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印度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先是长城汽车收购了通用在印度的塔里冈工厂。后来雷克萨斯ES在印度正式下线,实现了印度制造,正在举行的印度德里国际车展上,中国品牌大举出动。似乎一夜之间,印度成为炙手可热的明星,似乎要重演中国汽车市场波澜壮阔的崛起一幕。
但是且慢,印度市场真的像我们以为的那样前景无限吗?印度14亿人口真的可以转化为购买力吗?答案似乎并不确定。
14亿人口严重缺乏购买力首先,印度确实有接近14亿人口,很快就要超过中国,成为全球第一人口大国。同时印度人口平均年龄比中国低得多,新生儿和青壮年比例比中国高得多,似乎预示着一片光明未来。但是,至少从目前以及可以预见的将来,印度14亿人口购买力恐怕指望不上。
印度虽然人口众多,可惜经济发展非常薄弱,2018年GDP只有2.85万美元,人均GDP只有2015美元,这个水平在全世界属于低收入水平,仅仅相当于中国的五分之一。同时印度内部因为种姓制度,形成阶级割裂,贫富差距极大,高种姓的富豪和上流社会可以享受着欧美级别的生活,低种姓和贱民生活水平连非洲不如。
事实上,目前印度每年只有三百多万辆的销量,大部分都是高种姓阶层所消费,占据人口大多数的低种姓和贱民,几乎没有消费能力。这一点和中国不同,中国的北上深广这些一线城市固然车满为患,即便是河南贵州的偏远乡村,汽车也在迅速普及。印度的低种姓和贱民阶层,依照他们受教育程度、社会地位以及个人能力,短期内看不到具备消费汽车的能力。
基础设施制约汽车社会到来第二点,印度基础建设极差,这制约了印度汽车社会的到来。不要说和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基础设施相比,即便和中国相比,印度的基础设施之差令人叹为观止。
印度虽然有14亿人口,截至2018年,高速公路仅仅有942公里,这个数字不到中国13.6万公里的百分之一,属于世界人均高速公里最低的行列。城际交通如此落后,城市交通更是苦不堪言。
中国的堵车虽然早就令人深恶痛绝,不过毕竟中国拥有超过2亿辆的机动车,每年汽车增量接近3000万辆。而且即便高峰时候拥堵,平时还是可以基本畅通的。印度堵车则无论大小城市,直接就是瘫痪。
更重要的是,印度公路设施系统极差,而且几乎没有改进的希望。中国因为土地公有制以及强大基建能力,可以短期内修建一条条全新公路。但是印度不行,印度因为土地私有,公路公司想要修筑一条孟买到德里的公里,恐怕仅仅征地就得10年时间。
2015年,日本曾经获得了连接孟买和艾哈迈达巴德的印度首个高铁建设项目,但是很遗憾,一直到2018年,这个项目的征地仅仅完成了0.98公顷,没有人知道这个项目何时可以竣工。总之,印度极其落后的基础设施制约了印度汽车社会的形成,也成为印度汽车销量增长的拦路猛虎。
石油资源极其贫乏其三,印度是一个资源贫乏的国家,尤其是石油资源。虽然在很多人印象中,中国是贫油国家,不过中国2018年石油产量高达1.9亿吨,同时中国还拥有储量极其丰厚的煤炭资源。印度的石油储量比中国低得多,石油产量更低。
2019年,印度日产原油不到100万桶,折合全年只有不到4000万吨。当然,印度石油资源贫乏,还可以进口,不过当印度开始和中国一样大规模进口石油的时候,估计石油价格会飙升到印度难以承受的地步。
写在最后总之,今天的印度市场是一个重要的市场,但是也不要寄予过高的无法实现的期望,至少短期内,或者可以预见的将来,印度还是无法和中国市场相提并论,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忽略印度市场,不过是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