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和赏识教育毁孩子?那是因为,你的尊重与赏识不是发自内心的

躲进你的身体 2022-09-20 23:41:41

为什么在许多父母眼中,看到孩子的问题总是很容易,发现孩子的优点却不那么容易?

这似乎是人的一种无意识的思维惯性。人们总是会不由自主地过度关注负面的信息和痛苦的感受,而容易忽略正面的消息与欢乐的感觉与回忆。

这是因为,负面的经历和感受,才能让人们感受到威胁并启动防御机制,以保护自己的安全。也就是说,人类是天生缺乏自信和安全感的。

心理学家阿德勒说,每个人都有自卑感。

对于孩子而言,这种不自信和不安全感的体会更为深切。

我们每个人都是从婴儿开始,经过漫长的成长阶段,才到成年。而人类的婴儿,是所有生物中适应性最差,依赖性最强的动物。我们都曾是那个最笨的孩子,有着明显的致命弱点。

孩子没有独立生存的能力,需要依赖父母的照料与接纳认可,才能较好地存活下来。

孩子明显比大人弱小许多,也缺乏人生经验,在体能和心智上的弱势,造成孩子在大人面前有自卑感。

许多大人会觉得孩子什么也不懂,常常忽略孩子的感受和独立意识,没有把孩子当成一个平等独立的人来看待,这也会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弱小无助。

一些大人对孩子的冷落、傲慢等恶劣态度,会让孩子觉得自己不值得爱,甚至认为自己是大人的累赘。

正因为如此,孩子更需要父母的爱、尊重和赏识,来建立自己的价值感和自信。

尤其在孩子早年,美好快乐的经历和体验真的太重要了,它们形成了孩子美好人格的底色。

而这时期里他们最需要父母无条件的接纳和用心的照料,来自父母积极的回应和发自内心的欣赏与鼓励,能让孩子体会到自已的价值感和存在的意义。这就是爱,孩子成长最需要的心灵营养,是这些滋养着孩子的精神世界,给他们安全感、自信和成长的动力。

有人说:赏识教育毁孩子。

说这话的人,往往自己本身就不相信赏识的力量,当然也就不会发自内心地去赏识孩子。一个人相信什么才会去做什么,如果不相信,当然也就只会抵触。

这样,他们在照搬别人的“赏识教育技巧”时,只学到表层,而没有实质的赏识。

他们这种对孩子漫不经心的、不真诚的表扬与肯定,只会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虚伪与敷衍,无法从内心感受到那种爱的力量,自然也就无法在内心发生作用。

真正的赏识是可以让孩子感受到爱与欣赏的力量的,这种力量能够穿透孩子的内心,唤醒他们内在自我沉睡的成长意识。

为什么教育需要用心,因为,只有心灵上感受到了,觉知到了,才能从意识层面进入到潜意识,构成自己稳定的行为模式。

不少父母认为,现在的孩子之所以比较脆弱,是因为他们得到的爱太多,接受的挫折教育太少。所以,他们喜欢打击和否定孩子,觉得这样才能让孩子不飘。

事实上,这样只会让本来自我价值感就不稳定的孩子,更加确信自己是一无是处和毫无价值的人,从而在自卑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有的父母总把照顾和教育孩子当成一件任务甚至看成是麻烦和负担,他们的孩子就会敏感地从父母的言行上感受到自己不被接纳和不配得到爱,认为自己是个只会惹麻烦的多余的小东西。

这些不好的经历和体验,会严重损伤孩子的自尊和价值。经常性的负面感受,将会对孩子的身心成长造成很大的阴影,影响他们心理健康,并引发心身疾病。

父母的认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如何对待孩子,不学习、不成长的父母的父母,更容易自以为是,并以自我为中心,把他们的想法强加在孩子身上。

他们也爱孩子,只是缺乏爱孩子的能力。

萨提亚家庭治疗中有一条信念:“父母在任何时候都是尽其所能地去做。”

一些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确也非常卖力,但是并没有得到好的教育效果,甚至还会于无意中伤害了孩子。这当然并不是父母要伤害孩子,而是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这样做的危害。

比如,我们那个年代,一直都在强调孩子的独立和挫折教育,我们就是在那种环境下长大的。很多父母对孩子的爱都是有条件的爱,孩子必须表现好,才能得到父母的爱。

这些培养了我们许多坚强独立的个性和吃苦耐劳的品质,但同时也对我们的心灵造成了深深的伤害。

我们总有着深深的不配得,我们自卑又自尊,不敢麻烦别人,喜欢一个人包揽了所有的事。

我们无论如何努力,无论获得什么样的成就,都不会感到满足,我们永远感觉身不由己,无法让自己停下脚步。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现在那么多人感觉活得很累。

我们当中依然还有许多人,会以我们当初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标准来要求孩子,让我们的孩子背上沉重的心理负担与压力,却觉得这是在为孩子好。

这些,其实都是我们的自我中心,和对孩子缺乏尊重的表现,所以孩子就会以各种问题的表现形式来给予无声的反抗。

可能有些父母认为尊重孩子也没用,因为我们按照人家所说的,尊重了孩子,孩子依然“有问题”,自己依然“很累”。

这是因为,很多时候我们对孩子表现出的尊重,仅仅是一种形式上的尊重,比如“商量式的剥夺”和“说教式的讲道理”,仅仅是希望孩子能听进去,能按照我们的期待和要求去做。

这些都只有尊重的表象与形式,而缺乏尊重的实质与内容。

这样,孩子当然不会从内心接受,只能以另一种方式来抵触和反抗,这些就成为了父母眼中的“问题”。

如果父母一直热衷于盯着孩子的“缺点和问题”,并试图让孩子完全按照他们的期望去做,服从他们的安排和控制,孩子只得忽略自身的感受来适应和迎合父母的需求。

这样下去,孩子的心灵就会因为得不到营养而萎缩枯竭,自我意识被父母意志蚕食,人格永远在自我和超我之间冲突,终日活在痛苦和扭曲的状态中。

什么时候父母学会跳出自我中心,跳出自己的局限性,到那时他们才能真正地懂得尊重与赏识的实质意义。父母成长了,孩子的成长道路也会更加顺畅。

0 阅读:1

躲进你的身体

简介:分享育儿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