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1566,不止是党争》拍案叫绝!

奋斗小火球 2024-05-07 20:46:56

序言:历史应该被还原成自身的面貌,不带有任何外延,也不掺杂私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理解历史事件,从中吸取教训。

对于《大明王朝1566》,网络上涌现了许多分析,然而,一些解读仅仅停留在表面。例如,很多人将其视为嘉靖、严派和清流之间的权力博弈,却忽略了一个关键的第四方势力。

首先说嘉靖的态度。财政危机无疑是棘手的,必须着手解决。但是,改稻为桑的前提是海运畅通,这样才能顺利进行对外贸易。然而,当前情况并非如此,海上仍有倭寇肆虐。因此,首要任务是剿除倭寇,否则即便种植了桑树,又能卖给谁呢?没有及时变现,财政问题依然存在,又从何处筹措资金剿灭倭寇呢?因此,实现这一目标,先剿倭后种桑,才是唯一路径。

再说严派的立场也颇有玄机。在电视剧中,严嵩似乎很想完成这一计划,虽然严世蕃渴望捞钱,但前提是必须完成改革,否则后果不堪设想。然而,最大的问题出在这里:严派为何要推动改革?为了牟取私利?这看似有道理,实则毫无道理。权力不仅自上而下,更自下而上。严派之所以屹立不倒,不仅因为严嵩位高权重,更因其后人自成一体,尤其在东南一带,严嵩倾力支持胡宗宪。胡宗宪在东南表现出色,堪称“东南一柱”。这意味着朝廷对这位有能力的官员极为依赖,否则东南局势何时能稳定?

因此,严派的权势来源清晰明了:掌控中枢内阁,以及朝廷信赖的地方官员,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势不可挡。那么,最大的疑问是:“严派如何可能自毁前程?” 要实现“改稻为桑”解决财政问题,必须先解决东南倭患,保障海运通畅,不是吗?然而,一旦东南倭患得以解决,东南是否仍需要朝廷的支柱?

  假设东南富庶之地今后不再需要什么柱子,轻松就能发展得很好,朝廷随便派个其他大员也能稳住局面,那他胡宗宪就不再是必须被朝廷倚重的地方大吏,而是飞鸟尽良弓藏的弃子。到时候,严派这条自下而上的权利来源就会被彻底抽空,他严嵩把控中枢的权力就会变成空中楼阁,轻轻一推就倒。

因此无论从任何角度来看,严派都不可能也没有动力去推动完善“改稻为桑”这件事,反而是清流恐怕更愿意促成此事。只要徐阶不是傻子就不难看出这一点,只要解决了东南倭患积弊,那么顺势推倒早已被嘉靖猜忌的严嵩父子简直是易如反掌。随便查一查,严家多年来积累的各种问题多了去了,根本经不起查,绝对一查就死,根本不需要再多一个推行“改稻为桑”不力的罪名。

所以在真实的博弈中,我们需要重新划分一下势力支脉。在平局看来,实际在“改稻为桑”这场大戏当中,一共有四方势力在推动,除嘉靖外还有三方。一方是把持内阁的严派,一方是以徐阶为代表的清流,还有一方是以张居正、胡宗宪、戚继光组成的,君子和而不同、君子群而不党的,真正有治理天下、匡扶社稷之心的柱石之臣。

嘉靖作为皇帝,当然是希望天下长治久安。可是皇帝也不是三头六臂,其想法必须依靠官僚体系去推动。严阁老代表的是传统官僚体系既得利益集团,徐阶代表的是清流。作为皇帝,嘉靖需要握住清流这支鞭子不断地去抽打严派,迫使其去执行自己的指令。我们可以把清流视为“党鞭”,当然,清流之所以可以作为鞭子,主要是因为其是“在野”,一旦让清流掌握中枢变成新的既得利益者,那么他们转身会比任何人都快,一点也不清流。

可是,帝王除了采取利用清流来钳制严派这种权术之外,还需要其他力量的支撑,否则整个天下就只有党争,根本没人办实事,空斗内耗的结果,只能是全盘皆输,船翻了谁也跑不了。所以,朝廷还是需要实干派的。

纵观整个事件的演变,真正想要东南稳定发展的只有三个重臣,那就是张居正、胡宗宪以及戚继光。戚继光是武将,胡宗宪是严嵩提拔,张居正在内阁,虽然三人交集甚多,但这三人怎么说都不是一派,但就是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将他们坚定地团结在了一起。在中国历史舞台上,除了尔虞我诈的名利斗争,还有一种翻遍西方史书都找不到的特殊存在,那就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真正传统士大夫精神。这种精神追求一旦树立就很难被打破,它可以让人超越世俗的利益暗夺明争、站队党争、派系之争,而是变成一种超越利益的现实理想主义。

