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耳”俗称“掏耳朵”。
当工具轻刮耳廓的瞬间,总会让人浑身酥麻、灵魂升天。
不过,在花样百出的采耳安利下,大家也分为截然不同的两派:
一派说让人“爽到升天”,值得一试;一派则认为“采耳伤耳”,越掏越聋。
今天我们就看看采耳到底能不能碰!
第
1
点
—The First—
为什么采耳能让人欲罢不能?当细长的挖耳勺探入黑洞洞,从那狭长的外耳道挖出一坨坨耳屎时,触电般的迷之快感让人欲罢不能,爆棚的爽感让人极度过瘾……
采耳之所以如此让人沉迷,是因为我们的耳道有非常丰富的迷走神经。
通过采耳工具的刺激,敏感的外耳道触觉感应器会瞬间激活,并向大脑发出讯号。
大脑的愉悦中枢——伏隔核受到刺激后便会释放出多巴胺,从而让我们产生愉悦感。
随着采耳过程中耳屎的掏出,人们的愉悦感不断上升,酥麻、震颤的快感也随之而来,产生传说中的“小剂量的性高潮”,让人欲罢不能。
但事物总有两面……
第
2
点
—The Second—
采耳的风险你要知道
损伤耳道皮肤:使用尖锐的物体,如耳棒或其他不适当的工具,可能导致划伤或损伤耳道皮肤,增加感染的风险。
推压耵聍:不正确的方法可能会把耵聍推得更深,而不是将其清除。这可能导致聍栓的形成,阻塞耳道。
中耳感染:如果使用不干净的工具,会往耳朵内部引入细菌,可能导致中耳感染。
耳膜损伤:过度用力或使用不当的工具可能损伤耳膜,从而导致听力受损。
过度清洁:频繁或过度地清理耳朵可能干扰耳朵自我清理的机制,增加了感染和其他问题的风险。
交叉感染:若采耳工具消毒不彻底,还易造成交叉感染,比如贵州就有一男子因共用耳勺掏耳朵感染了HPV,实在让人冤得慌!
第
3
点
—The Third—
耳屎应该怎么掏?
其实,耳道本身就具有自身清洁的能力
大部分人的耳屎可通过说话、吃饭、咳嗽等方式自动排出,不需要刻意的去清理它。
而且“耳屎”看似垃圾,但作用还是挺大的。
①阻挡飞虫、粉尘颗粒
②维持耳道干湿平衡
③有一定抗菌作用
④缓冲强声波冲击
因此过度清理,反而对耳朵没啥好处。
要是你觉得耳屎多得实在受不了,可用生理盐水清理。
轻轻将盐水滴入耳道中,头摇晃几下,然后冲洗干净。
利用专门清洁耳道的清洁油清理。
清理前,最好将油涂抹在手上测试,确定不会有过敏反应。
但要注意的是,不要随意用手指、棉签等掏耳朵。
因为棉签等用具易将耳屎推入更深的耳道,造成耳屎栓塞引发一系列耳道疾病。
英国就有一位小伙因掏耳朵不慎把一点棉絮落在耳道内,从而引起感染,逐渐蔓延至大脑,引发癫痫。
实在觉得耳朵不掏不行,那么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来做——找医生帮忙是最安全可靠的。
总之,采耳别上瘾,那些花里胡哨的采耳手法更是要敬而远之,别当了商家噱头的小白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