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该以怎样的心态看待特斯拉?

今天有名车 2023-03-03 22:24:08
2月的最后一天晚上,我又在球场上看到了大姐。

大姐的年龄本不大,虽然82年的她几乎比我大了一旬,但仍然总是会在我叫她“大姐”时面露不悦与愠色——“叫谁大姐呢?”

可能在沪上丽人眼里,不管年龄多大,都会对“大姐”这个有着土味、村气、加速催人老嫌疑的称谓有着一种天然的抵触情绪与被冒犯感,而忽略了它在北方语境中也有着亲切、和善的积极正面含义,不信,你看百度词条。

上海人真奇怪,一边甘之如饴地自称为“小阿姨”,一边又对“大姐”一词视为不逊之言。

不过,最终,百度百科还是证明了我的疏忽大意以及在数学上的不求甚解。

或许,我应该唤她为——阿姐小仙女。

“不必了,直接叫姐就行了。”大姐依旧是一个白眼。

解决完称谓的矛盾,大姐还是无法安心打球,因为她又有了新烦恼:

从去年夏天开始,大姐就心心念念着把她开了十几年的手动挡克鲁兹卖掉,换成一辆送绿牌的电动车。

由于大姐并不懂车,因此,我们接下来每一次相逢就变成了——一手执拍扣杀挥斥羽球,一手货比三家指点车海。

就这样,由夏入秋,由秋至冬,纠结并考察了数月之后,大姐终于下了决心、下了定金——比亚迪海豚。

可是,四个月的时间过去了,时至今日我每次在球场上看到的,仍然是那辆排挡杆里铿锵着顿挫,排气管里喘着粗气的克鲁兹。

“海豚太热门了,还在排队等车中……”

就这样,冬尽春来,换了经年,时间,不断酝酿着大姐对新车的渴望与思慕,但酿得久了,甘露琼浆就渐渐变成了一张大饼。

直到……

(只许自称老娘,不许人称大姐)

大姐的耐心终于被消磨殆尽,于是,那一晚,大姐告诉我:我决定买特斯拉了!(Model3)

“可是它俩也不是一个级别的。”

“加点钱就是了,特斯拉多有排面!”

“先别急——”。

随后我对她说了啥,你们可能都猜到了:Model 3马上就要换代了,你买了不就成了旧款;15万的两厢Model Q也要来了,不正好就是海豚的平替吗?

没错,关于特斯拉的传言,我听到的版本和你们并没有什么不一样。事实上,只要大姐稍微刷刷抖音,我就会瞬间失去在她面前假装专业的资格。

我感受到了自己的堕落:作为一个媒体工作者,当我跟她聊起这些传言的时候,不仅没有前面加上“据说”两字以求客观,反而是讳莫如深的、充满了刻意的显摆与装X欲的——“据我所知”。

所以,打脸,就成了一件活该的事。

一天以后的“特斯拉宏图—第三篇章”里,五点钟起了个大早的人们,等来了寂寞:没有涨价降价的信息,没有2.5万美元的“Model Q”,没有“第三代汽车平台”,甚至连发布了两年半的4680电池也没能量产……

“说好的……”

营销大师马斯克:“谁跟你说好的……”

当“例行“迟到了近半个小时的马斯克站上讲台,当特斯拉CFO扎克·柯克霍恩开始讲起一个宏大的、关乎地球未来的远景故事时,特斯拉股价便开启了“跌跌”不休的趋势。

“这么重磅的大会,气氛都烘托到这了,就这?”

这种失落感,大概就像虽然我在此文中长篇大段地讲述了大姐的故事,最后你们却发现这只是我用来导出文章主题的引子而已,丝毫没有什么类似“一对相差12岁的都市男女的猎奇故事”的后续……

时至今日,人们似乎不再愿意去听那些改变地球、改变人类的宏伟故事,甚至当人们觉得它过于壮丽恢弘时,它就变成了一张饼:化石能源“既肮脏又浪费”,那又如何呢;在全球建立一支由8500万辆纯电汽车组成的足以推进电气化经济的车队,听上去确实很多,但那跟我又有什么关系呢?

人类对未来的想象似乎总是千篇一律,相对于此,人们更加渴望那些触手可得、近在眼前的新鲜感刺激,更愿意听听特斯拉本年度甚至本季度等近在眼前的计划。

比如,对于大姐来说,化用海子那句诗便是:今夜,我不关心人类,我只想你——15万的Model Q。

虽然大姐并不懂车,但也不要嫌她目光短浅。因为这场盛会的主角、所谓的特斯拉全球“投资者”(investors)们的身份,也并非全然都是人们想象中的那般不明觉厉:对此,不久前特斯拉给出了官方答案:

the CEO noted that the “investors” Tesla is referring to in the event are pretty much all life on Earth. Yes, everyone, Tesla is thinking that.

