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增广贤文》,翻到"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时怔住。
年少时总把伤痛当刀斧,劈得五脏俱焚;年长后才懂,人际间的寒暖恰似四季风霜,伤你的从来不是北风太利,而是自己备的衣裳太薄。
若有人问:"被人背后捅刀该怨自己傻吗?"请将这四味解药赠予他

佛经记载,释迦牟尼成佛前曾遭堂弟提婆达多屡次加害。
佛陀却说:"应感谢提婆达多,他是我修行的助缘。"
就像山民不会怪暴雨冲垮茅屋,只会懊悔当初没选坚实梁柱。
被人欺骗何须否定善良?该修炼的是识人辨事的功夫。
苏东坡在《留侯论》中写道:"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那些深夜买醉的眼泪,该用来洗亮看人的眼,而非浇熄滚烫的心。
记住:真诚如同黄金,被假币混淆只需改良验金术,而非将真金弃如敝履。

《传习录》记载,王阳明与友游南镇,友人指着岩中花树问:"此花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与我心何干?"阳明答:"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
人际间的苦痛恰似这山花,你若不执念于"当被世间温柔以待",那冷眼相待便伤不得你分毫。
老裁缝教徒弟:扎手的从来不是绣针,而是拿针时颤抖的手。
你看那被辜负的痴情人,分明是被"付出必要回报"的执念刺伤。
正如春雨不会因花朵不谢便停歇,真性情者行善本不为求报。

《淮南子》有言:"圣人之道,穷而不忧,达而不喜。"
齐白石衰年变法遭同行嘲笑,却在门联写下"人誉之,一笑;人骂之,亦一笑"。
拿得起是本事,放得下才是境界。
观千年雷峰塔影便知:白娘子若懂"劫数本天定",何苦水漫金山反误良缘?那些走散的人,恰似枝头积雪,太重则压断枝条,抖落了反倒成全下一季新芽。
老茶客都知晓:斟茶七分满,留得三分是人情。

人生如参禅三境界: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见山非山,见水非水;再见山水,方知万象皆在心头。
下次流泪时,且将泪水当做擦亮心镜的铜油——照妖镜里看到的是他人魔性,明心镜中照见的才是自我修行。
记住老祖宗的智慧:"竹密不妨流水过,山高岂碍白云飞。"
这红尘道场啊,伤你的都是菩萨,渡你的皆为良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