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真的有免死金牌吗?还真有。不过不是像电视剧里演的那样,危急时刻从怀里掏出一枚小小的金牌,而是这样一个有些重量的大块铁片。
在今天的国家博物馆里,藏着一件一级文物,名为“钱镠铁券”,它形如覆瓦,上嵌金字,写着本人可免死罪9次,子孙后代可免3次,若触犯法律,官员也不得过问,妥妥的免死金牌。这是中国现存唯一一件唐代铁券实物。
钱镠(liu)是谁?为什么会有这块铁券?免死金牌真的可以免死吗?
说到钱镠,可能有的朋友不太熟悉。这么说吧: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中国原子弹之父钱三强,中国力学之父钱伟长、国学大师钱穆、作家钱钟书、语言学家钱玄同、中国工程院第一批女院士钱易等一大批近代“民族脊梁”,都是他的后人。
宋代编写的《百家姓》里他们家的钱姓仅在皇姓赵之下,这个家族自宋以来载入史册的就有1000人,历史上封侯拜相、位至郡王国公的不计其数。目前钱氏后人在全世界有100多个院士,在国防、科技、教育、医疗、文化等各方面人才辈出。被称为“千年名门望族,两浙第一世家。”
可要是没有这块钱镠铁券,也许早在500多年前就没有吴越钱氏这一家族了,更不会有后来撑起了新中国建设时期重要工程的钱氏后人。
说了这么久,这钱镠到底是谁?
钱镠是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的开国君主,虽是君主却对中原王朝称臣,因为吴越国一直依附于中原王朝,依附却又独立,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钱镠所在的吴越国三面都有强敌,他需要强有力的靠山,让敌人不敢打吴越国的主意,钱镠接受王朝的册封,却也有自己的治理制度,他创造了历史上第一也是唯一一个钱氏王朝。
可以说钱镠做出的决定非常正确,他不仅拥有自己的吴越国,还是天下兵马大元帅,得到了朝廷颁发的金册玉印,还有自己的年号,让吴越国达到了强盛,吴越国就在今天的江浙一带。
吴越国在钱镠的治理下富庶一方,杭州现在有个钱王祠,祭祀的就是钱镠,杭州每年的元宵节还有个“钱王祭”活动。钱镠给后人留下的《钱氏家训》是我国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哦对了,很多人喜欢的那句“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就是钱镠写给自己夫人的情诗。
(钱镠画像|清代)
钱镠在唐末时曾任镇海节度使,公元897年,钱镠因平定吴越一带的叛乱有功,被唐昭宗赐予免死金牌。铁券末段文字明晃晃地写着:“卿恕九死,子孙三死,或犯常刑,有司不得加责。”不仅可以免本人的死罪,就连他的子孙后代也可以免罪。
你可能会疑惑:不是叫金牌吗,怎么会是铁做的呢?
免死金牌是古代帝王赐给功臣的凭证,最早出现在汉代。那个时候中国的铸铁技术逐渐成熟,铁在古人心中是最坚硬的东西,用铁做契约,代表誓言永在。过去帝王给大臣写的文书,大多是用丹砂写的,所以称为“丹书铁券”。
不过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块,是用鎏金刻字,就是在铁券上刻出内容,在用黄金进行填充,属于“金书铁券”。
有了免死金牌就可以高枕无忧、胡作非为了吗?并没有,相反钱镠一直很清醒,即使手握王权,也没得意忘形,依然教育子孙后代要小心谨慎,恪守钱氏家训。所以钱镠并没有用过这块免死金牌,不仅如此,这块免死金牌一直被钱家后人珍藏,此后近500年间从未使用过。
时间来到公元1391年,彼时钱镠的后人钱用勤在明朝为官,他在建昌任知府时,因在税粮方面贪腐被抓。
在当时,明太祖朱元璋对贪污的官员严惩不贷,眼看着钱家就要喜提灭九族大礼包,钱用勤的儿子钱怞(you)忽然想到家里还供着一块唐朝的免死金牌,本着死马当活马医的态度进京面圣。
可唐朝颁发的免死金牌,朱元璋会认吗?
免死金牌到底能不能免死,这东西最终的解释权还是在帝王手里,毕竟被朱元璋颁发过免死金牌的家族,后来也照样被他诛九族了。出乎意料的是,朱元璋认下了这块免死金牌,不仅没有处罚钱家,还归还了没收的家产。
这块免死金牌到明朝时已经快500年了,而且是前前朝皇帝发的,朱元璋为什么还要认呢?
一方面是对钱镠的能力和忠诚的尊重,为大臣树立榜样,另一方面也有可能是为了证明明朝的正统性,承认唐朝的免死金牌就是承认了自己政权的合法性和历史传承。
究竟因为什么原因,我们不清楚,也无法知道,我们只知道朱元璋赦免了钱用勤的死罪,还把他安然无恙的放回了家。
命运齿轮的转动还真是微妙,朱元璋可能也没有想到,当年他饶恕的吴越钱氏,会产生多大的蝴蝶效应。
500多年后,钱氏家族出了导弹之父钱学森,原子弹之父钱三强,力学之父钱伟长、写下《国史大纲》的钱穆……这一批批秉承钱氏家训的钱家后人,为新中国的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千年来,钱家的这块铁券一直被小心珍藏,虽然中间出现过遗失,还在皇宫保存过,但好在铁券最后安然无恙回到了钱家。
1951?年,钱镠的后人将钱镠铁券从钱氏祠堂取出,捐献给国家,由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保管。1959?年,钱镠铁券被移交给中国历史博物馆,也就是今天的中国国家博物馆,为国家一级文物。
需要注意的是,国博现在展出的钱镠铁券是复制品,真品估计是放回仓库收藏了。对吴越钱氏这个千年望族感兴趣的朋友,也可以前往浙江博物馆和临安博物馆了解更多的故事。
本期编辑:文南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