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9年,是郑成功人生最辉煌的一年,他率军北上抗清,连战连捷,声势浩大;同时,也是郑成功命运转折的一年,他遭遇清军突袭,功败垂成,无奈撤退。
最终,郑成功退守厦门。
两年之后,在何斌的建议下,郑成功决定收复被荷兰人强占的台湾岛,为大军解决后勤补给问题。
跨海登陆作战,必须依靠海洋季风,4月,正合郑成功的心意。
郑成功安排19岁的长子郑经驻守厦门,他则亲率两万余人、上百艘战船横渡台湾海峡。
经过7个月的战斗,荷兰代表在投降条约上签字,标志着荷兰结束对台湾的不法侵占,郑成功完成收复台湾的历史壮举。
很快,郑成功收到“喜报”,长子郑经奏报侍妾生下儿子,郑成功感慨双喜临门,心中十分高兴。
然而,紧接着,郑成功收到唐显悦的“举报信”,信中嘲笑郑家“三父八母,乳母亦居其一”。原来,郑经所说的侍妾,实际上是郑经弟弟的乳母。
得知真相的郑成功羞愧愤怒,决心要“清理门户”,诛杀“逆子”郑经和他的母亲董氏。
今天,本文将结合《清史》《福建地方通志》等资料,还原郑经私通乳母生子被父亲诛杀的过程,同时选取关键事件来客观展现郑经的贡献以及过失,回到300多年前的台湾,让我们更加准确了解历史人物。
逆子私通乳母、父亲定格处罚郑经,又名郑锦,出生在1642年,此时是明朝崇祯15年,但距离崇祯皇帝自杀仅有2年时间。
据史料记载,郑成功共有10个儿子,郑经是嫡长子,母亲董氏是郑成功的结发妻子。
在郑经的童年时期,郑成功一直追随南明政权,并且与南明兵部尚书唐显悦联姻,郑经迎娶唐显悦的孙女为妻。
在1661年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战争期间,郑经负责镇守厦门,要管理沿海很多岛屿。
经自监守各岛,仁慈俭恤,谦恭爱人。--摘自《台湾外记》
意思是说,郑经在镇守厦门、统管各个岛屿期间,保持谦虚仁慈的态度,得到人们的一致认同。
但是,郑经在感情生活上要“糟糕”很多,他不喜欢发妻唐氏,而是与四弟的乳母陈昭娘关系亲密。
因为郑成功启程收复台湾,期间仅有7个月,陈昭娘便生下儿子,也就是说,在郑成功出发之前,陈昭娘已经有孕在身。
由此可见,郑经和陈昭娘私通的事早已开始,只是害怕郑成功,所以故意躲藏,没有被发现而已。
陈昭娘为郑经生下儿子,取名郑克臧。
郑成功得知事情原委后,这位顶天立地的男子汉感到巨大的羞辱,急火攻心导致口吐鲜血,气愤地传令郑泰杀掉郑经和郑经的母亲董氏。
为什么要杀掉郑经的母亲呢?
