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00多年前,一位来自异族的将军,带着他的随从和大军来到安阳,他为商王朝四处征战,直至战死沙场。商王痛失爱臣,将他的遗体葬入皇宫,陪在商王身边,以镇守地下亡魂。这位将军,我们现在称他为“亚长”(zhǎng)。
(亚长铜手形器|拍摄于殷墟博物馆)
斯人已逝,考古使其复活。21世纪的第一年,随着一场惊世骇俗的盗墓案(未遂),深埋地下数千年的大商战神重见天日。这座占地不过20平方米的墓葬,揭开了异族将军戎马一生的沙场故事。
(铜方斝(jiǎ)|亚长墓出土|殷墟博物馆)
墓主人为男性,35岁,身高一米七左右,右臂缺失,以俯卧的奇特姿势下葬。他的遗骸上有共有7处创伤,多为刀斧类锐器砍伤。
(亚长骸骨)
墓葬中出土随葬品577件,是殷墟继妇好墓之后出土随葬品数量最多的墓葬。陪葬在这些随葬品身边的,还有大量的殉人和殉狗的残骸。
亚长是谁?为何会被单独埋入皇宫?为何要俯身下葬?墓中的15具殉人是什么身份?他和大商第一女战神妇好会有着怎样的渊源?
我们今天继续讲述殷墟的文物故事。
今年2月份殷墟博物馆新馆正式开放,在博物馆的三层,有整整一个大展厅,专门陈列着一代武将亚长墓里出土文物。如今殷墟博物馆里的镇馆之宝,大多都在这里。
(殷墟博物馆3楼《长从何来》专题展)
亚长墓,即殷墟54号大墓,是一座“在考古界声名显赫却不为大众熟知的商代古墓。
2000年12月的一天,一伙盗墓贼趁夜溜进安阳殷墟花园庄村东的农田,他们用洛阳铲挖了十几个大小不一的孔,其中一些大孔正准备装入炸药,他们打算暴力炸开古墓。幸而当地的村民及时发现了盗墓情况并报告给殷墟考古工作队,为避免大墓遭受洗劫,考古队紧急对这座编号为“M54”的大墓进行抢救性发掘。
(亚长牛尊|亚长墓出土)
作为商朝晚期的都城遗址,安阳殷墟的考古发掘自1928年就已经开始了,然而十分遗憾的是,商代的墓葬基本被盗过,可以说“十墓九空”。
1976年,妇好墓的发现带来了巨大惊喜,因为这是第一座保存完好、且墓主人身份明确的高级墓葬。而这次的亚长墓和妇好墓一样,也是保存完好,且身份清楚,这无疑又是考古史上的一大奇迹。
(妇好和亚长的墓都是葬在商朝的宫殿区,而且在墓葬之上建了庙堂祭祀,这也是他们的墓葬免遭盗墓毒手的一大原因。经考古发现他们俩的墓葬时间相近,很有可能就是同一时代的人。)
(中华第一女战神——妇好)
我们今天之所以知道墓主人叫“亚长”,是因为随葬品中的青铜礼器上多有铭文有“亚长”二字。其实“亚长”并不是他的名字,而是身份。“亚”指的是带兵打仗的武官,“长”是他的家族姓氏。”
值得一提的是,亚长墓中出土了7把铜钺,比威震四方的女战神妇好墓中出土的4把还要多。铜钺在商朝是权力的象征,可掌生杀大权,再结合墓中出土的大部分兵器,从军事地位单方面来说,亚长并不逊于妇好。
(亚长铜钺)
通过对亚长遗骨的研究,专家们推断出亚长是一位35岁左右的男性,他的身体共有7处创伤,多为刀斧类锐器砍伤,有些是旧伤,有些是没有愈合的伤口,最致命的伤口在左侧股骨上部,可能是被铜矛贯穿盆骨导致动脉失血过多而死,说明亚长的可能是战死沙场。
这些遗骸上触目惊心的伤口,无声地在讲述着亚长在生前所经历的生死搏斗。
这把卷首刀是迄今所知晚商时期最高级的青铜武器,墓中一共出土了3件,透过这件兵器,似乎能够感受到亚长的肃杀之气。
(亚长铜卷首刀)
在殷墟博物馆里有一件网红文物,铜手形器,很多人喜欢来这里打卡握手,这只铜手同样出自亚长墓。
至于这铜手是做什么的目前也是有多种争议,有说它是一种象征权力的礼器,有说它是用来抓肉吃或者挠痒痒用的,更多的说法是这是给亚长做的假肢,毕竟亚长下葬时没了右手。
考古专家同样用“锶同位素”检测的方法,得知亚长并非商都本地人,他是是来自远方的族长或军事领袖。
亚长的墓葬同样充满了神秘性和仪式感。他的墓葬孤悬于墓地之外,并未“聚族而葬”,而且他下葬时采用的是脸朝下的俯卧姿势,这可能和他的非正常死亡有关。
值得注意的是,亚长墓里发现了15具殉葬人骨,还有大量的殉葬的牛、羊、狗等头骨。
殉葬在商朝是普遍存在的,根据考古发现和分析,亚长墓中有6个肢体较为完整的殉人与墓主人在一起,他们和亚长一样,不是安阳本地人,极有可能是墓主人的亲信随从,亚长死后这些部下也追随他们的将军而去。
(铜权仗后面的画作描述的是亚长战死后他的部下将其遗体送回王都的场面)
透过亚长的骸骨和他身边的随葬品,我们得以拼凑出这位大商战神的一生:
一位长国部落的首领,带着他的亲兵来到商都,为商王出生入死,保家卫国、立下赫赫战功,他身上的累累伤疤是作为战神的勋章。
在最后一次战争中,他被敌军背后偷袭,从马背上摔下,进而被敌群围攻乱刀砍死。后来他的遗体被部下运回王都,商王感念他的英勇付出,以极高的规格下葬了他,并且把他的遗体和妇好一样葬入皇宫,陪在商王身边。
分葬在皇宫两侧的两位战神——妇好和亚长,死后成为保护神,继续护佑着大邑商的子民。
本期编辑:文南兮
人殉很正常啊!后来改用了以陶代人,才有了兵马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