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来札记:再谈谈茅台

闲来一坐 2024-09-17 13:30:39

最近有人问我,怎么不谈茅台了?茅台还是非卖品、收藏品吗?我知道问话人的意思,因为茅台近日放量下跌了(9月12日下跌3.26%,成交额64.82亿,换手率0.38%;9月13日下跌2.32%,成交额73.29亿,换手率0.45%),这对于投资锚定在股价的“股价先生”来讲,提出这种疑问是十分正常的;

更有甚者,一名叫“隼大人—趋势派”的投机者(可称为蒙面人)在雪球上专门“爱特”我和乐趣兄说:“要开始收割乐趣、闲来一坐s话投资那帮高高在上的货了,谁也逃不了!”,这位“蒙面人”出于什么样的心理“爱特”我,不得而知(网络嫉妒?还是彰显自己正确?),但从他的名字来看(凡是这种“爱特”我的人,我是很乐意将它们写进自己的札记的,因为这也是一种有趣的历史的记忆),显然是一位“趋势先生”(股价先生),所以,对于茅台股价的下掉大呼小叫,更是不足为怪的。

那么,茅台仍然是自己的非卖品、收藏品吗?

我的回答是:过去是,现在是,将来还会是(只要茅台别变坏)!

为什么自己的回答如此坚定呢?

其实这又是一个常识性问题:你想茅台股价在高位时自己没有卖出,难道自己会到1300元卖出吗?如实说,股价高高在上的时候,自己内心是些许焦虑的,而现在掉下的价格反倒让自己十分心安了!

为什么面对股价下跌,对很多人来讲是波涛汹涌,而对吾等来讲却是风平浪静呢?这实际上就是“股价先生”与“股权先生”的根本分野。

回顾历史,茅台自2001年上市以来,算上这一次,应该是第九次下跌幅度在30%以上,其间至少有四次腰斩了。可以想象一下,每一次股价出现这种较大幅度地下跌,“股价先生”们最强烈的反应自然就是大呼小叫,其间痛得忍不住割肉者,估计更不在少数。然而,对于真正的“股权先生”来讲呢?眼里看到的仅仅是是“风动”、“幡动”,而内心却是“如如不动”的。

如实说,我本人还做不到“如如不动”的,因为我还有“心动”,就是会算计一下,明年分红之后,它可以让我能增持多少茅台股份。比如,假设分红可得20多万元,现在的股价才会买得一手;跌至1000元时,可以买它两手;如果再往极端一点说,它跌至500元时,可以买得四手,以此类推。

选准、拿住,收息、攒股,要想富,攒股数,投资有时就是这么简单!

这里,还是披露一下我在“慢慢变富投资沙龙里”的一个譬喻(2020年10月份茅台股价大跌时,我就说过类似乎的话):个人投资者不用太多,如果你个人家庭有实力持有4000股茅台,也就是你家已经拥有了4座小酒窖(1000股等于一座小酒窖,呵呵),那么,以现在的分红率,明年就是分红20多万,如果这个分红率不变,那么,五年之内就可以得到分红收入100多万。分红了复投,可以得到更多股份;如果不复投了,可以不断降低持有成本。

如果你家有这4座小酒窖,就等于拥有一个源源不断的印钞机了,未来不仅会得到分红收益,还会获得资本性收益,想一想,是不是就天天美哉美哉的了?!

当然,我也知道,很多投资者目前仍然没有实力去拥有4座小酒窖的,但这并没有关系,分红不够买一手茅台的,还可以买入其他有价值的标的,因为茅台的股价打折卖了,我估计其他不少优秀公司的股价也会打折卖的。比如,我女儿账户目前就仅拥有一座多小酒窖,现在分红后仍买入不了一手茅台,但是可以买入组合中其他的标的,实际上这些年我就是这么干的,而且实践效果也不错,这也是一种收息、攒股的思路,或者说是一种复利。

行文至此,可能会有人问:你为什么就如此坚定呢?难道你不怕茅台完了吗?

是的,未来的茅台会完吗?这实际上才是投资茅台的本质,也涉及到一个茅台投资人的认知问题。

那么,茅台未来会完吗?

下面,我更多地是依靠常识与逻辑推演来谈谈这个问题。——为什么自己更多地是依靠常识与逻辑推演呢?因为数据虽说更具说服力,但是数据本身也容易让人扯不清楚,倒不如回归到简单的常识和逻辑推演上来。

1、茅台酒是不是中国最好喝的白酒?

