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绘宁静和谐的山水景色,要看他的作品

凝萨 2025-02-08 03:01:52

董其昌是明末书画大师,他作品风格和审美情趣对后世影响很大。清代山水画的正统风格,就是继承了董其昌仿古方面的理念。从风格上看,他主要学习元人笔意,上溯五代董源画风。他选择的学习对象都是每个时代画坛领军人物,让他在明末有了画坛领袖的威望。这幅《青山草堂》是董其昌作品,乍一看似乎很简单啊,看不出什么技巧。只觉得画中景色令人感到心绪平和,看久了会爱上宁静和谐的山水。

董其昌的山水画学习难度很大,一点也不简单。如果不相信,可以动手临仿一下就知道了。哪怕像描红一样一笔不错,初学者也很难画出味道。他的技巧藏在了画中每一处细节,等着懂他的人慢慢品味。

董其昌 青山林亭

董其昌用笔喜欢增加一些提按变化,这些变化丰富了线条的节奏,产生形式上的美感。这一特征体现在画中各处细节,比如他画的树采用双勾法画树干。明明就是线条,能够让人感觉到立体。再看他画的枯枝、点叶,都会让人觉得生动天然。赏画的感受来自于线条的表现力,提升了作品意境。

他在用墨上也有独到之处,由于偏好元人山水,董其昌在用墨上喜欢表现对比关系。浓与淡、枯与湿形成对比,表现出山石质感,杂树穿插交错的层次。笔墨上的层次感与构图设定的空间层次完美统一,让人在画中感受到他心境。从画中可以看出他是个平和儒雅的人,没有很大的情绪起伏。也许有人会说,历史上有“民抄董宦”的记载。这段故事并没有出现在正史中,只是出现在文人笔记里。起码从画中呈现的境界,看不出他有道德上的瑕疵。

董其昌 青山林亭 局部

董其昌刻画细节相当细腻,千万别被疏旷深远的构图影响了判断力。从《青山林亭》可以看出,山石树法主要学习董源、黄公望、倪瓒等人。笔墨韵味与和谐宁静的意境融合,就有了淡淡的禅意。

凝视画中山水,可以看出董其昌是个超然物外的雅士。凡俗世界的得失荣辱对他没有丝毫影响,他对富贵名利没有丝毫欲望。他在画中展现了文人该有的道德操守。看着枯笔皴擦的山石肌理,好像文人雅士的铮铮铁骨。看着枯枝上的残叶,好像文人雅士不屈顽强的风骨。

董其昌 青山林亭 局部

董其昌画山水不喜欢反复堆叠,让空间显得过于复杂。构图力求表现出山水间的恬静美好。前景横坡杂树草亭,中景山石崖壁一角,远景云烟笼罩起伏群山。没有刻意炫技,着眼全局。他也会把精力放到细节之上,利用细节的丰富变化与整体疏旷形成对比,表现出层次感。

画中有精妙笔墨,变幻烟云,有生动美景,这些特征都为了强调画山水中的静谧幽深。《青山林亭》初看简简单单,越看越会喜欢上这种古朴典雅的风格。

​董其昌 青山林亭 局部

画中有个有意思的现象,看遍各处细节,竟然没有发现山中有人畅游。难道董其昌不会画人物吗?当然不是了,至于为何如此,可以在他的画中寻找答案。

0 阅读:27
凝萨

凝萨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