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和它一起煮水喝,孩子抵抗力足了,脾胃好了,长肉又长个!

纳久说育儿 2025-04-25 21:56:35

最近门诊上总有家长带着孩子来问:“孩子整天没精神、犯困,吃饭不香,还总生病,个子也不见长,该怎么调?”

说白了,这是孩子正气不足的表现。春天阳气升发,本是调养体质的好时机,但不少孩子脏腑娇嫩,阳气跟不上,反而容易出现气虚夹湿的问题,比如:食欲差、腹胀,多吃点就积食,大便黏马桶,总是喊着累,出汗多,频繁生病......

那我们要想避免这些问题,就需要好好补气。中医里有句话:“春宜养生,首重养气。”气足了,阳气才能升得起来,脾胃才能运化,身体才能真正有精神。而黄芪,就是最好的“补气高手”。

黄芪甘温,入脾、肺二经,最擅长补气固表。简单来说,就是能帮人体补充元气,让人更有劲,同时还能增强“外防御”,若本身正气足,孩子抗病能力高,自然就能减少疾病的发生,孩子也能长得更好。

今天给大家分享黄芪3种搭配煮水的方法,家长可以根据孩子情况搭配使用。

❶黄芪+炒白术

黄芪5-8g、炒白术5g,冷水浸泡10分钟,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煮15-20分钟,取汁代茶,可加1-2颗红枣调味。

黄芪主补气,炒白术能健脾燥湿,两者搭配,一补一运,能让气血真正生发起来,增强孩子免疫力,还能健脾燥湿。适合常乏力、动则出汗、易感冒,吃饭不香、大便不成形的孩子。

❷黄芪+茯苓

黄芪5g、茯苓8g,切片后加水煮沸15分钟,取汁饮用即可。

黄芪补脾气、增强脾胃运化能力,茯苓祛体内湿气,减少痰湿堆积,二者搭配可以改善孩子脾虚湿重引起一系列问题。尤其适合体型偏胖、舌苔白厚、痰多,食欲差、大便黏滞不成形的孩子。

❸黄芪+山药

黄芪5g、山药(干品)8-10g,先煮黄芪15分钟,再加入山药煮10分钟,喝汤吃山药。也可以加5g莲子、少量瘦肉炖汤,口感孩子更易接受。

黄芪补气升阳,山药健脾益胃、滋肾益精,煮水饮用能健脾益肺,提高孩子的肺功能和身体抵抗力。可以缓解孩子消化不良、腹胀情况,还能滋阴助长,其适合偏瘦儿童。

注意,这些在给孩子饮用时,需要根据孩子年龄、体质等适当调整用量,如有拿不准的可咨询医生。而且这个只能作为辅助,如果孩子情况已经比较严重了,还是要系统调理的。

给大家分享个真实案例,上周门诊看了个6岁半的男孩,妈妈说孩子之前吃饭还挺乖的,最近突然变得挑食厌食,怎么哄都不肯多吃。夜里睡觉总踢被子、翻来覆去,还磨牙打呼噜,早上起来嘴里总有味儿。看了看孩子舌苔厚腻发白,鼻梁两侧发青,这两月已经感冒三次了,现在身高体重也比同龄孩子矮半个头。

那像孩子这个情况就是脾虚积食+痰湿内蕴,吃进去的食物停滞在脾胃,无法运化吸收,时间一长就生湿生痰,不仅影响消化,还会导致反复生病。而长期营养吸收差,自然会影响长个,像很多孩子积食后出现咳嗽、发烧、腺样体肥大,甚至生长迟缓,都是这个道理。

当时我给孩子用了黄芪+茯苓的基础搭配,针对他痰湿重的情况,又加入了陈皮、山楂、鸡内金、莲子、牡丹皮、芦根等药材,熬成膏调理,每天1勺温水冲服。

同时叮嘱家长让孩子饮食清淡,停掉油炸零食、甜饮料,多吃小米粥、蒸南瓜等易消化食物,每餐吃7-8分饱就行,特别是晚餐不宜过饱,同时增加运动,每天保证1小时户外活动,帮助脾胃蠕动。

家长一开始担心孩子喝不下去,没想到确实是我说的不苦,孩子很愿意喝。坚持调理2周后,爸爸反馈孩子吃饭香了,夜里睡觉安稳了不少。继续调理3个月后复诊,孩子身高长了2公分,舌苔变得很干净,中间就感冒了一次,妈妈特别满意。

家长也可以对照看看,如果您家孩子有以下情况,别大意,都好调理的。

1、食欲差、挑食厌食,吃一点就腹胀积食;

2、舌苔厚腻(白厚或黄厚)、口气酸臭、大便黏滞;

3、反复感冒、咳嗽痰多,腺样体肥大、张口呼吸;

4、睡觉不踏实,踢被子、盗汗、磨牙、打呼噜;

5、身高体重增长缓慢,比同龄人矮小、瘦弱。

0 阅读:19
纳久说育儿

纳久说育儿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