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中国50年之后,几进几出,三菱汽车亲眼见证中国车市崛起,自主品牌蓬勃发展,自己却终于要和这个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告别。
10月24日,广汽集团宣布,广汽三菱进行重组,日方三菱汽车和三菱商事以1块钱的价格把广汽三菱50%的股权卖给中方,长沙工厂给广汽埃安扩充产能,这意味着,三菱汽车将在中国停止本土生产,三菱汽车正式退出中国。
官方还称,广汽三菱汽车销售公司仍由广汽集团与三菱汽车、三菱商事共同持股,持续为广汽三菱车主提供备件和售后服务,总算是避免了解散清算。
从当年养活过半自主品牌的三菱发动机,到EVO、“山猫”帕杰罗这样的经典车型,著名的达喀尔拉力赛王者,再到如今车型单一,独木难支,三菱汽车在电动化的浪潮中,在越来越卷的市场竞争中,研发与产品都越发不合时宜,无法跟上时代的发展,最终惨遭抛弃。
头顶耀眼品牌光环的三菱汽车都混不下去了,接下来,还有哪些合资车企也要踏上败走的老路?
“国产教父”,也曾风生水起相比其他品牌,三菱汽车是最早出现在中国街头的国外汽车品牌,而且“先零部件后整车”的理念为其赢得了良好的群众基础,与中国早期的自主品牌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早在1973年,三菱汽车就对中国出口中型皮卡,1985年还和柳州微型汽车厂合作,生产微型面包车,并激发了“神车”量产企业五菱的LOGO设计灵感——在三菱LOGO的基础上多加了两个菱形。
1995年,三菱汽车与福建汽车正式成立东南汽车,持股25%,推出了基于Lancer的东南菱帅,但因不满股权太低,迟迟没有引入新车型。1997年,三菱汽车和长丰合作引入帕杰罗V31技术,生产了长丰猎豹,曾一度占据全国43%的越野车份额。2003年三菱与北汽合作生产欧蓝德,虽然售价高达30万元,但销量可观。
90年代,三菱在中国建立了东安三菱和沈阳航天三菱两个发动机工厂,给中国车企供货,客户包括吉利、长城、东风、华晨、北汽、比亚迪等等,不少车企都把三菱发动机作为核心卖点,三菱就靠着卖发动机,赚得盆满钵满。
与其他汽车品牌重资产合资不同,在2006年以前,三菱汽车与中国企业合作,都只卖技术,不参与经营,这一局面直到2012年广汽三菱正式成立才改变。
广汽集团、三菱汽车和三菱商事分别占50%、30%和20%股权,合作年限30年,随后整合了进口车业务,并成立了销售公司,形成了帕杰罗、欧蓝德、劲炫、奕歌SUV矩阵,2017年-2019年销量分别达11.73万辆、14.4万辆和13.3万辆。
败退中国,时也势也欧蓝德10年不换代中国汽车市场年产销连年增长,新品牌层出不穷,三菱汽车为何一步步走向没落?
在小志看来,研发乏力,导致车型单一是最重要的原因,而电动化趋势和激烈的市场竞争则是加速其衰落的重要因素。
在广汽三菱销量最高的2018年,广汽三菱的燃油车产品仅剩劲炫、欧蓝德、奕歌三款,2022年,燃油车只剩下欧蓝德一款,而欧蓝德长达10年的时间没有换代,每次都是小改。
就连引以为傲的发动机,在进步日新月异的自主品牌面前都显得有些落伍了。2023款欧蓝德搭载了1.5T四缸涡轮增压发动机+CVT变速箱,发动机型号仍是老旧的4B40。
作为技术的主要提供方,三菱汽车在全球范围内也面临困境。2016年,日产公司质疑三菱为其代工车辆的实际油耗与三菱提供的数据不符,让三菱汽车深陷汽车油耗数据“作弊门”泥潭。
中方广汽集团也忙着发展新能源业务广汽埃安,无暇顾及广汽三菱。为了缓解广汽三菱在新能源领域转型的困境,广汽集团把埃安的纯电平台导入了广汽三菱,推出了首款纯电SUV阿图柯,却被外界视为埃安V的“换壳车”,平均售价还高出约4万元。
截至2023年3月31日,广汽三菱总资产为41.98 亿元,负债总计为56.13亿元,资不抵债。广汽和日方股东则将向广汽三菱分别投入15.77亿元,以偿还债务,付给供应商和经销商等。
中国之后,前景堪忧虽然三菱汽车不再在中国市场,但未来仍能以进口车或者平行进口车的方式进来,但联系到三菱进口车在中国的操作,前景堪忧。
以去年发布的三菱皮卡L200为例,预售价为27.00-30.00万元,搭载2.2T柴油发动机,扭矩为400Nm,高配车的超选4驱越野能力在皮卡中出众,但27万的入门款尾厢门没有阻尼,货箱铁皮外漏,装货磨损后容易生锈,后轮使用鼓刹,车内甚至没有显示屏,配置堪比8万级皮卡,让一众越野迷大跌眼镜。对比一下,海外版L200 售价为 820,000 -1,027,000 泰铢(约合人民币17.13- 21.46万元),更令人心塞。
三菱的初衷也许是看到国内皮卡需求在扩大,引入L200来抢占市场,但如果在三菱L200在已经推出全新一代车型下,仍然继续上市旧款车型,那显然是不够诚意的,那市场竞争力自然也不会有。
中国混不下去,三菱汽车把眼光投向了东南亚,2022年至2025年间拟印尼投资近50亿元人民币,明年初开始在泰国生产混合动力版X PANDER小型货车,在东南亚和中东销售。
不过东南亚车市也在迅速电动化,而且包括上汽、长安、长城、吉利、上汽通用五菱等众多车企也磨刀霍霍,想要在这里复制中国市场的成功。在新市场的对决中,这次三菱汽车能赢吗?
写在最后
不只广汽三菱,所有的合资车企都面临类似的困境。燃油车需求平淡,燃油车收入缩水,价格承压,而产品在电动化和软件端进展缓慢,导致市占率持续下降。瑞银汽车行业的分析师曾表示,未来几年,中国合资车企将出现大面积亏损。
实力较弱的如铃木、Jeep、三菱退出中国,实力强的如宝马、奔驰谋求增持,以图夺得控制权,而更多的如丰田、通用、福特还在50:50的股权制度下相爱相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