在很多懂酒、喝酒的人看来,茅台(主要是普茅)就是中国最好喝的白酒,而且是放时间长了是更好的白酒(当然,你也别抬杠,你也可以喜欢其他香型,我这里是指普遍性,即共性的问题)。这一点就是茅台的“里子”。

由于有红色基因的加持,曾经有过国宴用酒的特殊待遇,以及茅台所处的自然环境等因素,茅台渐渐演变成为中国人,乃至外国人心目中的“国酒”。这一点是毫无疑义的。

懂得茅台历史的人知道,茅台从它一出生,就带有“高贵”的品质。

新中国成立后,虽然汾酒、五粮液先后当过老大,那是就收入规模而言的,但就价格来讲,茅台一直是中国白酒中最贵的酒。“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但在白酒行业中,茅台就是有“种”的那一个。

比如,1987年国家白酒价格放开之时,茅台酒零售价一下子从计划价20元/瓶飚升到250元/瓶,就是市场定价机制从一开始对茅台酒的估价。自此以后,茅台酒的价格总的趋势就是螺旋上升,从来没有大掉下来过。1998年那轮白酒危机时(假酒案影响),茅台酒一度滞销,2012、2013年白酒行业危机时,茅台酒819元的出厂价有过暂短时间的倒挂,但很快价格就反弹过来,以至到今天的这种局面。

至于后来茅台酒的收藏属性、金融属性等,那都是经济学意义上的衍生物,而这些都是“面子”,“里子”还是因为茅台酒是中国最好喝的白酒,是放时间长了更好喝的白酒。这一“共识”,已经牢牢地侵占了消费者的心智了,不是吗?谁若不信,你可以随便问一问身边的人,我估计十有八九会得到相同的回答。

我说过,在人的“六感”(眼、耳、鼻、舌、身、意)之中,“意”这东西最令人难以捉摸,因为一旦侵入了消费者的心智,也就是打通到了人的“意”之中,你再想打破它,那就难于上青天了。所以,认识茅台酒,首先要从“意”这个层面去理解,这才是化繁为简,抓住了主要矛盾。

2、全中国人未来是不是再不喝白酒了?

“年轻人不再喝白酒了”,这个论调我已经听了十多年了,是自2012年、2013年茅台“王子遇难”之时,我就听过的了,至今十多年过去了,不少人还是旧调重弹。诚然,随着中国未来人口的减少, 就整个行业而言白酒的产量是萎缩的,然而未来全中国人就都不再喝白酒了吗?显然,这又是一个伪命题。

我们“智人”这个物种是社会性动物,哲学家说,唯有神和野兽才能忍受孤独,而我们普罗大众不是神,更不会进化成为野兽,所以,社会性交往那是一定的,而社交的媒介就离不酒这东西,其中特别是白酒,更适合于性格一向内敛的国人,几杯酒下肚彼此之间的那种熟络感、亲切感就产生了,这一点不仅仅在陌生人中间,就是家人亲朋之间也往往如此,比如各种家庭庆功宴、喜宴之类。

依我的阅读和认知,我甚至认为,喝酒的需要是我们“智人”这个物种刻在基因里的东西,因为喝酒(特别是白酒)可以让人快速地获取多巴胺,而多巴胺不仅是让我们快乐的东西,也是让我们上瘾的东西(真是贪婪的多巴胺)。

此外,有人说别看现在的年轻人不喝白酒,但有了人生的酸甜苦辣之后,很多人是会喝的,这一点我也感同身受,十分认同。

从行业规模上看,我国规模以上白酒公司产量,2016年达到高峰,达到1358万吨,2017年下滑至1198万吨,至2023年,下滑至449.2万吨,虽然有统计口径上的差别,但是很明显,就白酒总产量而言是萎缩下滑的。但是茅台占比多少呢?2017年茅台及系列酒产量63788吨(其中茅台42829吨),占2017年白酒总产量的0.53%(茅台占比0.36%);2023年茅台及系列酒产量100141吨(其中茅台57204吨),占2023年白酒总产量2.23%(茅台占比1.27%)。

这个占比告诉我们什么呢?就是说,未来全国白酒产量萎缩至多少吨(我记得泸州老窖的老总曾经预计全国白酒产量500万吨是个平衡点,我这里只是记忆),我们并不好预计,但是未来十年就是萎缩一半,茅台酒的占比也是不高的。换句话说,就是国内白酒品牌一个一个死掉了,但最后倒下的也一定是茅台,而在我们可视见的未来,这又是断然不可能发生的。

从长周期看,中国白酒总产量是萎缩的,但是几家头部酒企的高端酒占比却是提升的。2016年大约有13万吨(茅五泸),占总产量比约1%左右,至2023年大约有45万吨(包括系列酒),占总产量比10%左右。这个增长趋势说明了什么呢?“少喝酒、喝好酒”已经成为白酒的消费时尚,而底层逻辑就是中国富裕家庭和人口的总体趋势是增多的,而且这个趋势未来也是螺旋式上升的(这一点很重要)。

茅台的目标客户显然是有钱人,而有老钱人显然又多是中老年人(现在的年轻人终将变老,其间有的会变富)。茅台酒的两个“目标”产能是两个10万吨,即茅台酒和系列酒分别为10万吨。“十四五”的扩产计划1.98万吨,公司已经公开说明,需要五年后才能转化为产品(并且还要根据市场需求)。2023年茅台产量5.7204万吨,这就决定了未来五年茅台能够转化为出厂商品的总量不会高过这个数字太多,未来十年茅台转化为出厂商品的总量也不会高过10万吨(粗略估算应在7万多吨)。退一步讲,就是将来茅台的目标产能完全实现了,市场究竟能否完全消化掉呢?这就涉及到下一个话题了。

3、决定茅台成败的究竟是什么?

