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12月1日,刚满70岁的滕代远因病离开了人世。
在他生命的最后阶段,他用尽最后的气力,向子女家人留下了两个大字。
纵观滕代远与子女家人的相处,力争把家人都带入那两个大字当中。
滕代远为父亲争光1923年秋,滕代远顺利考入了常德省立第二师范学校。在学校的时候,滕代远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参加了进步学生运动。
次年,滕代远参加了青年团,1925年转入共产党。自此,开始了他的职业革命家的生涯。
大革命失败后,很多地方都笼罩在白色恐怖之下。滕代远的老家也是腥风血雨。
那会儿,由于通讯很差,加之滕代远的共产党身份,导致他很长时间都不能跟家人联系。
这样一来,外头就不断传出龙兆(滕代远的小名)牺牲的消息。
那个年代,战火连天,死人是常有的事。所以,长时间没有收到儿子的消息,滕代远的父母都以为孩子已经离开了这个人世。
每逢过年过节,父母就呼唤着滕代远的小名,为他点香烧纸。
滕代远并没有死,他跟着朱毛领导的红军,一直在同敌人作斗争。
1930年8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和总前委成立了。由毛泽东任总政治委员,滕代远任副政治委员。
1933年初,由于受“左”倾错误领导的指责,毛主席被迫离开了红一方面军的主要领导岗位。滕代远也是同样情况,离开了红三军团。
滕代远当时的思想虽然愤愤不平,但对个人的职务并不计较。那会儿,他被分配到中革军委武装动员部当部长。
滕代远服从组织决定,与相关单位配合,在两个月的时间“扩红”6.2万人,超额完成计划。
1934年,滕代远奉命去了苏联。抗战爆发后,滕代远回到延安,被任命为军事委员会参谋长。
1938年4月的一天,滕代远的家人收到了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同乡的一个年轻人从延安回到了故乡,他受滕代远的委托,亲自找到滕代远的父亲说:
“龙兆和他的部队都驻扎在延安呢!你儿子想让您去延安见一面。”
此时距离儿子离家已经有整整15年的时间了,老两口得知儿子还尚在人间,可谓是激动坏了。
滕父赶紧变卖田产、牲口,凑足了盘缠后,便马不停蹄地踏上了前往延安的道路。
在沿途八路军办事处的帮助下,滕父终于来到了延安,见到了久违的儿子。
滕父滕国权后来回忆说,到了延安的第二天,儿子滕代远让自己的警卫员去街上买来一只肥鸡,他亲自动手,按照家乡的习俗,做了一道美味。父子俩打了一餐“牙祭”。
之后,滕国权便在延安暂时住下了。组织安排他一日三餐吃大米,而滕代远和战士们一起吃粗杂粮。
滕国权待了20多天,由于家中农活忙惯了,突然没啥事可做,便主动要求回麻阳老家。
当时,滕代远没有钱,他把身上仅有的4张五角的纸币,以及一个红色的锁口布袋给了父亲。
毛主席知晓老人家要回去时,送了十块光洋当路费,还有一件狐皮袍子御寒。
滕国权回去以后,亲戚们都围在他家,说:“您儿子在外头当官了,这次回来定是发财了!”
滕国权表示,没有的事,在那边还不如乡下老百姓的一日三餐稀粥烂饭。虽然他嘴上这么说,可脸上早就洋溢出了自豪的神情。
儿子找上门新中国成立后,滕代远是首任铁道部部长。他到北京时,只带了两个警卫员,一个勤务员。
滕代远对来自四面八方的人员,一律一视同仁,按德才分配工作。
走马上任之后,滕代远忘我的工作,努力想把铁道部建设好。
有警卫员回忆说,有一天晚上,滕代远向毛主席汇报工作,直到次日凌晨。回到家吃过早点,他马上要去上班。
滕代远平时的血压就高,警卫员就劝他休息一会儿再去。滕代远说:“我个人的身体是小事,中央指示是大事。”
滕代远一心扑在工作上,不知晓老家的人已经揭不开锅了。
麻阳解放时,老家有7口人要吃饭,粮食不够,生活得很困难。滕代远的长子滕久翔就想着来北京找父亲帮帮忙。
早些年,滕代远的父母为儿子包办婚姻,滕代远和大他四岁的谭红玉结了婚。
后来生下了个儿子,也就是滕久翔。
滕代远参加革命,几十年没有回老家了。这个找上门来的儿子,到底是不是自己的亲生儿子呢?
为此,滕代远决定让秘书先替自己考察一下,当然试题的题目都是由滕代远出的。
结果全部的问题,滕久翔都回答正确。
父子相认后,滕久翔便把来京的目的和父亲说了。希望父亲能帮着他在北京找份工作,还有就是给些钱。
滕代远让滕久翔回老家务农,多打粮食,为抗美援朝出把力。临行前,滕代远又叮嘱儿子,不准打着他的名号,向政府要接济,或者替其它的要求。
回到老家后,祖母询问滕久翔,你父亲有没有给你钱?滕久翔委屈地说,给了路费,要是路程再远一点,他都要饿肚子了。
滕代远送给儿子的东西里,有根皮带。那时滕代远在井冈山打仗的时候用过的。
他希望儿子能像他当年那样,克服一个又一个的困难。
1955年,滕代远的母亲年事已高,生活困苦。这时,长子滕久翔给父亲写了一封信,请求生活支援。
滕代远和妻子林一从工资里,拨出30元钱,寄给母亲和战乱中离散的前妻。
这笔钱,让滕久翔家人有了转机。
1960年9月,滕代远的母亲去世。滕久翔给父亲发了电报,告知此事。滕代远虽然心痛万分,可想到自己回乡后,势必会给当地政府增添麻烦。
于是,他最终还是打消了回乡奔丧的念头。
他给儿子滕久翔发了一则电报,告诉他自己工作忙不能回去,要求丧事从简。
不久,滕久翔收到了父亲寄来的100元钱。父亲让他代自己守灵尽孝。
话说,滕母去世后,滕代远甚是想念,几夜都没睡好觉。身边的工作人员回忆,首长几天消瘦了十多斤。
滕代远给子女家人留下两个大字特殊年代,滕代远的处境很不好。1973年8月,滕久翔到北京看望生病的父亲。
滕久翔看着父亲每顿饭之前,还要吃个窝窝头。他就规劝说,这窝窝头是粗杂粮做的,吃了不消化,等病好了再吃也不吃。
可滕代远表示,他从1960年开始,就一直这么吃了10多年了。接着,滕代远说起了60年代,毛主席、周总理和全国人民一起艰苦奋斗,天天吃黑窝窝头,很少吃肉。
滕代远说:“我应该坚持下去。”
滕代远和儿子讲,今天的共产党员,是为了人民服务的。要关心群众,不能只顾着自己,要时刻不忘旧社会的苦,那样才能体味到新社会的甜。
1974年11月30日,滕代远的病情已经发展到不可挽回地地步了。他在弥留之际,把子女家人都召集到一起。
滕代远用尽最后的气力,写下了“服务”两个大字。这也是他对子女家人的希望。
多年后,滕久翔依旧记得父亲对他说的那句话:“今天的幸福是来之不易的,你应该好好工作,为党为人民多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