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不逢时飞将军

老畅 2023-11-07 12:37:08

时运不济,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王勃《滕王阁序》

公元前166年,一个年轻人参加了抗击匈奴的战斗,因为他善于骑射,斩杀敌人首级很多,所以被任为汉朝廷的中郎,担任汉文帝侍卫。他曾经多次随从汉文帝出行,经常冲锋陷阵、抵御敌寇、与猛兽搏斗,因而文帝说:“可惜呀,你未遇到好时候,假如让你生在高祖时代,封个万户侯哪还用说呢!”

这个年轻人从此把封侯做为自己终身奋斗目标。他参加了很多次战斗。平定“七王之乱”,担任郡太守多次抵御匈奴进攻,随大军进攻匈奴,一生参与大小战事七十余战,却都与封侯擦肩而过。他与星象家王朔私下交谈,说:“自从汉朝出击匈奴,我没有一次不在其中,各部队一些校尉以下的人,才能不到中等,由于抗击匈奴有功而得到封侯的有几十人,我并不在人后,却没有尺寸之功而得到封邑,是什么原因呢?难道是我的骨相不该封侯吗,还是命该如此呢?”王朔也不知怎么安慰他,问他:“将军自己想想,是不是做过悔恨的事?”他说:“我过去做陇西太守时,羌人曾经反叛,我诱降了他们,投降的有八百多人,我用歁诈的方法在一天里把他们杀死了。直到现在最悔恨的只有这一件事。”王朔说:“罪祸没有比杀投降的人再大的了,这就是将军不能封侯的原因。”

这个人就是李广,汉匈之战最具悲剧性人物。

图片来自网络

史圣司马迁用生花妙笔、小说家式描述了李广在战场上如何迅捷勇猛、如何指挥若定、如何破围而出、如何夺马抢箭、匹马回归。让人心生同情,如此战士不能封侯就是天理不公。后来陇西李氏建立大唐,作为陇西李氏家族的悲情人物李广又被大量读书人代入自己的命运。大多数的读书人都觉得自己才高八斗,空有一身的才华和抱负,但时运不济,叹息自己命运多舛。

然而,生花妙笔可以美化李将军,却掩盖不了李广政治上短视、军事上无能的致命缺陷。仔细复盘一下李广的一生,可以说李广对封侯过于热切了,正是这种热切导致他做了很多不该做的事。他曾经追随周亚夫平定“七王之乱”,而且立有大功,但他居然接受了一个诸侯王的将军印;他被封为上谷太守,屡屡与匈奴鏖战,但当时的汉庭政治上推行的是“休养生息”,不愿与匈奴发生战事,典属国公孙昆邪为上泣曰:“李广才气,天下无双,自负其能,数与虏敌战,恐亡之。”意思是:李广自负其能,屡屡挑事,再这样下去,匈奴人逃回去会引来报复的。于是他被转到靠近长安的上郡做太守。先后到陇西、北地、雁门、代郡、云中做太守,皆以力战为名(这些地方一旦发现匈奴人踪迹必须消灭,靠近长安)。

汉武帝继位,经过多年休养生息,大汉王朝兵精粮足,大规模的用兵征讨匈奴开始了。李广发挥才能大环境已经具备,生正当其时了。然而他出雁门击匈奴,居然被匈奴人生擒了,虽然逃了回来,终究有辱国体,被免官。

公元前123年随军征讨匈奴,无功而返;

公元前121年与张骞合围匈奴被围,汉军死伤无数;

公元前119年随卫青征讨匈奴迷路,回来后自己说 “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而自杀。

李广是一个战士,一个勇猛、刚强的战士,战场上他可以把自己才能发挥到极致。但他不是一个好的将军:哪一个将军会丢下他的大军去捉拿三个射雕手?哪一个将军在战场上不去把控战局而把自己让敌人俘获?哪一个将军带领大军不安营扎寨,预防敌军冲寨?哪一个将军行动前不找好向导居然迷路?

太史公描述李广专以射为戏。这是一个把射箭爱到骨子里的战士,他同样把射箭的方法用在了用兵上:其射,见敌急,非在数十步之内,度不中不发,发即应弦而倒。用此,其将兵数困辱,其射猛兽亦为所伤云。可以理解他为什么被俘、屡屡被围了吧。

不是什么生不逢时,汉匈之战历数十年,正是将军建功立业之时,期间多少人封侯,多少人拜相,独缺他一人。政治上的短视,统兵上的无能决定了他无法封侯。至于说到自杀,我个人认为是眼看封侯无望,绝望自杀更合实际(卫青对他是很够意思的)。

0 阅读:60

老畅

简介:从历史看现实 以现实观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