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猴王”六龄童的葬礼:唐僧送最后一程,上千群众道别

热情的小狐狸 2024-12-02 03:54:03

章宗义的戏剧转折与初探

1940年,戏剧界风云突变,章宗义的声音出现了问题。声音的变化直接影响到了他的表演,尤其是在演唱京剧的独唱部分时,嗓音的不稳定让他无法完美呈现角色的情感。

章宗义开始更多地参与到武戏的训练和表演中,将主要精力转移到身体表现和武术技巧的锤炼上。在那个时代,武戏特别受欢迎,观众对于激烈的打斗场面和高难度的武艺表现总是报以热烈的掌声。

在这一过程中,章宗义经常去观看当时名声在外的盖叫天父子的表演。盖叫天是当时著名的武戏演员,他和他的儿子们在舞台上呈现的精彩武艺令无数观众惊叹。章宗义是一个学生,认真观察每一个动作的细节,每一次身体的协调,以及演员们如何在不同的戏剧情境中保持角色的连贯性和表现力。

他特别注意盖叫天在舞台上的身手和表现技巧。盖叫天的招牌动作,如空翻、双腿连环踢等,都让章宗义大开眼界。他不仅观察表演,还经常在演出结束后,向盖叫天及其团队请教。通过与这些资深艺术家的交流,章宗义逐渐掌握了一系列复杂的武术技巧和舞台表现方法,开始演猴戏,扮演孙悟空。

舞台的飞跃

为了能够演绎好孙悟空这一角色,章宗义下了极大的功夫。他从传统武戏入手,开始系统学习《夜奔》《花蝴蝶》等经典剧目。这些剧目以动作繁复、节奏紧凑著称,对演员的基本功要求极高。为了练好这些戏,他每天坚持长时间的基础训练,从压腿、翻身到吊嗓子、跑圆场,反复琢磨每一个动作的准确性和流畅度。

在练《夜奔》时,他专门研究剧中林冲的武打桥段,特别是挥刀劈砍的动作,既要有力量又要兼顾舞台的美感。为了达到舞台效果,他不断尝试刀法的挥动角度,同时注意身体的协调性和步伐的稳健性。有时一个动作不满意,他会反复试上几十遍。到了《花蝴蝶》,他更是着重于身法和柔韧度的练习,因为这出戏对演员的灵活性要求更高,他一边练习戏中角色的旋转跳跃动作,一边在空翻和腿部动作上找感觉,经常一次次调整细微差别,力求呈现出更自然的舞台效果。

除了刻苦练习,他还十分注重从前辈身上汲取经验。他请教了不少师傅,学习他们在舞台上处理动作和情节的手法。每次从师傅那里听完指点,他立刻回去实践,并通过镜子观察自己的姿态,细心纠正每一个不到位的动作。

在剧团的演出中,他利用每一次登台的机会积累经验。开始时,他多是给其他演员配戏,负责一些简单的武打场面,渐渐地,随着技艺的成熟,他开始挑起更重要的角色。演《挑滑车》时,他特别注意马戏场面的表现,刻意在舞台上模拟骑马的节奏感和速度感,几次演下来,赢得了观众的喝彩。

在一场接一场的演出中,他的动作越来越扎实,表现力也愈发强大。他的武戏不再只是单纯的技艺展示,而是充满了戏剧张力,让观众既能感受到武术的精彩,又能理解角色的情感。

与小猴子的日常

在他的艺术生涯中,为了更好地揣摩孙悟空的动作和神态,章宗义养了一只小猴子。这只猴子被取了个简单的名字,时常被他抱在怀里或放在肩上,几乎每天都陪着他。他喂它吃水果,观察它抓香蕉皮的动作;给它洗澡时注意它如何甩干毛发;甚至逗它玩时,看它攀爬跳跃的敏捷身姿。

这只猴子性情活泼,喜欢四处蹦跳,经常在房梁上吊着来回荡,有时候还会拿起章宗义练功用的小道具比划。章宗义不急着赶它下来,反而站在一旁仔细看,留意它攀爬的姿势、爪子用力的角度,以及尾巴的摆动频率。

为了模仿猴子,他常常跟在它后面学爬学跳。猴子用两只爪子抓东西,他就模仿这种动作,甚至有意把自己的手指蜷曲得更像猴爪。猴子跳跃时,他也尽量调整身体的重心,让自己的动作显得更加轻盈。久而久之,这些模仿动作融入到了他的舞台表演中,连猴子的挠头抓耳、蹲着啃东西的细节,也被他搬到了戏曲里。

猴子高兴时会张嘴露齿发出叫声,愤怒时会瞪大眼睛,甚至全身的毛发都会竖起来。他在这些表情里看到了猴子的情绪变化,学会了用面部肌肉表现猴子的各种神态。例如,在演孙悟空调皮捣蛋的场景时,他会微微撅起嘴角,加上小幅度的点头动作,把猴子的活泼和机灵表现得惟妙惟肖。