郑成功认为,董氏有教子不严的罪过。从这里也可以看出,郑成功非常重视家族名誉。
谕郑泰监杀世子经及经母夫人董氏,以教子不严也。--《闽海纪要》
负责监杀郑经的是郑泰,他是何许人?郑泰是郑成功的堂兄,他不忍心杀掉郑经,犹豫不决。
经过一段时间思索后,郑泰决定变通一下,他暗中保护郑经和董氏,反而是将乳母陈昭娘杀掉,派人将结果报给台湾的郑成功。
从厦门到台湾,再加上郑泰的犹豫迟疑,当郑成功收到消息时,已经过去几个月时间。
就是在这段时间里,天下局势变化很大,南明永历皇帝被吴三桂杀死,父亲郑芝龙也被清朝苏克萨哈所杀,郑成功的身体每况愈下。
在这样的情况下,郑成功又得知郑经还活着,气急攻心,竟然猝然去世。也正是因此,有了“逆子”郑经气死父亲的故事。
郑经智平内乱、妙计突破封锁郑成功去世后,郑经作为长子理应继承,然而郑成功的弟弟郑袭觊觎权力已久,宣扬郑经“私通乳母、不伦不孝”,公开占据台湾,自立为王。
此时,郑成功麾下将领黄安忠心耿耿,决定悄悄送信告诉郑经。
郑经虽然在私生活上让人诟病,但是他的人缘非常好,管理能力也很高,威望很高,因此大家都认可他。
远在厦门的郑经接到消息,他并不慌张,而是在厦门为父亲举行隆重的葬礼仪式,当地军民百姓更加认可郑经才是接班人,在舆论上胜利取得主动权。
紧接着,郑经选拔优秀人才,周全斌、冯锡范等人都是在这个时候开始受到重用的。
经过练兵备战,在1662年10月,郑经率领水军攻打台湾,在黄安等人的里外配合下,顺利打败叔叔郑袭,真正意义上成为父亲郑成功的接班人。
此时郑经面临严峻的局面,荷兰殖民者寻找机会准备卷土重来,在1663年9月,荷兰出动16艘战船,全部装载红衣大炮攻打金门、厦门,准备再次夺回“失地”。
不仅如此,荷兰殖民者还暗中勾结靖南王耿继茂、福建总督等人,共同攻打郑经。
九月,荷兰红夷犯两岛。红夷纠集甲板船十六只、夷兵数千,会靖南王及总督同攻金、厦两岛。--《闽海纪要》
面对荷兰、清廷的合力攻打,郑经倾尽全力死守,将金门的守卫权全部交给周全斌,自己则率军镇守厦门。经过长达40余天的战斗,荷兰和清廷军队没有占到任何便宜。
然而,清廷决心击败郑经,不断从邻近省份调集军队,比如海澄公黄梧、水师提督施琅,全部加入到攻打厦门的战役中。
施琅的名声很大,尤其擅长海战,曾经是郑成功的部将,后来投降清朝。随着施琅的加入,战场局势倒向清廷,郑经无奈只能收缩兵力退守铜山。
后来,郑经委派周全斌带兵驻守铜山,自己则回到台湾,开始让军民休养生息、积蓄力量。
清廷实施“困兽”策略,切断对台湾的物资补充通道,孤立郑经军队逼迫其瓦解投降,与此同时,清廷多次派人到铜山劝降周全斌。
在后勤物资短缺的情况下,周全斌最终同意投降,被清廷封为承恩伯。郑经的势力再次遭遇削弱,只能苦苦支撑。
铜山粮垂尽,全斌亦出降,封承恩伯。--《清史稿》
郑经在台湾的处境越来越艰难,外界封锁导致岛上物资匮乏,还要时刻防备荷兰殖民者的坚船利炮,在此情形下,郑经只能自力更生。
台湾的生产水平相对福建浙江等地要落后很多,生产方式仍然非常原始,郑经决定从土地开始。
首先,郑经颁布命令,“分配荒地、寓兵于农”,也就是说,让军队在空闲时间参与到农耕种植中,以此增长粮食收成,尽量做到自给自足,这种模式类似于屯田制。
另外,郑经还将先进的生产技术带到台湾,教会当地土著居民,为粮食增收奠定基础。
其次,由于清朝实施禁海政策,台湾与沿海地区的联系被切断,不能获取生活物品和军需产品,郑经决定开辟新的贸易路线。
在这方面,从海洋贸易起家的郑氏非常有优势,很快便建立与日本、东南亚国家的贸易关系,不仅解决台湾的困境,还有助于台湾的发展。
