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 热在三伏”,入伏后,代表着全国将进入持续高温“桑拿”和“蒸烤”模式。
从初伏、中伏到末伏,被“三伏”,为期40天,正好处于小暑与处暑节气之间。
今年三伏天时间
初伏:7月15~7月24日(共10天)
中伏:7月25日~8月13日(共20天)
末伏:8月14日~8月23日(共10天)
“三伏养一夏”,三伏天虽炎热,但也是阳气最充沛的时节,正是趁“热”养生的好时机。
三伏养生养什么?
1、祛湿气
通过温水泡脚、调节生活习惯等方式,可以促进体内湿寒排出,使得体内水汽运行处于平衡状态。
2、调脾胃
艾灸、吃姜等有温阳散寒作用的养生方式能促进体内寒湿之邪排出,增强脾胃功能。少吃辛辣刺激和油腻食物,能减少对肠胃道的损伤。
3、强体质
可以通过运动、调节睡眠等方式,调节人体免疫力,增强体质。
三伏天养生误区
1、过度温阳
很多人喜欢夏天吃温阳的食物来达到增强体质,冬病夏治的目的。可以吃温阳食物,但不可过度进补,过度进补容易导致体内阳气过盛,导致上火、失眠等。
2、过度锻炼
气温越高,人体散热能力就会越低,越容易中暑。三伏天养生要以养心为主,多静少动,锻炼应避开高温环境,运动至微微出汗即可。
3、喝大量绿豆汤
绿豆汤不能当水喝。绿豆虽有清热解暑作用,但过量饮用容易导致脾胃功能下降,引起消化不良、腹泻等问题。
4、室内外温差大
长时间吹空调,再加上贪凉,空调温度过低,导致室内外温差大,不仅容易感冒,还会损耗人体阳气。建议空调温度与室外温度相差不超过8℃。
5、出汗后立刻洗澡
从室外进入室内、剧烈运动后出汗,很多人都会想立刻冲个冷水澡降温,这样做会导致毛孔急剧收缩,汗液无法排出,容易感冒。
6、雨后外出运动
夏天雨后通常都较为凉爽,但此时空气中的湿度也会加重,此时出门散步、锻炼等反而会加重体内湿气。下雨天应减少户外活动。
感谢浏览,集药方舟·数字健康,智领未来,关注/点赞/转发/收藏,了解更多健康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