名流观剧与国际认可

1956年,绍剧《孙悟空大闹天宫》迎来了一场特殊的演出。那天,浙江绍剧团满怀期待地准备了一切,因为他们的观众之一是时任副总理陈毅。演出一开始,章宗义饰演的孙悟空便以灵动的身姿和俏皮的表情吸引了全场观众的目光。特别是在大闹天宫的打斗场面中,他翻腾跳跃,挥舞金箍棒,将猴子的顽皮、灵活和英勇展现得淋漓尽致。演出结束后,陈毅副总理走上台,热情地握住章宗义的手,连连称赞他的表演。

到了1957年12月,又一场重要的演出安排在上海中苏友好大厦进行。这一次的观众是周恩来总理。在那场演出中,章宗义更加用心。特别是在“七十二变”的表演段落中,他通过娴熟的动作和丰富的表情变化,把孙悟空的机智与神通表现得惟妙惟肖。周恩来总理看后十分满意,亲自接见了章宗义,夸赞他的演技出色,并提到“外宾很满意”。

时间到了1974年,浙江绍剧团赴舟山部队慰问演出。舟山的海风寒冷刺骨,章宗义却坚持随团出发。这时的他已经身患胸膜炎,身体并不适合剧烈运动。但当部队官兵热切邀请他表演时,他毫不推辞,选择登台表演绍剧传统武打戏《白水滩》。那场戏充满了打斗场面和高强度的动作,他全程挥舞着刀枪,完成了一系列高难度的武打动作,虽然几次气喘不止,但仍坚持演完全场。台下掌声雷动,官兵们纷纷站起来向他致敬。

这次演出之后,章宗义的健康状况稍有好转。他重返戏曲舞台后,投入到了绍剧猴戏《火焰山》(《三借芭蕉扇》)的排练和演出中。这部戏最初由他和哥哥章宗信共同改编,是一部融合传统与创新的经典剧目。为了重新将这部作品搬上舞台,他作为团长亲自指导每一个细节。从布景设计到演员排练,从武戏动作到唱腔把握,他都事无巨细地参与其中。尤其是孙悟空与铁扇公主对峙的一幕,他不断调整孙悟空的动作幅度和表情变化,力求表现出这个角色在斗争中的机智与坚持。

从1979年开始,这部戏在浙江各地巡演,吸引了大量观众的关注。章宗义在舞台上的孙悟空,举手投足间透着一股独有的灵气,让人印象深刻。1983年,浙江绍剧团带着《火焰山》参加浙江省首届戏剧节。在那次比赛中,章宗义以精湛的表演征服了评委和观众,最终获得了优秀表演奖。

传承与告别

2014年1月31日,六龄童章宗义在绍兴的家中与世长辞,享年90岁。这一天,绍兴的天空灰蒙蒙的,街头巷尾都在传颂着他的名字。作为绍剧的代表人物,章宗义一生都在舞台上用尽全力。

灵堂布置得庄重肃穆。正中央摆放着章宗义的黑白遗照,照片中的他戴着舞台化妆后的美猴王头饰,眉目间依稀还能看到舞台上的灵动与神采。章宗义的儿子六小龄童早早便守在灵堂里,满眼都是疲惫和悲伤。他穿着一身素净的黑衣,始终站在灵堂的一角,接待着前来吊唁的亲朋好友和戏曲界的同行。

作为六小龄童的好友,“唐僧”的扮演者迟重瑞也专程赶来参加追悼会。他一身黑色长大衣,神情凝重。进入灵堂后,他双手合十站立片刻,随后走到六小龄童身边,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没有多说什么,两人只是默默点了点头。他随后走到章宗义遗体旁,深深鞠了一躬,久久没有起身。

追悼会现场人头攒动,前来送别章宗义的观众、戏曲爱好者和老同事们络绎不绝。他们中,有些人带着自家孩子来,希望孩子能够记住这位为中国传统戏曲奉献一生的老人。也有不少人手里拿着节目单或演出海报,上面印着章宗义饰演孙悟空的经典形象。

灵柩上,除了鲜花,还摆放着象征章宗义一生艺术成就的物件:一套孙悟空的戏服和金箍棒。这些东西曾陪伴他走过无数次舞台,也见证了他作为南猴王的辉煌岁月。当灵柩被缓缓抬上灵车时,数千名送行者静静站立,目送着这位艺术大师的最后一程。灵车缓缓启动,路旁的行人纷纷停下脚步,有人低头默哀,有人双手合十,表达着自己的敬意。

参考资料:[1]李小青.致敬绍剧一代宗师六龄童[J].中国戏剧,2024(6):8-8

0 阅读:13

热情的小狐狸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