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35个“世界艾滋病日”,全球主题为“Equalize”,也就是“实现平等”,意在呼吁所有人采取行动,采取循证有效的实际行动来解决不平等现象,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呼吁每一个人身体力行,消除终结艾滋病流行的不平等现象。
我国今年宣传活动的主题为“共抗艾滋、共享健康”。该主题紧密结合了2022年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提出的英文主题“Equalize”的核心信息,强调每个人都参与进来,携手应对艾滋病流行带来的风险与挑战,倡导全社会共建共治共享。
那么你对艾滋病又了解多少呢?对艾滋病患者又存在多少偏见和误解呢?
那些你不知道的艾滋或许,你曾听到过此类言论吗?「酒店的毛巾,可能会传播艾滋病」、「美容不当真的会传染病毒」、「据说有人往商场衣服上抹不明液体,碰了可能会得艾滋啊」、「在外用那种能拧下来的花洒洗澡,会有感染艾滋病的风险」……诚然,作为一种尚不能完全治愈的传染病,艾滋病不仅带给患者病痛,也让所有人对其产生一种无法抹去的恐惧和担忧。
事实上,面对社会上流传的艾滋恐慌和众多艾滋传言,我们非常有必要弄清楚,面对这一疾病,哪些担心其实完全没有必要,哪些防护方式必须认真坚持。
1、一般情况下体外存在的艾滋病毒不具传播力
病毒要想在体外生存和保有感染活性,要满足理想的温度、pH值、湿度、微环境液体浓度和无紫外线暴露等条件。然而,生活环境很难同时满足以上条件。因此,在宿舍等集体环境的日常生活中,不必担心会被传染艾滋病。
目前的流行病学研究也未能证实有人因蚊子叮咬而感染艾滋病。这是因为艾滋病毒不能在它们体内生存,病毒的量要达到一定的数目才能引起艾滋病,所以就仅仅是蚊子口器上的一点病毒不会导致感染。
2、与艾滋病患者的一般接触不会造成感染
日常生活中,与艾滋病感染者握手、拥抱、礼节性接吻,或一同办公、吃饭、健身等,均可视为一般接触,这种情况不会造成传染。在学校等集体环境的日常生活中,不必担心会被传染艾滋病。
3、医院的不规范治疗可能带来感染风险
比如常见的侵入性操作(胃镜、肠镜、腹腔镜及其他介入治疗),这些治疗都要遵循非常严格的输血管理流程及手术操作规范。输血虽然也有可能感染艾滋病,但风险很低,一般在 50 万分之一以下。
4、性传播是占比最高的 HIV 感染途径
近年来性传播占我国感染病例总数的95%。在有效的社会治理和 HIV 防控措施以及医学进步的推进下,传统占比很大的静脉注射药物传播已显著下降,许多地方的母婴传播也已消除。性传播,变成了占比最高的 HIV 感染途径。
但性作为上帝赐予人类的独特美好,相比于被责备和谩骂,我们更应该用科学保护这份美好。所以,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正确使用安全套,就是最简单高效的防艾手段。
距离彻底消灭艾滋病,人类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对这种神秘且目前无法彻底治愈的传染病,我们有必要通过权威途径了解其真实信息和预防手段,尽可能消除大众对这一疾病的恐慌,并尽可能保持科学谨慎、理性乐观的心态进行积极的保护和预防。
与此同时,对待已经感染HIV的患者,我们应该尽可能对其抱以尊重和体谅的态度,而非下意识将其隔绝为「异类」和「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