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人摸象的故事最早出自《大般涅槃经》:
“其触牙者,即言象形如芦菔根;其触耳者,言象如箕;其触头者,言象如石;其触鼻者,言象如杆;其触脚者,言象如木白;其触背者,言象如床;其触腹者,言象如瓮;其触尾者,言象如绳。”
虽然是文言文,但是简单直白。虽然故事很简单,但道理很深刻;虽然故事是杜撰,但却比现实还现实。如果把故事再扩展一下,可以把摸象的盲人们分成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摸啥如啥者。这些人只摸到一个部位,之后就非常坚持自己的意见,认为别人摸出来的结论都是错的。
第二个层次:通盘汇总者。一个人自己得出了“触耳如箕”的结论,当听到“触头如石”者的结论后,不会无脑地肯定,也不会武断地否定,他会亲自按照别人的意见再摸一摸,就会产生“原来大象不只是一种样子”的结论。
第三个层次:大象无形者。他不但能综合考量自己的结论和别人的结论,同时也对所有的结论保持怀疑和警惕,他终于能够明白:“大象局部上是我们摸到的样子,但总体上并非我们摸到的样子”。至于大象是什么样子,我们不可能绝对地掌握和了解,但是我们有掌握和了解的追求和能力。
大角无形
用这个故事来理解《道德经》,整个大象就是“无”,盲人摸到的就是“有”,由“有”而生发出的“如……如……”就是“万物”。盲人摸象的实践就是“道法自然”的实践;“道法自然”的实践就是“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的实践。
所谓“大象无形(此大象非彼大象)”,其实就是“大道无形”。所谓“道”,套在盲人摸象的故事中,就是摸象实践的终极目标和切身体验。摸象的终极目标是什么?当然不是触耳如箕、触头如石,而是无限地探究、接近那个“无”;沿着这个目标,不断地去摸、摸、摸……摸不到硬要摸,摸错了接着摸,你摸我摸大家摸……就像51章描述的“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那样,就像第10章要求的“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那样,也就是我们摸象的实践不要固执己见,不要一成不变,不要人云亦云,而是要从“无”出发,以“无”为达,这就是“大象无形”和“道法自然”的真义。
因此,我再次坚持和强调,“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和“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两句话,阐述的是人类思维对于自然世界的认知过程,是“认知实践”的生动描述,并非是什么“宇宙生成论”“万物本原论”。用这两句话来试图解释宇宙生成和万物本原,这种思维方式不折不扣就是盲人摸象的第一个层次——“摸啥如啥”者,试图用自己的相对性认知来推导出绝对性真理,是根本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