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美妈很帅 第10话
为什么经常出去浪,孩子头脑转得更快,智力水平更高?带孩子出去游玩的时候,如何互动,能更好地促进大脑发育?如何从游玩中培养孩子的兴趣?
这么多问题,一次性给你说透。
01 构建高效大脑
孩子的大脑是通过五种感官刺激,逐渐发展起来的。
比如,当你充满爱意地看着宝宝的眼睛,受到这种“视觉”刺激的大脑,就会创建一个被称为”突触“的连接点,然后形成神经回路。
大脑受到的感官刺激越丰富,形成的突触就越多,创建的神经回路也就越密集,最后形成一张高效无比的大脑网络。
大脑传递跟加工信息快,意味着大脑运作效率高,也就意味着孩子脑子转得快,触类旁通的机会更多,举一反三的能力也更强。
在家里,家长只能通过对话、阅读、玩玩具、玩游戏来跟孩子互动,对大脑的刺激是有限的。
但出去游玩,眼所到之处都是不同的风景,孩子可以闻到花草的芬芳,可以听到虫吟、鸟鸣、风声和潺潺流水,皮肤还可感受不同温度、湿度带来的不同感觉,在跟父母交流互动中还能建立亲密的联结。
走近大自然,视觉、听觉、味觉、触觉、感觉这五种感官刺激,就像潮水一般涌进大脑,然后里面的神经元就像一台突然连上了WIFI的电脑一样,快速地跟其他神经元连接起来。
也就是说,大自然给大脑带来的刺激是无限的,而且是自然而然获得的。
02 激发求知欲
每次带孩子出去浪,孩子都非常开心,一路哼着小调,一头扎进大自然的怀抱,在那欢蹦乱跳。
你能感觉到,孩子在自由玩耍的时候,就像坠入爱河的人一样,脸上有一种说不出的幸福感。一块小小的石头,在他的眼里,就像一块闪闪发光的钻石,能蹲在那里捣鼓半天。
家长不由感叹,孩子学习的时候,能像玩那样沉迷就好了。
都说学霸的内驱力强,其实他们的求知欲跟专注力,是从玩耍中培养起来的。
红色部分为纹状体
孩子玩耍的时候,被称为“纹状体”的这个脑区非常活跃。
纹状体的主要涉及的功能有:集中精力、奖赏、控制动力,对不同的事物分配不同的情感值,对孩子兴趣爱好的形成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出去游玩,孩子能看到很多新奇的事物,获得很多新奇的体验,而纹状体很容易被这新颖、愉快的东西激活。
经常有效地激活这个脑区,孩子的学习动机会更加强烈,也能更好地调整自身状态,专注高效地学习。
03 连接虚拟与现实
经常带孩子出去浪,好处多多,但想要获得更好的效果,虚拟与现实要连接起来才行。
什么意思呢?
例如你打算带孩子去森林公园,你可以给孩子反复读自然图鉴绘本,然后再到公园一边玩一边学习。暴露效应告诉我们,当你一遍又一遍地重复展示同样的东西,你就会爱上它。
当孩子走进大自然,看到眼前熟悉的昆虫、植物,内心一阵狂喜,“这个我知道”,“这个我明白”,成就感油然而生。
这时家长也参与其中,跟孩子讨论交流,并给予孩子正确的反馈与鼓励,又能给到孩子新一轮的刺激,产生更多继续探索的欲望和更多的疑问。
回到家后又回到绘本,带着新的疑问,投入更高层次的探索。
随着这种体验的不断增多,孩子的情绪也逐渐发生了变化:从最开始的”感兴趣”,变成了“想要了解更多”和“想要深入思考”,慢慢成为一个求知欲旺盛的人。
求知欲旺盛,意味着对各种事物产生兴趣,这样可以更多地刺激大脑,强化神经连接,建立更加强大而高效的大脑网络。
这样大脑就能高速运转起来,孩子就成为我们眼中脑子转得快人了。
04 抓牢大脑发育黄金期
人类的大脑在 3 岁的时候就发育完了 80%, 6 岁就达到了 90%, 12 岁就 100%发育成熟了!
其中3岁之前,突触数量突飞猛进,并在3岁前后达到峰值,往后速度放慢,4-7岁这个阶段大脑开始大量地修剪未曾使用的神经元。
由此可见,7岁之前,大脑的可塑性是最强的。
所以出去浪要趁早。
3岁之前,孩子小,不建议去太远,就要在家附近的景点,比如不同主题的公园、植物园、动物园、博物馆。
孩子四五岁,掌管记忆的海马体相对比较成熟了,去哪个地方,玩了什么都记得很清楚,也能跳能跑了,可以进一步扩大游玩范围,去远一点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