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 弗道恩
编辑|林画
1976年九月九日,凌晨零点十分,毛主席的心脏停止了跳动,消息一出,守候在主席周围的工作人员们皆是悲痛万分。
这其中一位名叫周福明的工作人员,眼神呆滞,想到自己再也见不到主席亲切的笑容,再也听不到主席带有口音的话语,周福明悲痛欲绝。
周福明和其他工作人员不同,他是毛主席的生活管理员,更是主席的“御用理发师”,为毛主席理了十七年的头发。
这一次,周福明向组织提出了一个要求:为毛主席理最后一次发。
主席逝世后三个小时,周福明得到通知可以为与世长辞的毛主席理发修面。
周福明准备好了工具,里面包括推子,梳子,刮胡刀等等,不是很精致,却十分干净,在反复擦拭了无数遍后,周福明小心翼翼地拿出了工具,准备像以往一样给毛主席理发。
周福明在心中说道:主席,您这次就安心睡觉吧,我绝不打扰您!他知道,这将是自己难度最大的一次理发,在片刻间,他脑海中关于毛主席的回忆奔涌般袭来……
(毛主席)
理发理进中南海
周福明最初能够有幸和毛主席结缘,发生在1959年。
当时二十三岁的周福明在杭州的积极分子表彰大会上被评为了理发行业的青年标兵,这让这位年轻的理发师感到无比自豪和骄傲。
十二月,周福明所在的理发店客人络绎不绝,周福明这位青年标兵无疑是造就这一盛状的重要原因。
周福明记得很清楚,那天一直到中午,客人都还有很多,周福明已经有些担心自己是否够时间吃午饭,这时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
此人是杭州市的一个区委书记,他此行前来就是专程寻找周福明。
见到周福明后,这位书记先是询问:理发半小时时间应该够吧?周福明回答:没问题。
(周福明)
随后书记亮明了自己的身份,并让周福明跟自己走一趟,周福明自然先将工作放在一边,跟着这位领导走进了一间办公室,办公室里坐着两位省公安厅的公安,其中一位是王科长。
王科长直接告诉周福明:杭州饭店现在有一个外宾要理发,组织决定让你前去完成任务,你马上带好工具跟我们走一趟。
周福明虽有疑惑,但也没有迟疑,立即整理好自己理发所需的工具,跟着领导乘坐一辆吉普车后便抵达汪庄,在这里,工作人员先让周福明吃一顿饭,然后将其送往所谓外宾的房间。
原来这里并不是什么外宾,而是省公安厅厅长王芳在等候,周福明此次任务就是帮王芳理发,周福明从未近距离接触这种级别的领导,立刻为其仔细理发。
理发途中,又进来了三个人,一个称作李卫士长,一个名为侯波,一个为省公安厅的伍处长,周福明接连为三人理了发。
入夜,周福明没有回家,而是坐上了一辆轿车,被送到了南屏游泳池,负责接待他的人,就是之前理发的李卫士长。
原来,李卫士长全名李银桥,当时正是毛主席的贴身卫士!
李银桥说道:此次请你前来,是希望你能为毛主席理个发。
周福明听后无比激动,自己竟然要为国家领袖毛主席理发!李银桥又嘱咐道:不要太紧张。这才带着他进到了游泳池内部。
前进途中,周福明也很快明白了之前和李银桥一同让自己理发的那位侯波女同志,她正是毛主席的摄影师,为毛主席拍摄了许多经典照片。
到了泳池旁,李银桥让周福明等待片刻,他前去将毛主席叫出来。很快主席便在工作人员的陪同下走了出来。
周福明也终于第一次见到了自己心中崇拜敬仰的毛主席:一个魁梧,稳健,精神抖擞的人。
毛主席当时穿着睡衣,手里还拿着一本书,看到周福明后,和蔼地伸出了手,周福明赶忙伸手握住,这是一只多么有力的手哇!
周福明激动地说:毛主席您好!
主席亲切回答:你就是替我理发的周师傅吧。主席上下打量着周福明,周福明紧张地说:主席,您叫我小周就行。
(毛主席)
随后,主席坐在了椅子上,并拿出了手里的《二十四史》看了起来,周福明也开始了手里的动作。
还未开始,周福明头上就已经冒出了汗水,毕竟是为毛主席理发,周福明又怎么可能不紧张。
毛主席一边看书,一边和周福明聊天,问了问他的名字,岁数,婚否,也问起他老家是浙江吗。
周福明回答:我是江苏邗江人,邗江以前本来叫江都,后来不知为何改为邗江。
毛主席认真思考后说:那里以前就是叫邗江,只不过被分到江都,现在又分回去了。
主席的回答让周福明大吃一惊,主席竟然真的很认真和自己聊天,而且还如此博识,这一番谈话下来周福明的紧张也消去了七七八八。
就这样,周福明终于是顺利为毛主席理完发,随后又开始为主席刮胡子,前后不到二十分钟便完成了。
显然,周福明的理发技术相当精练。
毛主席起身后,微笑说:谢谢你为我理发。
周福明感到受宠若惊,连忙说:不用谢,主席。
理发结束后,毛主席又邀请周福明和自己一起游泳,这在以前,周福明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回家途中,周福明想到自己竟然为毛主席理了发,还和毛主席一同游泳,心中惊喜之情溢于言表,别提有多开心了。
不久后,主席又邀请周福明为自己理发,这次主席对周福明说:我想让你和我去北京,不知道你个人意愿怎么样?
