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老了,总爱念叨“养儿防老”,可现实是,再孝顺的儿女也治不了你的心病。
医院里躺着的老人,有几个不是子女围着转?但该疼还是疼,该苦还是苦。
儿女的孝心,就像止疼片,能缓解一时,救不了一世。
真正长寿的老神仙,早看透了:指望孩子,不如指望自己这副身子骨。

年轻时为孩子拼死拼活,年过六十还盯着他们的一举一动,纯属自找罪受。
儿孙在外吃顿饭,你嫌餐馆不卫生;孩子加班到深夜,你愁得整宿合不上眼。
到头来,你累垮了,他们也被盯烦了。广东有位92岁的阿婆说的在理:“儿孙的电话三天接一个正好,天天视频的娘崽,迟早要翻脸。”
掏心掏肺的付出,往往养出两种孩子:要么被你拴成啃老族,要么躲你像躲债主。
上海弄堂里的刘爷爷,连孙子中考分数都知道得一清二楚,去年心梗住院时,忙着送孙女奥数班的儿女,连手术签字都要推三阻四。

那些活过鲐背之年的老人,多半有这些“狠心”习惯:
1. 冷待儿女家事
儿子离婚要买房?女儿婆媳闹矛盾?甭管儿女哭得多惨,记住三字秘诀——“问不着”。你管得了初一,管不了十五。北京西城区的百岁周老太,女婿出轨闹离婚时,就撂下一句:“自己的汉子自己拴,别脏了我的门楣。”
2. 冷对亲情绑架
“爸您退休金反正花不完…”“妈您空着也是空着…”。碰上这种想占便宜的儿子闺女,摆冷脸比讲道理管用。苏州的104岁李阿公,亲儿子要拿他老宅抵押创业,老爷子在家族群发了张公园遛鸟图,配文:“今日76号画眉叫得欢,比厂子破产的人顺耳。”
3. 对狠自己更狠
每月雷打不动存养老钱,买菜专挑新鲜时蔬,刮风下雨照样晨练。南京的97岁王奶奶,疫情时全家劝她别出门晨练,老太太戴着口罩在客厅绕圈,硬是把瓷砖都磨白了三分。

真正的聪明人,早把养老算盘打明白了:存折里的钱比子女担保靠谱,广场舞的圈子比家族聚会舒坦,药盒里的降压药比儿孙的甜话实在。
这不是薄情,是参透世事的通达。
就像107岁的杨老爷子常说的:“活成老树杈子,不招虫不引鸟,晒足太阳喝够雨,这才是真自在。”
人到晚年,学会对儿女“冷”一点,是福分,更是智慧。
这世上哪有什么福寿天定,不过是看谁先摸透了这个理——把自己活舒坦了,比什么孝顺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