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鸦片战争开始,到新中国成立,我们签订了大大小小上百个不平等条约。
但有这样一个条约却是例外,它签订于北洋军阀时期,它让我们国家可以自由出入一块欧洲的领地,并且受益至今。
▲晚清时局图
斯瓦尔巴,是位于北极圈内群岛的名字。
斯瓦尔巴群岛最早是荷兰探险家巴伦支,于1596年6月17日发现。
按照当时的北极圈内领土惯例,“首先发现”与“有效的行政管辖”,可以将发现的领土占据。
▲斯瓦尔巴群岛
不巧的是,此时的巴伦支由于常年探险,身体极度透支,很快就因为坏死病而病逝,只留下了航海日志和报告,并没有让荷兰当局及时在岛上建制。
巴伦支病逝十年后,英国探险家亨利·哈得孙,再次发现该群岛,并成功到达群岛内最大的岛屿:西斯匹次卑尔根岛的北端。
▲斯瓦尔巴群岛
再后来,欧洲各国的探险家们,纷纷登岛,并发现了大量的鲸鱼、北极熊,甚至还发现了矿产、煤炭。
挪威人和俄罗斯人因为地利的因素,越来越多的出现在斯瓦尔巴群岛,最开始是捕鲸猎熊,逐渐的发展成为开采煤炭、矿产。
▲斯匹次卑尔根
欧洲其他各国,当然不愿意看到挪威和俄罗斯在群岛上逐渐扎根,便开始援引各种条约,发挥外交手段,联合多个国家,在1920年2月9日,由挪威,英国,美国,意大利,荷兰等18个国家,在法国巴黎经过多轮谈判,确定了斯匹次卑尔根群岛行政状态,即《斯瓦尔巴条约》。
▲北极点(图中圆圈)
不过,此时还与我国没有什么太大关系。
直到1925年,俄国、德国等国也要加入《斯瓦尔巴条约》,这让挪威和法国非常紧张。
挪威和法国一致认为,强大的俄国和德国,会让他们失去在斯瓦尔巴群岛上原有的利益,便拉着一战的战胜国纷纷加入该条约。
在一战期间,我国有30万劳工,奔赴欧洲战场,支援了英法的战时建设,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后来,随着一战英法的胜利,我国也成为战胜国之一。
当时的北洋政府代表团,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收到了法国代表团的邀请。
▲段祺瑞
执掌北洋政府的,是号称北洋三杰之一的段祺瑞,当时的北洋政府军阀混乱,段祺瑞并没有太多心思,去详细了解这个条约,只是听说很多一战的战胜国都已经加入,便同意了签署该条约。
条约承认挪威在斯瓦尔巴群岛“具有充分和完全的主权”,不过各缔约国的公民可以自主进入。
但当时的各大军阀,谁会在意这远在欧洲的飞地呢,所以《斯瓦尔巴条约》被北洋政府彻底淡忘,这一忘就是整整66年。
直到1991年,我国在北极的科考遇到了难题,没有资格在北极做进一步开发。
正巧探险家高登义先生,在挪威卑尔根大学教授叶新的邀请下,参加了多国联合组织的北极科考活动。
在科考活动结束时,叶新教授送给了高登义先生一本《北极之南》,书中详细记载了《斯瓦尔巴条约》。
当高登义先生看到条约中醒目的“中国”时,异常激动,根据条约的约定,我们不仅有资格在北极进行科考,还有资格在北极建立自己的科考站!
2004年7月28日,中国北极黄河站完工,依靠的正是《斯瓦尔巴条约》。
▲我国北极黄河站
黄河站是中国继南极长城站、中山站两站后的第三座极地科考站。感谢百年之前我们签订的平等条约,感谢高登义先生的发现!
飞地?那不是挪威国土?什么时候成你飞地了
干的漂亮[哭笑不得][哭笑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