周福明当然知道和毛主席去北京意味着什么,他想都不想就答应了,于是在1960年四月,周福明随主席一同北上,来到了首都北京,人生中第一次进入了中南海。
至此,周福明成为了毛主席的御用理发师,开始了他在中南海的生活。
服务主席,学习主席
成为毛主席的专用理发师后,周福明才发觉毛主席和自己以往服务过的顾客并不一样,因为主席总是喜欢在理发的时候看书,看文件。
(周福明)
有时候,主席看书会突然深思,脑袋向前靠,有时候也会突然情不自禁发笑,头会向后仰,所以这就十分考研周福明的技术和应变能力了。
本就有着优秀理发技术的周福明,更是为了服务好毛主席不断精进自己的技术,也因此能够完美做到在不影响毛主席看书的前提下,为主席理发。
用毛主席的话来说便是,“你办你的工,我办我的工”,周福明确确实实做到了和毛主席看书互不干扰,难怪他能成为主席的御用理发师了。
当然,既然是为毛主席理发,周福明还需要注意很多事情,其中就有三点是周福明理发时需要谨遵的准则。
首先,毛主席的发型不能变,因为是国家领袖,国家主席,所以毛主席的发型一定要保持背头,不能随意改变,背头虽然看上去简单,但却十分考验理发师的技术。
然后便是理发后主席的头发不能太短,一定要像是理发过后四五天的样子,这样更符合一位国家领袖的面貌,因此如何把握头发的长度也是一个巨大挑战。
最后便是主席的头发分布,主席右边的头发其实是比左边的头发更密的,因此要想呈现出对称的效果,就需要周福明在主席头部两侧理发的量要有所不同。
(吴连登(毛主席生活管家)和周福明)
按理说,理完发之后应该用吹风机吹干,但毛主席却不喜欢用吹风机,这很有可能和主席常用脑,吹风会不适有关。
考虑到这个,周福明每次就会用热毛巾小心翼翼地将主席的头发用固定的形式敷上,既能烘干头发,也能维持发型。
除了理发,周福明还要为毛主席修面,主要是刮胡子。
毛主席身材高达,周福明为他刮胡子的时候需要抬胳膊,主席有时会体谅周福明把自己的嘴巴鼓起方便他刮胡子,周福明却说主席正常坐着就好,周福明能把主席胡子刮得很干净。
毫无疑问,周福明成功担任了毛主席理发师的这一身份,但令他想不到的是,在第二年,毛主席便希望他成为自己的生活管理员。
当时毛主席对周福明说:你一周为我理一两次头发,其他时间也需要有事情干,我认为,你适合为我当生活管理。
那时,主席身边又七个卫士,主要负责主席的内勤事务,但后来卫士接连因为各种原因离开,主席身边的卫士也就少了起来。
(毛主席)
正式成为毛主席生活卫士是在1962年,当时周福明为主席理完发后,毛主席便交代:你今天给我值班,晚上陪我吃饭。
就这样,为主席理发变成了周福明工作的一小部分,他开始为毛主席生活的各方面服务,也掌握了不少技能。
其中最令他印象深刻的,便是为毛主席搓澡。
主席一向节约时间,就像理发时爱看书一样,主席在洗澡的时候也爱看书,为了不浪费时间,干脆便直接安排卫士为自己搓澡,毛主席就可以安心看书。
于是周福明又开始琢磨如何为主席搓澡,怎么样在过程中不打扰到毛主席看书,一来二去,周福明和主席也有了默契,搓澡时,搓到哪个部位,主席就会换手拿书,方便周福明搓澡。
服务主席,是周福明在中南海的主要工作,但在此过程中,周福明是快乐的,满足的,既因为他是为毛主席工作,也因为他在服务主席的途中学到了很多道理。
主席热爱学习,为人勤奋,这是周福明十几年来对主席最深的印象,也因此让周福明意识到了时刻学习的重要性。
正如前文所说,毛主席在理发和搓澡的时候都拿着书本,此外,主席还会时不时和周福明等人进行教诲:一定不能忘记学习。
主席每天都在为国家事务劳累,生活习惯和规律和常人大不相同,几乎是工作到深夜,然后白天找时间睡觉,这般辛勤劳累的作息表让周福明对主席无比敬佩和心疼。
(周福明和毛主席)
同时,主席也无时无刻不在灌输着生活节俭的理念。
作为毛主席的理发师,周福明本以为主席会有专门的理发间,或者十分豪华的设备和工具,事实却是主席对于理发十分随意,工具也十分普通。
至今仍保存在丰泽园里的褪色工具箱,就足以说明主席对于这些方面没有丝毫讲究,完全和普通人一样,这也体现出了毛主席的节俭作风。
作为毛主席的生活管理员,周福明见惯了太多主席日常生活中节俭节约的例子,例如主席有一双拖鞋,穿了很多年,已经旧得不能再旧了,主席却坚持修修补补一直使用。
后来周福明才知道,这双拖鞋其实是多年前许光达将军在战场上获得的战利品,特意送给毛主席的。