最后,郑经在台湾大力推行教育,由于台湾本地土著居民大部分都是高山族,很少人接受教育,因此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认同度很低,郑经通过开办学校的方式教化人们,用儒家思想熏陶他们建立忠孝仁义思想。
思想的力量是很大的,通过追根溯源增强当地人的思想认同,理解“同气连枝”的血脉联系,这对于中华民族五千年连绵不绝的文化传承都有很大好处,即便是放在今天,郑经所做的文化熏陶也是功在千秋的。
待天时倾巢出动、博功名沉湎酒色在郑经的严防死守和精心治理下,台湾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景象,史料中用“交通接济,货物兴贩”来赞扬。
然而,在郑经的心中,发展壮大并不是唯一目标,恢复明朝江山才是他的终极目的。
十年后,清朝发生著名的“三藩之乱”。
1673年,吴三桂在云南杀死巡抚朱国治,对外宣扬“兴明讨虏”的口号,正式公开反叛清朝,起初声势浩大,迅速占领四川、湖南等地。
紧接着,福建的耿精忠、广东的尚可喜纷纷响应,在三藩之乱最紧张的时候,清廷丢掉一半的疆域控制权。
在耿精忠起兵后,他派人到台湾邀请郑经共同反清复明,此时郑经也认为是期待已久的时机,同意和耿精忠联合作战。
这一次,郑经倾巢出动,将10年间积累的将士全部带上,誓言要将清廷赶回草原。
由于郑经的加入,耿精忠的力量得到极大加强,先后在泉州、漳州等地击败清军,随后,郑经又率领军队沿着海岸线向广东进军,成功攻克潮州、惠州。
随着郑经的节节胜利,他坐拥多个沿海的核心重镇,达到权力最高峰。
很快,耿精忠就对郑经的势力产生忌惮心理,再加上康熙采用分化吴三桂的政策,耿精忠暗中与清廷勾结,最终导致郑经在乌龙江战役中惨败,被清军追击,无奈只能退守厦门。
郑经一方面派人回到台湾补充兵员,另一方面不断安抚辖区将士百姓,此时,清廷向郑经伸出和谈的橄榄枝,但是郑经提出“不剃发、不登岸”的要求,康熙不能接受,于是双方谈判以失败告终。
耿精忠则接受清廷的招降,随即调转枪头攻打郑经,在之后的三年里,郑经面对耿精忠和清廷的军事打击,最终双拳难敌四手,兵马战舰损失惨重,只能撤回台湾拒守。
从1673年意气风发地加入三藩之乱,到1677年灰头土脸地回到台湾,这5年时间里,郑经耗尽苦心积累的家底,但最终却遗憾败北,就连母亲都不理解他。
母亲董氏认为郑经“无权略果断”,将“七府连败,二岛亦丧”的责任全部归结为郑经能力不足,但是郑经是不甘心偏安一隅的,只是这次没能实现他的雄心壮志。
对郑经的打击接二连三,他最敬重信任的陈永华也病逝了,支持郑经的人越来越少,最终郑经也沉湎美酒,整日麻醉自己,在1681年去世。
郑经在临终前将延平王的宝座传给长子郑克臧,大将冯锡范心中有自己的小九九,以郑克臧是郑经私通弟弟乳母所生为理由,不承认是郑经的血脉,将郑克臧杀死,扶持郑经的幼子继任延平王。
冯锡范成为幕后实际控制人,很快台湾就管理混乱、实力大减。
清朝康熙22年,在姚启圣、施琅等人的合作下,清廷击败占据台湾的郑家,彻底结束郑氏家族长达20余年的统治。
结语郑经在历史上经常是负面形象,往往过分夸大他私通弟弟乳母的事迹,却忽略他抗击荷兰殖民者侵略的故事,人们也更倾向于清朝康熙帝收回台湾的壮举。
实际上,郑经在郑成功之后继续占据台湾,并没有将台湾与中华民族割裂开来,他的目标是恢复明朝的江山统治,归根结底,郑经坚持的仍然是统一的中华民族。
与此同时,郑经在台湾实施的一系列政策,发展了当地的农耕和贸易,对土著人的教育熏陶也更增加了文化认同,即便是对今天也有重要意义,因此郑经在民族大义上,是经得起时间的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