回答是供需关系。如果市场彻底没有对茅台酒的需求了,显然,茅台酒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而当下的供需关系是5万吨茅台酒仍处于供不应求的状况(至少3万吨是不够市场需求的,想一想市场上那么多假茅台,就明证)。未来茅台的增长,一是缓慢放量(从这些年的基酒产量看,想快速放量是不可能的),二是提价。究竟如何处理好量与价的关系呢?我相信管理层会权衡好的,如果供过于求了,那就控一下量呗,反之,供不应求,那就放点量,或者提点价。这一点,就交由管理层去费心打理吧(投资者也没有必要瞎操心),对此,我相信管理层的智慧。

这里有一点是需要指出的,即我见有观点说,茅台酒可以降维打击,比如降价销售,挤占其他高端酒的市场份额,这一点,我认为是极其外行的说法。

茅台酒虽然称不上完全意义上的奢侈品,但毫无疑问,具有轻奢侈属性,而这种轻奢侈属性的商业模式是可以无限榨取消费者剩余的,也就是说,它不是以成本来定价,而是以消费者心理能够接受的极限价位来定价的,通俗一点说,就是让我们普通人永远会觉得“贵”,所以,寄希望茅台卖个白菜价,那纯粹是一种奢想(实际上,现在1499元/瓶的普茅也不是容易买到的)。

所以,就是行业危机来了,茅台这种商品也会控货挺价的(历史上茅台就是这么干的,不仅茅台这么干,其他高端酒也是这么干的),如果社会库存果真多得堆积如山了,那就“控货”它几年,无非是收入、净利润下降了,但是茅台不怕库存的这种特点,终会决定了它过几年“又是一条好汉”!

如果对茅台这种“控货挺价”的生意模式不明白,就看一看2019年业绩爆雷之后的东阿阿胶,阿胶能够挺过来,更何况高贵如茅台乎?当然,究竟采取什么样的策略,我认为投资者根本用不着瞎操心,完全可以“无为而治”,一切均交由管理层去费心打理吧。如果说,我们投资者还需要做点什么的话,那就是与优秀企业风雨兼程就可以了。

4、茅台能不能安然渡过此轮周期?

这个问题上面实际上已经有答案了。如果说2012、2013年是茅台这种高端白酒行业危机的话(强力反腐+塑化剂风波),此次行业调整我觉得顶多算是周期性的调整,根本算不上什么危机(比如,1169元出厂价倒佳的可能性几乎没有)。而且这种行业调整,更多的是与经济大环境和消费环境有关。

那么,此次行业周期性调整时间会多久呢?

如实说,我自己并没有答案,而且我也相信绝大多数人也判断不准,因为万物皆有周期(只是周期的时间长短、强弱程度不同而已),而周期总是胜在后,如果有谁说自己能够判断周期,并根据行业周期而投资,我认为他不是在吹牛,就是在忽悠你。

那么一些行业内人士是否能够准确判断呢?

曾有一位自称是白酒经销商的投机者(看他的发言就可以诊断出来,他是投机者),在我公众号一篇文章中留言,表示了十分悲观的情绪,但你是白酒经销商就能够准备地判断出行业周期吗?我看也未必。

比如,2012年、2013年白酒行业危机来临之时,五粮液公司曾推出一项捆绑经销商的政策,即要求经销商入股,但是无一个经销商积极响应,当然后来我估计多是悔青肠子了。

如实说,本人投资茅台,更多的就是依靠常识和简单的逻辑推演,2012年、2013年是这样,现在仍然是这样。

此外,研究茅台的发展史,也不难明白,茅台产品五年才会出厂的“长周期”特点,决定了公司本身就有抗周期的保守经营思想与措施准备。这一点,公司早在季克良时代就已经有充分的认知与应对策略了。所以,更有理由相信,茅台一定会安然渡过本轮行业调整周期的。

5、茅台投资人的“正确姿势”是什么?

“正确姿势”,其实还是当“空头董事长”,比如,假设自己有这么多钱,现在将茅台整个公司“私有化”下来,并将它“退市”是不是值得呢?说真的,如果我自己现在有这么多钱,而且茅台大股东同意的话,我现在立马就将它“私有化”下来,并将它“退市”的。——当然,自己这里是属于“想吃天鹅肉”的那种。

近日,我与一位名叫“河畔果园”的投资朋友交流茅台投资时,他说,他最近一直在思考,即便茅台股价再下跌,贵州舍得把茅台卖了吗?这真是一句“惊醒梦中人”的话!

是的,贵州舍得把茅台卖了吗?显然是不会的。我认为,公司大股东现在不仅不应该把茅台卖掉,“正确姿势”应该是回购,当然,纵观我大A股具备国企背景的上市公司,似乎这种回购的习惯还没有普遍养成,这一点也不是我们纳米小股东所决定着的事情,就当自己的一厢情愿吧。

0 阅读:10
闲来一坐

闲来一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