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锋陷阵的猛将
曹参和萧何都是秦朝沛县的县吏,曹参是狱掾(狱曹的下属官员),萧何是主吏。刘邦在沛县起事,就有萧何和曹参的帮助,之后曹参开始了他的征战生涯,他最开始跟随刘邦和秦朝作战,楚汉相争之时,被刘邦派去做韩信的副手,直至天下平定。
我们随便选取几处记录:“击李由(李斯儿子,三川守)军,破之,杀李由,虏秦侯一人。”“击王离军成阳南,复攻之杠里,大破之……虏秦司马及御史各一人。”“已而从韩信击龙且军於上假密,大破之,斩龙且,虏其将军周兰。”“
参功:凡下二国,县一百二十二;得王二人,相三人,将军六人,大莫敖、郡守、司马、候、御史各一人。”众臣:“平阳侯曹参身被七十创,攻城略地,功最多,宜第一。”
通过上面的记录,毫无疑问,曹参作战勇猛而且可以说身经百战,战功赫赫。再看看他作战的对手,都是名声在外的将领,而且经常“陷陈、先登”,以至于身上的伤多达70多处,真是勇猛。无怪乎在刘邦大封功臣之时大臣们都认为曹参功劳应该排在第一位,在征战天下的过程中,曹参真可谓是一位冲锋陷阵的猛将。
治国安邦的贤相
天下平定了,需要治理天下,曹参一样做得不错,可以称得上一位治国安邦的贤相。曹参初次为相是在齐国,刘邦封长子刘肥为齐王,齐王年龄小,刘邦于是派曹参担任齐国国相。
萧何去世后,曹参接任相国,一切皆遵萧何之法而无所变更。继续坚持清静无为、休养生息的政策,使得天下安定,百姓交口称赞“萧何为法,顜(jiang)若画一;曹参代之,守而勿失。载其清净,民以宁一。”
武定天下,文安天下!其实从史记中司马迁的记载也可以看出曹参的地位,《曹相国世家》仅仅排在《萧相国世家》之后,可以看出在太史公的眼中,曹参是西汉开国的第二位功臣,仅列在萧何之后。虽然曹参并没有萧何、张良、韩信那么出名,但是曹参凭借自身集猛将与贤相于一身的功劳,在汉朝的历史中有着不可动摇的地位。
参考:《史记·曹相国世家》、《汉书·萧何曹参传》
本文由小凡读史原创,欢迎关注,一起读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