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150:初出茅庐丨诸葛亮出山第一战,火烧博望坡大败曹军

绿茶纵横看历史 2024-11-12 12:22:58

初出茅庐(chū chū máo lú),原指诸葛亮刚刚出山,就用计火烧博望坡,打了大胜仗;后比喻刚刚进入社会或工作岗位,资历不深,缺乏经验。成语出自《三国演义》第三十九回,“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

东汉末年,群雄逐鹿,刘备虽是宗室出身,但早年间却是颠沛流离,先后投效公孙瓒、曹操、袁绍。建安六年(201年),遭到曹操讨伐的刘备,被迫南下投奔荆州刘表,然而刘表虽然接纳了刘备,却也对其处处提防,让其屯驻于荆州以北的新野,作为对抗曹操的北部屏障。

屯驻新野期间,刘备广招天下英才,其中便包括豫州颍川人徐庶。按照《三国演义》的叙述,在徐庶帮助刘备斩杀吕旷、吕翔,又大败曹仁后,曹操采纳程昱计策,将徐庶母亲掳至许昌,又伪造徐母笔迹给徐庶写信,从而将徐庶骗往许昌。

徐庶告别刘备之际,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于是便有了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的故事。

刘备自请出诸葛亮后,便始终以师礼待之,这让关羽和张飞二人极为不满,二人皆以为诸葛亮尚未展现才学,刘备待其太过礼遇了。然而,刘备对诸葛亮却是信任有加,任用其为军师,让其负责训练军队、演练阵法。

不久,曹操派夏侯惇引兵十万,杀奔新野而来。刘备与诸葛亮商议对策,诸葛亮知道关羽和张飞对自己多有不服,便对刘备说,“但恐关、张二人不肯听吾号令”,刘备于是将宝剑和帅印交给诸葛亮作为信物,诸葛亮这才聚集众将排兵布阵。

众将到齐后,诸葛亮发布命令说,“博望坡左侧有山,名曰豫山;右侧有林,名曰安林,可用来埋伏兵马。云长(即关羽)可引兵一千前往豫山埋伏,待敌兵至,放其经过,其粮草辎重必在后面,但看南面火起,可纵兵出击,焚其粮草。

翼德(即张飞)可引兵一千去安林背后山谷埋伏,只看南面火起,便率兵前往博望城曹军囤积粮草处纵火烧之。

关平、刘封可引兵五百,预备引火之物,于博望坡后两边等候,待到敌兵杀至,便可放火。”

又命“于樊城召回赵云,令其为前部,不要赢,只要输,主公自引一军为后援。”

诸葛亮自出山以来,尚未显露才能,众将领虽然各自领命,却都是心中存疑,不知其计策是否可行。待到众将退去,诸葛亮对刘备说道,“主公今日便可引兵往博望坡屯驻。来日黄昏,敌军必到,主公届时可弃营而走,但见火起,即回军掩杀。”

次日黄昏,曹军果然杀至,夏侯惇分一半精兵作为前队,其余则保护着粮草前行。行出不久,只见前方尘土忽起,正是赵云引军杀到,夏侯惇遂命于禁、李典压阵,自己亲自出马上前查看,当他看到赵云率领的前军只有区区数百人后,却是大笑出声,认为诸葛亮不过如此。

按照诸葛亮的部署,赵云率兵上前与夏侯惇交战,仅片刻便佯败而走,夏侯惇则自后追赶,赵云走出十余里,回马与夏侯惇再战,仅数回合便又败走。这时,韩浩上前劝谏,认为赵云这是在诱敌,然而统率十万大军的夏侯惇,根本没将赵云这五百人放在眼里,不听劝谏只顾追击。

行出不远,只听一声炮响,刘备引兵前来接应赵云。夏侯惇见刘备也兵马寥寥,遂笑着对韩浩说道,“这便是伏兵了吧!吾今晚不到新野,誓不罢兵。”于是催促进军,刘备和赵云则是再度败走。

当时,天色已晚,又阴云密布,夏侯惇却是毫无顾忌,只顾率兵追杀。统率后军的于禁、李典见到道路狭窄,两边又都是芦苇,担心遭遇埋伏,连忙命令后军慢行,然而一路疾驰的大军却已经慢不下来了。于禁见状连忙拍马上前,劝说夏侯惇小心埋伏,夏侯惇这才意识到不妙,然而已经迟了。

还不等夏侯惇下令,便听到背后喊杀声起,两边芦苇立时燃起大火,一时间四面火起,再加上夜间风大,火势愈加猛烈。曹军顿时大乱,士兵们争相逃命,自相践踏死伤无数。当此之时,刘备和赵云回军掩杀,夏侯惇不敢恋战,只能冒火突围而走。

后军李典见势不妙,连忙率军回撤博望城,却又遭到关羽率军截杀,李典只能纵马混战,夺路而走,以致押解的粮草辎重尽皆被焚毁。夏侯兰、韩浩试图率军回守博望城,护住城中粮草,却又遇到张飞阻拦,最终夏侯兰被斩杀马下,韩浩夺路逃走。

双方厮杀一夜,直到天明才各自收兵,此战曹军死伤无数,损失惨重,夏侯惇只能收拾残兵退回许昌。刘备一方则是大获全胜,士气大振,而经过此战,关羽和张飞等人对于诸葛亮的才能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后人为了纪念此战,写诗曰,“博望相持用火攻,指挥如意笑谈中。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

实际上,“博望坡之战”乃是诸葛亮出山之前,由刘备亲自指挥的一场战役。建安七年(202年),刘表命刘备率军北上,在叶县博望坡与夏侯惇、于禁交战,刘备以伪遁之计,设下伏兵,夏侯惇、于禁中计,被刘备所击败,幸好李典率军救援,刘备迫于己方兵少,这才撤军放弃追击。

0 阅读:0

绿茶纵横看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