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玉珠篇
曹玉珠这辈子做的第一大胆的事情就是与吴竟弘无媒无聘地在一起,还有了个孩子,做的第二大胆的事情就是年少时与吴竟弘偷偷往来,私定终身。遗憾的是,每一件事情都与吴竟弘有关,可每一件事情都没有一个圆满的结局。
13岁时,春日山下,公子如玉,一见倾心。曹玉珠特地让丫鬟下人偷偷去打听了一番才知,那人是隔壁吴家的大公子。曹家和吴家的事情,她虽知道的不全,但是偶尔也听下人嚼舌说起过,自己的爹花心,负了人家吴家姑娘,害了一条性命,曹吴两家结的是死仇。一段小女儿心事还没发芽,就蔫了。
14岁时,还是初春时节,她跟着娘亲去参加知府夫人在城外庄子上举行的花宴。本来就是为了相看在室男女孩子的宴会,又是初春时节,大家一起吃茶听曲联诗作对赏花,别有一番滋味。宴会上,吴大少爷一首春宴诗赢得满堂喝彩。曹玉珠全然不顾母亲脸色,将一朵牡丹投给了吴大少爷。
“谢谢你的牡丹。”诗会结束,大家结对作伴去玩游戏或散步,曹玉珠觉得无聊,自己一个人在偏远处赏花,没想到就这样碰到了吴大少爷。她一回头,就看见吴大少爷笑盈盈看着她。
这是他们认识的开始。曹玉珠贴身丫鬟红杏有个九曲十八弯的亲戚,是她表舅的堂哥的小姨妈,她家是给吴家送菜,与吴家大少爷院中一名洒扫婆子混得很熟。因为这层关系红杏将曹吴两家的事情打听得明明白白,还在某一次接收消息时,被出门的吴大少爷撞见,一下子被认了出来。
“小姐,我觉得吴大少爷对你也有意,要不然他发现我在探听他的行踪,怎么一点不生气,反而就这么让我走了。”曹玉珠被说得脸红,她第一次这么关注一个人,莫名这么两次见面就将人放在了心上。

曹玉珠偷偷将吴大少爷那日诗会上的诗写了一遍又一遍,还偷偷画他的样子,手随心动,竟然一次成功,这么顺利就画出来了。她就这样一日一日在欢喜雀跃中度过,以她的思想,并没有再进一步的想法,只是欢喜而已。
只是这份欢喜很快就被娘亲发现,她将诗文和画像撕了个粉碎,罚了曹玉珠一个月禁闭。又不知为何,爹爹和娘亲还大吵了一架。
禁闭解除,曹玉珠就收到了红杏偷偷摸摸带进来的一封信,当然是从她表舅的堂哥的小姨妈家递进来的,送信的是吴家一个年轻小厮。她欢喜雀跃打开信,就看到意气风发的字迹,是一句没什么水平的诗“问花不语春几时,梁间燕子知春意”。这句诗让曹玉珠红了脸,而后偷偷开启了书信往来的日子。
偏偏这么不巧,一年后,刚拿到信的红杏被主母身边的嬷嬷发现,又免不了盘问搜查,事情露了馅。曹玉珠爹娘黑着脸从她的绣房里找到一沓书信,署名全是吴大少爷的大名。这比以往严重,爹娘发卖了一干人等,打了曹玉珠十大板子,将她扔进祠堂反省。
曹玉珠从祠堂出来的时候,爹娘已将她许配给了人家,爹爹同窗的儿子,家境优渥,人也上进。她哭她闹她以死相逼,都没有打消爹娘的主意,很快她含泪上了花轿。
这就是曹玉珠和吴大少爷的那点往事。及至曹玉珠婚后日子并不幸福,一地鸡毛闹到和离,她才回到家。回到家,又是一段辛酸故事,十年,她没有逃开这段往事,反而又陷入一段痛苦。

曹玉珠只是不甘心,不甘心那段没有结果的情愫,不甘心十年蹉跎的光阴,不甘心为什么吴大少爷过得这样好。和离前她只想回家,回家后她想再见他一面,见面后她想再见一面,再见一面后又想长长久久在一起,后来想要个孩子,再后来想堂堂正正嫁进吴家,再后来一切都回不了头。
闹了这么一场,吴大少爷挨了几顿打,又与原配夫人和离,曹玉珠还是没能进吴家的门。
这一年,曹玉珠自请去了五台山修行。
(其实,我并没有想好该怎么写他们的番外,我只是认为“心是自由的”,怎么会那么多束缚呢,因为没想明白这些,所以也不知道该如何下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