翻译过来便是:特斯拉在此次活动中所指的“投资者”,几乎是地球上所有的生命。

既然是所有生命,那当然包括“大姐”。因此,“大姐”的失望,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大多数投资者的心绪并解释其股价跳水的原因。

不过,从另一方面来讲,这场大会并不会因为“大姐”们的失望而毫无意义,虽然相较预热海报上的宏图大计差点意思,但仍然足够有料:

新款的Model Y和电动皮卡Cybertruck都将在今年发布;

在新概念、新工艺以及新的设计思路的结合下,特斯拉下一代车型制造成本将降低50%,继续夯实价格屠夫的底气;

精炼锂以提高锂元素的产能,而不是发现锂矿资源,对宁德时代等电池供应商形成反攻与背刺;

特斯拉第400万辆车昨天在得州工厂下线,目前超级工厂每45秒就能组装一辆车;

下一代永磁电机将完全不使用稀土材料,减少75%的碳化硅,隐含瓦解中国的稀土供应优势的野望;

除了电动汽车,飞机,火箭,轮船所有的交通工具以及其他民生领域都可实现再生能源化;

新一代人形机器人甚至能够自己制造自己……

虽然这看起来又像是一个典型的拯救地球的美式英雄梦,但当你事后真正梳理起这场四个小时的发布会时,便会发现,这其中技术细节与信息密度依然可以称得上是一场科技精工的盛宴,唯一的遗憾或许在于过于眼花缭乱、浅谈辄止。

而把这些放在任何一家国产品牌上,都能够被吹上天。

即使我们把讨论的范畴只限定在汽车领域,单单是下一代车型成本降低50%这件事,也足够国内的竞争者们喝上一壶的。

绞杀,或许会迟到,但不会缺席,尤其是这种降维的打击更加恐怖如斯,尤其是对于裸泳者们来说更为残酷喋血。

至于跌掉的400亿,放心,不等这些工程细节付诸实践,股价很快就会涨回来。

不吹不黑地讲,虽然远隔重洋千万里,虽然我们的电动产业已经蔚然如春百花茂,但马斯克的一举一动仍然能够像那乍起的疾风般吹皱春水:他力挺热泵,于是日出东方、大元泵业应声涨停;他弃用稀土,随即北方稀土、中国稀土簌簌下跌;他看衰碳化硅,继而中瓷电子、芯朋微电欲哭无泪……

所以你看,站在不同的立场、角度以及利益关系下,你总是能够对特斯拉的这场大会得出迥异甚至截然相反的结论——有人斥其江郎才尽,有人谓之莫测高深。

而从某种角度来看,人们的这种争议态度比大会本身更值得探讨。

至少,“大姐”们的失望,说明了一个现象:即使是特斯拉,似乎也越来越难以满足人们对电动车进化速度尤其是新鲜感上的期待。

如果说17年前的宏图第一篇章以及7年前的第二篇章带给世人的是石破天惊的惊艳,那么如今的第三篇章收获的评价仿佛变成了:就这?

人们似乎嗅到了乔教主离去后的苹果发布会的熟悉味道。

当然,汽车不是手机,这也并不意味着特斯拉在突破创新与技术进步上的乏善可陈、聊胜于无。时至今日,电动汽车产业仍然处于高速发展的快车道;而寰宇电动诸雄中,仍然没有第二家车企能够像特斯拉一样,拥有着如此强大的综合实力。

只是,比这种发展速度更加狂飙突进的,是我们不断被拔高的新鲜感阈值。尤其当这片江湖的争渡者从特斯拉的一度独秀到百家争鸣的齐放共舞,以往那份只有特斯拉能够营造出的新鲜感,不断被扩散分裂、被指数级复制……

于是,急心渐起,浮躁丛生:当东方的电动枭雄们动辄一次发布会上七车连发,你吊足了全世界胃口的开发者大会居然没有新车的亮相?

殊不知,磨刀不误砍柴工;殊不知,所有的技术迭代、科技进步,都是一个苦心孤诣、微观量变的渐进过程;而把思忖的眼光放得足够远的话,还会发现:即使是电动车,也终将会迎来自己的瓶颈期。

不妨,以平常心看待电动车:造车不比造手机,年年焕新不现实。以平常看待特斯拉:不舔不跪,不卑不亢,“钢铁侠”再牛,仍然是地球人;“加速向可持续能源转变”的宏图再伟岸,仍然需要全行业乃至全人类的协同迈进;特斯拉属实厉害,但我们也不差。

一如当大姐思慕着Model 3谓之“有排面”时,已早有人对这“遍地都是的黑耗子”兴趣索然……

而那动辄数车连发的疯狂,也注定只会发生在这个由擎转电、青黄不接的特殊转型时期。

给电动以文明,而不是给文明以电动。

撰文 I 户志强 图片 I网络

▼ 扫码获取《情迷英伦 100 YEARS OF EXCELLENCE》电子版 ▼

撰文 I 户志强 图片 I网络

0 阅读:5

今天有名车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