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于“单仁行”公号,订阅“单仁行”公号
从企业家的角度探究商业本质
01
马云、刘强东、黄峥、叶国富这些明星企业家,不管是电商平台的创始人,还是线下零售的经营者,都曾经不约而同表达过对Costco的赞誉。
Costco也确实配得上这份赞誉,尽管它在中国只开了6家门店,但经常在社交媒体上出圈刷屏,Costco的自营品牌Kirkland Signature在2023年的营收超过了560亿美元。
另一家订阅会员制商超,山姆也在给中国零售行业上课,付费会员数量从2017年的100万增长到了2024年的550万,并且,续费率超过60%,2023年营收超过800亿,盖过了永辉和大润发这些老牌商超龙头。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在全社会觉得消费降级的同时,山姆、Costco会员店里开卡、购物的身影络绎不绝,每位会员平均年消费超过1.5万。
所以,在传统电商卷着低价、挨着痛骂、线下商超亏损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下,零售行业迫切的需要告别“虚假的进步”,找到一个学习的新对象。
这个对象,是谁呢?
是一个非一线城市,只有13家门店的中型零售商,胖东来。
在互联网上,特别是在短视频直播兴起之后,胖东来就以“高质量的产品、细致入微的服务、员工真诚的热情和高薪酬、高福利、公道但绝非低价的定价”出圈,受到了全社会的赞誉。
得到流量聚焦的直接好处,就是胖东来在许昌已经成了一个必逛的打卡景点,在商业上,胖东来的人效比和单店盈利,也超越了所有商超上市公司。
永辉超市也低头请胖东来改造永辉,这也是商业史上少见的“倒反天罡“,行业龙头向一家中小企业学习,接受中小企业的改造。
当然,更刺激的还不只是如此,在9月23号,我们的老学员名创优品叶国富用62.7亿收购了永辉超市29.4%的股权,成为大股东。
支撑叶国富愿意收购连年亏损的永辉超市,有两大核心原因:
第一、就是他坚定地认为胖东来模式是正确的,并且永辉超市正在接受胖东来的调改,能把这套模式复制到全国各地的永辉超市,快速扭转亏损。
第二、永辉超市现在的市价很便宜,胖东来也多次强调过,没有主动扩张的打算,更不会去到一线城市。
那么,永辉超市是不是真的能改造成功,复制胖东来模式,实现叶国富的野望呢?
02
在11月8号,深圳首家学习胖东来模式的永辉调改店开业。
这家店就在我们单仁牛商总部边上,走路2分钟就到了,体验起来非常方便,不知道能不能成为朋友们以后来总部学习交流的打卡景点。
我也去考察了一下,总结了两大变化。
第一、货架陈列和SKU的布局变化。
原来的永辉超市就跟我们常见的大超市一样,大量零散产品堆积在一起展示,高高的货架像迷宫一样形成了商超通道,并且,货架上最高一层的商品很难被用户关注。
如果要买特定的产品,基本上都要去询问店员指路。
调改之后的永超超市,减少了大量的散装产品,拓宽了卖场通道,取消了强制动线,不再因为大堆头和高货架的陈列限制用户购买路线,
所有的货架从原先的2.2米统一降到了1.6米,同时在出口入口都设置了人工和无人收银区域。
在细节方面,调改店也做的比较细致,单片数量比较多的货架配置了放大镜,堆头上只会陈列少量的单品,搭配使用注意事项。
其实,这就是提前预想用户选择某个品类可能会产生的疑问,站在用户需求和使用的角度,提前一步进行筛选和解答。
这也是互联网思维里经常说的“用户思维”,从用户的角度出发,让商业能向用户更进一步,更多满足一步的需求,从而带来更多的机会。
除了展示方面,整个超市还没有常规布置天花板,在黑色背景墙为主基调的情况下,铺设了大量暖色调的射灯来聚焦商品,形成视觉反差,显得整个商场明暗错落,视野通透,整体氛围更加年轻、清新。
另外,调改店还大面积增加了烘焙、熟食区域,原本这两个区域在门店里占比只有10%,现在增加到了30%,同时,这两个区域也是人流量最大的地方。
在我们几次体验中,烘焙和熟食区始终是人满为患,特别是卤制品和熟食品一直在排队。
当然,区域的变化必然带来SKU和供应链的调整。
在商品结构上,调改店下架了原来的8000多个单品,淘汰率差不多在7成左右,新引入近5000个单品,调改后的SKU接近9800。
也就是说调改前后的SKU数量其实没有太大变化,包括在供应商方面。
我特地去看了一下上架的品牌和供应商,进口商品明显增多,一部分卤制品来自双汇和温氏,但是,绝大多数商品并不是来自于胖东来的供应商,而是永辉原本的供应商。
永辉虽然设置了胖东来的自有品牌专区,但SKU种类并不多,大约在35种左右。
所以,在SKU和供应链上,永辉深圳的这家调改店并不是像货架一样进行了完全的布局变化,并没有大面积更换供应商和SKU数量,核心是改变了选品的逻辑和模式。
什么意思呢?
