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直播的拐点,到了?

科技不单仁行 2024-01-16 09:08:04

本文首发于“单仁行”公号,订阅“单仁行”公号

从企业家的角度探究商业本质

01

作为移动互联网和视播时代的当家代表,在没有下一个国民级应用诞生之前,短视频直播几乎是当下最好,也是最后一个流量高地。

尽管我们还有很多企业没有去深入接触短视频直播,但实际上,如果从抖音上线的2016年算起,它已经狂奔了8年。

所以,也有很多人在猜测,短视频直播的拐点,有没有可能在2024年出现?

02

这样的猜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认识整个短视频直播的格局。

根据QuestMobile的统计显示,2023年国内短视频用户规模达到了10.12亿,占网民总数的比例高达94.8%。

这当中,有接近三分之一的人,是短视频的深度用户,人均单日使用时长接近3个小时。

而且,只使用1个短视频应用的用户占比仅有25%,超过半数用户同时使用2个,或者3个应用。

这当中,抖音、快手的重叠率最高,达到65.4%。

正如任何一条赛道都无法躲过的命运一样,短视频直播的用户数量已经非常接近上限,它的增量用户和流量增长已经看得见尽头了。

但这也意味着,当下的短视频直播,同样是流量的顶峰。

并且,在没有下一个颠覆式创新之前,这样的流量顶峰会一直持续下去。

所以,谈拐点又显得没多大意义,因为我们还找不到下一个替代者,只有躬身入局,在顶峰期尽可能抓住流量变现的机会。

目前,抖音和快手依然是国内短视频直播行业的第一梯队。

根据快手2023年三季报数据,在2023年的前9个月,营收809亿,增长22.8%,利润59亿。

增长的背后,是快手改变了过去花大价钱获取流量的策略,转而追求商业价值的实现。

所以,三季度也可以看成是快手流量的顶峰期。

在三季度,快手平均日活用户是3.86亿,月活跃用户是6.84亿。

所有数据的增长率都保持在了个位数,这也可以理解为是快手在流量上能达到的极限区域。

当然,在财报里,我们额外注意到了一件事,快手在搜索业务上线了AI对话功能,这是中国短视频直播行业首个落地的大语言模型。

智能化的搜索趋势值得每一个企业注意,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在短视频直播平台内的搜索。

在第三季度,快手的月度搜索用户高达4.7亿,日均搜索次数超过6亿,最高的时候达到了7亿。

我们的企业在发布内容、付费投流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布局关键词的搜索,包括我们的内容、标题、评论一定要带上跟我们业务相关的关键词。

这一点在哪个平台都是如此。

在抖音这边,因为字节跳动还没有公布2023年的财务业绩,但根据一些资料,字节在去年上半年的营收达到了540亿美元。

抖音贡献了其中绝大部分收入,变现能力秒杀同行,也是目前当之无愧的短视频直播一哥。

根据推算,目前抖音在国内的日活用户接近5亿。(月活接近8亿)

03

当然,除开抖音、快手之外,短视频直播的第一梯队还有一位非常低调的选手。

在1月11日,微信公开课没有像过去一样公开,而是开了一场闭门会议。

我们拿到了其中一些重要数据,在过去这一年里,视频号非常亮眼。

2023年,视频号全年带货的GMV是2022年的3倍,供给数量增长300%,订单数量增长了244%,GPM,也就是平均每千次流量展现、产品曝光的下单总金额高达900元。

其中,视频号官方还特别提到,购买用户主要为女性,占比78%,服饰订单以38%的比重排名行业第一。

在电商供给方面,视频号当中的品牌数量增长281%,但整个品牌的GMV占比还只有15%。

也就是说,在目前的视频号当中,除开品牌在保持高速成长,还有大量新白牌存活的空间。

按照这样的进度,可以说在2024年,视频号是最值得期待的增量平台。

我们自己也对牛商做了统计,我们很多同学统一布局了视频号、抖音、快手这几个平台,借助于单仁牛商的文思子牙AI工具和视播系统,快速抓热点、出文案,然后统一剪辑出视频,配上关键词,同时分发到全平台。

根据大家的反馈,我们会发现,特别是B端的大宗交易,在视频号获得的询盘都很不错,整体的投资回报率和流量总量都超过了抖音和快手。

这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抖音、快手是公域平台,也就是平台对流量有绝对的控制权,

我们从“人、货、场”三个纬度来思考,抖音、快手都是“场要大于人、货”,因为他们有非常强大算法,去计算内容的精准匹配度。

也就是平台有非常强的数据分析和算法能力,它在后台会有数百个标签,会给不同的用户打上标签,那我们怎么获取用户呢?

只能凭借优质的内容和持续的运营,去匹配合适的标签,再加上投流,从平台得到用户。

我们就有一些学员跟我抱怨说,这些平台规则变来变去的,自己都跟不上平台的玩法了。

我们也在研究公域平台的玩法,目前想要获得自然流量,平台会根据完播率、互动率、兴趣度、停留时长、热力值、关键词进行综合分析。

如果要投流,平台还会观察转化率、转粉率。

如果要直播,平台考核指标就更多了,比如时长、互动指标、目标流水、用户评价、核销率、退货率等等。

这就是公域平台的玩法,它会不断改变规则,让创作者和企业账号压力非常大,让他们不断迭代,帮平台留住用户,始终保持流量分配权掌握在自己手里。

但视频号就不一样了。

视频号的逻辑,是人大于场和货。

这也是微信的先天优势,因为微信是最大的私域平台,它更看重我们的社交关系链,也就是以“人”为中心,去构建不同的交易场景。

所以,视频号跟偏创意、强内容的平台就不一样了,它的门槛更低、用户更加多元。

比如说我们的初始流量是来自于账号本身的社交圈子进行裂变,再从用户主动留下的互动行为进行更大的圈层扩散。

在公开课上,官方介绍道,目前腾讯已经完成了整个微信生态的营销场景,既有搜一搜、问一问、看一看、听一听的公域入口,也有群聊、朋友圈的私域场景,还涵盖了企业服务的组建,比如说企业微信、视频号小店、小程序等等。

也就是说,视频号会有来自于微信的私域、自然流量和投流三个流量入口,投放效果取决于商家的品类、关键词、投放技巧、以及有没有完善的企业服务去承接流量的能力。

最终就是去构建出一个高价值的用户关系。

另外,官方还介绍到,视频号已经完善了分销机制,开通了视频号橱窗功能、直播间商品分享权限和短视频商品分享权限,也就是搭建了一个类似抖音“精选联盟”的分销机制。

这些也就决定了微信视频号的基本盘更大,也更容易起势。

对于我们很多企业来说,如果你觉得抖音、快手太卷,跟不上平台的节奏,那么,视频号就会是2024年企业一个重要的增量场景。

责任编辑 | 罗英凡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0 阅读:0
科技不单仁行

科技不单仁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