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六块多,最终售价可达千元!眼镜行业的暴利你知道吗?

财经侦探社 2021-08-13 17:03:25

一直以来,眼镜行业的暴利都是众所周知的,提到配眼镜,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被“割韭菜”或者“水很深”。

而一副眼镜的成本究竟有多少钱呢?这在即将登陆创业板的明月镜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明月镜片”)招股书中给出了答案:

单镜片成本不到7元,每副眼镜的成本仅56.09元,终端价格却能最高卖到1898元;其电商销售的毛利率更是高达令人咂舌的90%。

另外,招股书还显示,报告期(指2018年、2019年和2020年)内,明月镜片业绩稳健增长,其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284.66万元、6984.60万元和7000.49万元。

与此同时,明月镜片的综合毛利率也在一路攀升,报告期各年度分别为44.34%、50.88%和54.95%,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大部分来自于镜片的销售收入,占比均在80%以上。

可以说,明月镜片这次不仅将自己推上了风口浪尖,同时也再一次撕下了眼镜行业“暴利”的遮羞布。人们不禁要问:这个行业究竟有多少不为人知的内幕?

巨大的利润提升来自于超高的毛利率

作为一家综合类眼镜镜片生产商,2002年成立于上海的明月镜片拥有众多的业务,同时再加上面对整个中国的市场,明月镜片确实也有着非常好的条件,因为市场对镜片的需求量实在太大。

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在全世界 14 亿近视人口中,有接近一半在中国。2020年6月国家卫健委发布的《中国眼健康白皮书》显示,中国近视人数预计在 7 亿左右,接近总人口的一半。

其中儿童及小学阶段近视眼总体发生率为 53.6%,随着受教育年限的延长近视率不断攀升,经过高考的筛选之后,超过 90% 的大学生都近视。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明月镜片的确于营收上收获了胜利,高企的毛利率、相对低廉的成本,是造就“暴利生意”最直接的因素。

如今的镜片行业的确存在痛宰消费者的嫌疑,在中国近视人口不断增加的现实情况之下,眼镜已经成为了刚需,而消费群体的不断扩大也确实让这些镜片商家有了在价格上自由发挥的权利,随便定价多少钱都可以,反正近视群体不得不买。

暴利的成本始终由消费者买单

另外,为了拉拢消费者,每年明月镜片在市场营销上的花费也都很高。从2018年到2020年,明月眼镜在营销上的投入占到了总收入的20%,而且还请到了陈道明这样的明星一直为其站台。

但是,明月眼镜在营收上的巨大投入只不过是为了提升销售额而已,在实际研发上他们实际投入并不多。从2018年到2020年研发投入分别为1535万元、1626万元和1762万元,仅占总营收的3.01%、2.94%和3.27%。

可以看出,明月眼镜并没有真正的提高产品的质量,而是把大部分的精力和金钱都投入到了宣传和推广上,利用这些宣传推广将自己的品牌形象包装的更加高大上,然后吸引消费者购买,最终造就了暴利局面的形成,但最终吃亏当冤大头的还是消费者。

此外,长久以来由于眼镜行业上下游价格极为不透明,其市场的定价权往往掌握在眼镜零售店等渠道商手里,各大镜片供应商为了抢占市场,只能通过价格战来争夺市场份额。明月镜片为此还启动了所谓“价值回归”战略,其目的就是想通过提高镜片售价,期望以此来脱离恶性竞争的泥潭。

由此可见,国产镜片行业虽然看起来很美,所谓的暴利属性业内外人人皆知,但其间的入局者或都有着自己的辛酸。在这一片充分竞争的红海里,我国的眼镜生意技术门槛不够高,同质化凸显,品牌没有做大做强,易陷入费力不讨好的价格战之中。

然而,眼镜市场作为充分的市场竞争行业,这种暴利的趋势能持续多久?未来行业的发展能否让商家继续躺赢,最终也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0 阅读:14

财经侦探社

简介:细节见证章 只看细节的财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