原本在KA体系,商超很大一部分收入不是来自于用户的买卖交易,而是通过堆头陈列和货架陈列的方式,把一些商品优先放置在顾客显眼的动线里。
所以,超市会把商品堆在一起挡住顾客的路线,可能一个品类就有几十,甚至上百个品牌和种类堆在一起让顾客去挑选,包括货架也要高到拦住顾客的视野,在行走通道里做促销都是刻意为之。
这种就是通道收入,通过收取品牌方的进场费和陈列费来赚钱,商品一进来就要给钱,如果想要摆在最前面,还要再交一笔钱。
但现在,就永辉目前这家调改店来说,已经取消掉这种通道模式,不收取进场费和陈列费,而是围绕用户的消费偏好对商品SKU和展示进行了调整。
供应商仍然是永辉自己的,只是选品逻辑跟胖东来保持一致,品类宽度变得更多,商品共性率接近胖东来门店的80%。
这里还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地方,调改店针对广东用户的喜好,专门设置潮汕牛肉,以及根据岭南地标鸡的地域特色食材。
包括在海鲜区域,也是优先考虑到了广东吃的比较多的各种石斑鱼和贝类,并且可以完成刮鳞、剪切的初加工。
这就是按照不同用户的类型,把产品进行分类,对产品进行重新的组合,形成针对特定用户的组合解决方案,这样的方式在原来的永辉是完全看不到的。
03
第二大变化是什么呢?
就是服务了。
服务分两方面来说,一个是售后服务,调改店非特殊产品在购买后15天内不满意,可以上门退换,比如说熟食、烘焙。
果切系列遵守468折价原则,超过四小时八折销售,超过六小时六折销售,超过八小时下架报损。
跟胖东来比还略有差距,但也算是不小的进步了。
另一个就是员工的主动服务,这是核心。
零售业,甚至可以说服务业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线员工面对顾客的服务水平,但这些人的收入往往都是公司最低的,福利也是最差的。
所以,胖东来模式的一大核心,就是先照顾好员工,给他们足够高的福利和待遇,员工就能真正用心去服务好顾客,这样以人为本去传递美好。
那么,永辉深圳调改店做的怎么样?
从人数上来说,调改店的员工明显增加了,从原来的80名增加到了240名。
当然,因为新店开业的原因,这几天人流量非常大,从观察来看,员工基本上脸色疲惫,加上大多都是新来的,谈不上什么主动服务,只是做到了有问有答。
当然,在福利待遇这一块,大家可以根据我们了解的数据评价一下。
在工作时间上,调改店从早上九点半营业到晚上十点半,后续还会调整到晚上10点,工作时间比原来要短了。
薪资根据员工和永辉的反馈来说,是增加了50%。
我们从一个侧面去更好的理解这个“50%”。
在招聘网站上,目前永辉调改店的收银员底薪5800,月休4天,包吃不包住,面包烘焙师底薪5000,并且,这两个岗位都能接受兼职。
以此类推,如果真的是涨幅50%,那么像永辉原来收银员的薪资可能就是3800左右了。
这和胖东来人均8000元薪资和各种岗位奖励相比,就略显尴尬了。
同时,还有一点,永辉调改店作为深圳首家,又有胖东来的光环笼罩,开业客流量确实非常大。
但是,调改店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用好这些流量,建立长期的线上联系和用户关系。
虽然他们有意识地让员工举了个私域二维码的牌子站在门口,但是,员工也只是单纯举了个牌子而已。
用户为什么要加私域,对用户来说有什么更多的价值?
包括在私域里,怎么去建立用户关系,怎么去唤醒他们的需求,让他们一购物的时候就能想到永辉?
这些都没有做好准备,即使加进了私域,也只是一味地发促销信息。
显而易见,尽管永辉有了这波流量,短短时间就建立31个用户私域群,但如果按照目前的私域经营方式,这些私域迟早也会成为用户毫无感知的僵尸群,没有任何价值可言。
所以,零售改革最好的方式是什么呢?
就是线下的营销和线上要联动起来,互动起来,线下是用户体验和了解的最佳引力场,真正能够带来更大范围销售,包括唤醒用户需求的是在线上。
比起山姆和Costco在线上,包括整个全域平台的宣传和营销工作,以及小程序和公众号的紧密联动,永辉还远远不足。
当然,我们不能否认调改店取得的成绩,开业3天客流超过5万,销售额550万,日均消费客流是调改前的4.2倍,日均销售额是调改前的8倍。
但是,想要实现叶国富的野望,让永辉超市快速扭转亏损的局面,真正持续稳定增长,对标山姆和Costco现在的成绩,永辉还需要在“需求侧”和“供给侧”做出更深入的改变。
—
责任编辑 | 罗英凡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 免责声明
本文涉及有关上市公司的内容,为作者依据上市公司根据其法定义务公开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临时公告、定期报告和官方互动平台等)作出的个人分析与判断;文中的信息或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商业建议,市值观察不对因采纳本文而产生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