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固态电池适配人形机器人动力需求。
一、能量密度高,为人形机器人提供更持久的续航能力;
二、安全性高,在各种复杂工况中及受到外力冲击或高温环境等突发事件下可保持电池内部结构稳定;
三、循环寿命长,性能衰减缓慢,提高人形机器人整体使用寿命和经济性;
四、设计灵活度高,全固态电池可以根据人形机器人的复杂机械结构和内部空间布局,灵活地设计成不同的形状和尺寸,实现更合理的重量分布,提升机器人的稳定性和灵活性 2025年或为固态电池量产元年,产业界进展不断。据高工锂电微信公众号不完全统计,
开年不足两月,国内新增签约环评通过的固态电池相关生产项目(涵盖电池与材料环节)投资总额已突破百亿元人民币;2月9日长安汽车发布全固态电池“金钟罩”,能量密度可达400wh/kg;现代汽车计划在2025年底前发布首款由全固态电池供电的电动汽车原型车,并将于2025年3月首次向公众展示其全固态电动汽车电池试点生产线。 “固态电池+人形机器人”加速推进,政策信号有望进一步明确。
2024年底,广汽集团推出了搭载固态电池的第三代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GoMate,GoMate的续航能力达到6小时,而且大幅降低了能耗,相比同类产品节能达80%以上。我们判断2025年人形机器人、eVTOL、消费电子等固态电池高端应用有望进一步放量,我们认为国内相关行业支持政策将进-步明确,推动行业有序加速发展,
【推荐】长阳科技(与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签署了固态电池薄膜技术开发合同)、
厦钨新能(与欣旺达动力签署《固态电池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有研新材(突破高纯硫化锂技术)、道氏技术(硫化物电解质、单壁碳纳米管)、三祥新材(氧化锆)、岳阳兴长(低位个股,MOFS材料,募投项目释放利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