(许光达送给毛主席的拖鞋)
虽然是皮质拖鞋,但毕竟穿了这么多年,有几次主席让周福明帮自己拿出去补的时候,修鞋师傅都坦言这双鞋太破旧了,须换了鞋面才能继续穿。
后来,主席眼睛出了些毛病,基本看不清东西,主席就希望周福明等卫士能给他念书,把内容读给他听。
一开始这份工作其实是秘书来做的,但毕竟是主席的卫士,周福明也因此给主席读了很多次数,也借此机会学到了很多知识,了解了很多国家和国际的大事。
没和毛主席见面前,周福明崇拜着毛主席,敬仰着这位国家领袖;在接触了毛主席之后,周福明更加尊敬主席,因为主席让周福明自己也学到了很多道理。
但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到了为毛主席工作的十七个年头,二人还是迎来了分别之日。
亲手送别,永远铭记
1976年九月八日,主席躺在床上,已经无法说出话,就连手臂都虚弱得没有力气抬起来,周福明等人意识到,主席可能挺不过这关了。
(毛主席)
虽然已经无比虚弱,主席却对着周围的医护人员说着什么,但始终无法发出声音,医生护士也不知道主席想要说的内容是什么。
周福明为主席服务了十七年,他知道主席肯定是要知道些什么事情,于是拿出了纸和笔放在主席手边,希望主席能够写出来。
但主席哪里还能写字,用尽全身力气只能在白纸上画出三条杠,周福明拿起白纸端详了一番,然后轻声询问:主席,您要知道三木的消息?
主席竟点了点头,周福明居然猜出了主席的心思。
毕竟跟在主席身边这么多年,周福明平时也常关注国家形势,当时正值日本选举,三木武夫是候选人之一。
周福明一联想,便知道主席是要听关于三木的选举消息,周福明赶忙找来了相关报纸,将内容念给毛主席听。
九月九日凌晨零点十分,主席停止了呼吸。
(毛主席)
看着毛主席逐渐变白的身体,周福明悲伤得不能自已,想到这么多年毛主席对自己的关心,毛主席教导自己这么多道理,周福明还是难以接受主席的离去。
他知道,自己要为毛主席理最后一次发。
周福明想为主席理发的请求得到了党中央的批准,他准备好了简单的工具,开始为毛主席理发。
说起来,到那时,周福明已经三个月没给毛主席理发了,看着主席沉睡的样子,周福明忍住眼泪,拿起推子小心,仔细,缓慢地进行理发。
因为主席已经去世,无法移动,所以周福明干脆直接跪在地上,方便自己剃掉主席鬓角的头发。
一切按照以往的流程走,但周福明身上早已被汗水湿透,心脏也始终扑通狂跳。
理完发后,周福明又为主席修面刮胡,然后给他敷上了热毛巾。看着眼前主席的面貌,彷佛精神了起来,周福明这才满意。
最后一件事,周福明前往游泳池找到了主席的新衣服,将旧衣服换下,为其穿上了灰色中山装。
十一日,周福明和其他卫士一起将主席的遗体抬出了中南海,整个途中,所有人均是啼哭不已,难阻泪流。
主席去世后的这一刻,将永远刻在周福明脑海中,那是凄然的一幕,是全中国乃至全世界人民都会感到悲痛的一幕。
(周福明为主席蜡像理发)
主席去世后,周福明依旧是毛主席的生活管理员,他管理起了主席在中南海的故居,在那里探寻着以往和主席在一起的美好回忆。
2022年四月四日,周福明同志因病去世,享年八十七岁。
结语
为主席理发,这或许会令所有理发师感到羡慕,但周福明在主席身边努力好学,勤劳服务,用自己出色的理发技术和勤恳的态度,成功扮演好主席的生活管理员角色。
主席去世后,为其遗容进行的最后一次理发,是周福明最艰难的一次理发,也是最难忘的一次理发。
可以想象,和这么一位令无数人敬仰,崇拜和尊敬的国家领袖分别,对于周福明来说是一件多么悲伤无奈的事情,但周福明始终相信一件事情,毛主席将会被人民永远铭记,毛主席的精神也将永远流传!
参考文献:
陈贻林.周福明:为毛泽东理发十七年[J].决策与信息,2010,No.312(11):38-40.
理发箱[J].新湘评论,2010,No.41(05):59.
亓莉.走进丰泽园——记毛主席的生活管理员周福明[J].秘书工作,2007,No.226(05):18-21.
亓莉.毛泽东的性格魅力[J].党史博览,1995(02):7-11+2.
亓莉.深爱大自然的伟人——毛泽东的诸多爱好[J].党史纵横,1994(12):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