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气缠身就犯困?一张千年古方带你揭秘真相!

涵畅玩转养护 2025-03-28 11:27:20

明明睡够了8小时,白天却还是昏昏沉沉,脑袋像裹了层湿布,手脚也像灌了铅一样抬不起来——如果你也有这种困扰,很可能是中医所说的“湿气困脾”在作怪。现代人长期久坐、饮食不规律,湿气问题越来越普遍,而它的典型表现之一,就是“睡不醒的疲惫”。今天我们就从中医角度出发,说清楚湿气与犯困的关系

在中医理论中,湿气属于“阴邪”,特点就是黏腻、沉重、容易阻滞气机。脾胃负责运化水湿,当脾胃功能减弱,湿气就会在体内堆积。这些湿浊像一团黏稠的浆糊,裹住了脏腑经络,导致两个关键问题:一是清阳不升。中医认为,头面的清醒灵活依赖“清阳之气”的上升滋养。湿气困住脾胃后,清阳之气无法顺利输送到头部,人就会感到头重昏沉、思维迟钝,甚至眼皮发沉。二是气血运行受阻。湿气停滞在肌肉关节,会让人四肢酸胀无力;若湿气与热结合形成湿热,还会出现口黏口苦、大便黏马桶等症状。

这种“困倦”与普通疲劳不同:普通疲劳休息后能缓解,而湿气导致的困倦往往越睡越累,甚至午睡后更加昏沉。

针对湿气内阻、脾胃不运的核心病机,我们可以参考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记载的平胃散,堪称“祛湿第一方”。它不靠猛药攻伐,而是通过恢复脾胃运化功能,让湿气自然消散。

四味药看似简单,实则暗含“燥湿、行气、健脾”三层逻辑——先用苍术燥湿开路,厚朴、陈皮破除气滞,最后以甘草守住脾胃正气

祛湿的关键不在“排水”,而在恢复脾胃的运化能力。平胃散正是通过激活脾胃功能,从根源上切断湿气的产生。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治疗方案推广,出现不适,还请及时线下就医,我们下期再见!

0 阅读:2
涵畅玩转养护

涵畅玩转养护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