棍表演。演员单手转棍花的同时,还要紧跟伴奏,敲击肩膀、膝盖、地面,对指法要求颇高。

南陵目连戏陪伴人们的生活与劳作,与一代代南陵人共同成长。一人独唱,众人帮腔,南陵人将守望相助的精髓运用得淋漓尽致。正是因为深谙此理,才能让劝善的歌声传遍大地。如春风化雨,沁润人心,也让今日南陵聚沙成塔,厚积薄发。

结束语

在这片土地上,既有江南水乡的柔情与细腻,又有青铜古都的厚重与广博。南陵的历史与精神在十兽灯的腾挪跳跃间,在目连戏的独唱众和里,也在丫山藕糖的一拉一拽中代代相传。勤耕力作,和衷共济。古老的江南粮仓正以无限活力步入崭新的时代。

0 阅读: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