它会使得人在看尽世间阴暗和残酷之后,依然不对人性失望,依然不对未来灰心,依然保持赤子之心,依然不黑化、不堕落也不逃避,而是化身为直面和抵御黑暗的一束光。

  在《大明王朝1566》,还有张居正、胡宗宪、戚继光这样的人作为第四方势力存在,还有他们在认认真真地在其位谋其政,是一件幸事。以他们几人的手腕、智商和地位,要真的玩起严阁老或徐阶那一套,恐怕只会玩得更狠更厉,但他们却真的想要把任期内的事做好。

在平局看来,张居正、胡宗宪和戚继光的友谊的确已经超越了一般的世俗利益。比如戚继光一心想要真的灭掉倭寇,还东南一片安宁。但戚继光的想法,实际上是触动了胡宗宪的个人利益,为什么?因为你戚继光要是平定了倭寇,那我这个“东南一柱”的牌子还怎么立得稳?你这不是在剿倭,而是在刨我胡宗宪安身立命的根啊。而当时胡宗宪实际给出的态度又是什么呢?实际态度是,胡宗宪大力支持戚继光。胡宗宪不是没有考虑过自己,只是他对天下人共同利益的得失关心程度,远远超越了他对自己个人的利益关注。

胡宗宪希望保住粮农的稳定生活,因为只有粮食稳定,把粮食安全牢牢把握在自己手里,才能给东南剿倭的戚继光提供一个稳定的战略后方,至于胡宗宪自己的前程,就不在考虑清单当中了。而戚继光那么聪明的人,岂能不知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典故?对戚家军而言,最好的状态就是倭寇永远剿不灭,但也不至于真的翻了天,最好是长期保持对东南的威胁,成为朝廷的心腹之患,这样戚家军永远都有立足之地,朝廷各个派系的人,就永远不得不对戚继光有求必应,笑脸相迎。养寇自重,说的就是这种做法。

但戚继光从没想过这样做,不是做不到,是真不想或不屑。

张居正也可以和徐阶合流,用清流手法推倒严派,然后摇身一变成为新的阁老一派,继续欺上瞒下中饱私囊,直到被下一个清流头子掀翻为止。但张居正偏不,他表面乖顺实则洞悉,在几方权力利益斗争的倾轧当中独善其身,直至手握中枢内阁权柄。但即便张居正手握中枢内阁,但却没有选择严嵩或徐阶的玩法,而是将大量的资源向戚继光倾斜,使之可以继续顺利剿倭、然后北上御敌,给大明王朝换来了一段宝贵的平安岁月。

使部利利之天下,而非尽利其党羽,这是在当时很高尚的政治理想主义实践,但最终结局却也是不尽人意。胡宗宪自尽身亡、戚继光惨淡收场、张居正被挫骨扬灰,这就是黑暗力量的反噬和反扑。但幸而,历史最终给与了他们公正的评价。至今为止,各地都还有民众修建的戚继光庙、张居正和胡宗宪纪念祠。老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

  总结起来,严派并没有真正推动“改稻为桑”的诚意,但他们对于借此事谋取私利的欲望却是毋庸置疑的。

清流并不会阻止“改稻为桑”的进程,也不会刻意促成这一举措,他们的重点在于利用各种机会打击严派。

幸好,还有另一派人,他们既心怀剿倭之志,又心系国家社稷,绝不愿意辜负朝廷的期望。

所以你才会看到,当某人任意踏踏实实的田地时,戚继光会亲自率兵阻止;而当某人毁坝引水灾时,胡宗宪则毫不犹豫地出手制止。这些行为都是真正的责任与担当。

如果1566年只有严阁老和清流斗争的话,以上的一切都不会发生。

至于“改稻为桑”这一想法,实际上并非嘉靖一时起意,而是借鉴自古老的经验。在明朝历史上,早已经有过类似的改革,而且执行得相当成功。当时的政策十分细致,重点是照顾贫苦农民,同时激发有产阶级的生产力。

而洪武时期的干部更加淳朴务实,这也为政策的执行提供了保障。可见,政策的实施不仅仅取决于法律,更关键的是人心与人才的选择。

因此,在1566年的西苑,嘉靖到底在思考什么,或许永远成为了一个谜。但可以确定的是,被后世认为醉心权谋的帝王,可能并不如人所料,因为真正擅长权谋的帝王,往往不会被后人称颂,而是被称为十全之主。

0 阅读:0

奋斗小火球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