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来说八旗将军】
清代八旗体系由两大系统构成:其一为京畿地区的在京八旗,其二是分驻各地的驻防八旗。两者兵力配置大致均衡,皆约十万之众。
然而,存在显著差异之处。于京城之地,八旗的核心力量为上三旗,即镶黄旗、正黄旗与正白旗,兼以少量下五旗力量作为补充;反观驻防八旗,其构成近乎完全由下五旗的骑兵与步兵组成。
八旗驻防肇始于顺治二年。彼时,清军克取山东后,即遣八旗兵屯驻于顺德、济南、德州、临清及徐州等要地。嗣后数载,伴随清王朝统治疆域的持续拓展,清廷于多地陆续增置驻防军队,以巩固其统治。
派遣八旗军队进行驻防,核心目的在于对汉族民众实施镇压管控,同时,亦肩负着对绿营予以监察的使命。
自康熙帝成功戡定三藩之乱后,于诸省陆续设置八旗驻防将军之职。至乾隆时期,全国范围内共置将军十三员,分驻盛京、吉林、黑龙江、绥远城、江宁、福州、杭州、荆州、西安、成都、宁夏、广州与伊犁等地,形成了特定的军事驻防布局。
在八旗驻防体系中,将军一职位居最高层级,其品秩为从一品,与加衔尚书的总督行政级别等同,皆被纳入“封疆大吏”范畴。
从整体层面分析,相较于总督,八旗将军所拥有的权力稍逊一筹。然而,八旗将军在地位上却高于总督。例如,在会同奏事这一事务中,依据既定规则,将军在列衔时位次排序处于总督之前。
于各地承担驻防职责的将军,均以其驻地名称予以冠名,诸如盛京将军、江宁将军之类。此外,将军所辖军事力量的规模,会依据驻地地域面积的广狭以及战略地位的轻重而呈现出差异。
据相关文献所载,各省驻防将军所统辖之兵力详情如下:
盛京将军一职,肩负着对奉天地区驻军的统辖之责,麾下官兵总计达一万七千余人。
吉林将军一职,肩负统御吉林地区驻军之重任,其所辖官兵规模总计达一万二千余人。
黑龙江将军一职,肩负统辖黑龙江地区驻军之重任,麾下官兵总计一万一千二百余人。
绥远城将军负有统筹山西境内驻军之责,麾下官兵总计达3400余人。
江宁将军一职,其职责涵盖对两江区域驻军的统辖管理,麾下官兵总数达6300余人。
福州将军一职,肩负着统驭福建区域驻军之重任,其所辖官兵数量达2800余人。
杭州将军一职,负责统摄浙江全省之驻军,麾下官兵人数达三千九百余人。
荆州将军一职,于湖广区域内负军事统御之责,其所辖驻军规模达五千六百余人。
西安将军一职,肩负统御陕西地区驻军之责,麾下掌控兵力达六千五百余人。
宁夏将军一职,肩负着对甘肃、宁夏等区域驻军的统御之责,其所辖官兵数量约达三千三百余人。
伊犁将军负责统辖惠远城、惠宁城以及古城等多地驻军,所率官兵人数达九千九百余人。
成都将军一职,肩负着对四川区域驻军的统御之责,麾下掌控兵力达一千九百余人。
广州将军一职,于两广区域承担军事统辖之责,麾下节制驻军,兵力达5200余人。
于上述各处屯戍之地,均部署有骑兵与步兵。而在诸如福州、广州、杭州等地区,除马军与步军外,亦配备水师力量。
值得留意的是,伊犁将军、盛京将军、吉林将军以及黑龙江将军,与其他各省的将军在职责、管辖范围及建制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此四位驻防将军,于军政事务上职责兼具,战时统御军事,承平治理民政,乃地方军政体系之最高长官,其职能属性近似于将军与总督之合。就官阶品级而言,伊犁将军地位显要,位列正一品,在各省驻防将军中品级至高无上。
【再来说八旗都统】
都统的情形较为复杂,大致可分为两类。其一为驻防于地方的都统,他们承担着地方相关军事与管理职责;其二乃于京城主持各旗旗务的都统,负责统筹与管理旗下诸多事务。
在清朝军事建制中,驻防各地的都统与八旗将军在职能属性方面呈现出相似特征,二者皆为从一品武官。依定制,于设有将军的区域,不再另置都统。在清代,仅有张家口与热河两地设置都统职位。其中,张家口都统在相关史料记载中,通常以“察哈尔都统”之名见诸史册,其所辖官兵数量达19000余人。
热河都统之职责,涵盖对木兰围场及游牧相关事务的统筹管理,统辖官兵数量达8700余人。不仅如此,针对当地民族事务,此两处都统亦负有处理之责。
于各省实施驻防任务者,多为副都统。若驻防之地设有将军一职,副都统则受将军统辖节制;反之,若该地未设将军,副都统即为当地军事驻防的最高长官。
在清朝地方军事建制体系中,于特定区域单独设置副都统这一职位的情况并不普遍。经详实考证,仅密云、山海关、青州及凉州这四处地域,被纳入此特殊建制范畴。
于京师执掌旗务之都统,其渊源可追溯至关外时期的“固山额真”。皇太极在位期间,为有效削减八旗旗主王爷的权势,在各旗专门设置固山额真一职,令其负责处理旗内相关事务。
雍正年间,独立的八旗衙门得以设立,各旗皆由最高长官都统履职坐班,专司旗务管理之责。八旗依民族成分,具体划分为满洲、蒙古、汉军三部,故而驻京都统之数多达二十四人。
从任职资格层面审视,于京畿之地的八旗都统,通常于公、侯、伯等高级爵位群体内遴选产生。与之相较,各省八旗将军的任职门槛则明显偏低。
从八旗制度的架构体系而言,各省八旗将军与在京都统之间存在明确的层级从属关系。依据该制度,尽管八旗将军负责驻守地方区域,然而其旗籍仍保留于京城,且在旗内事务方面,需严格遵从在京都统的指令。
需注意的是,八旗将军身负重任,于军务相关事宜上,无需向都统呈报,而是与兵部进行协调沟通。由此,将军与都统之间的关系呈现出一种微妙态势。从严格的层级界定而言,八旗将军的地位相较于在京都统略逊一筹,却与驻防都统处于同一层级。
值得注意的是,从性质层面剖析,京都统虽具备武官的某些特质,但并非传统意义上纯粹的武官。
究其原因,于京师任职的八旗都统,常由文官充任。诸如傅恒、和珅、阿桂等,均以大学士、军机大臣之职兼任某一旗的都统。此类情形颇为常见,可谓已然成为一种惯常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