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首义第一人,被历史遗忘的武昌起义总指挥,29岁英勇就义

前朝野生历史 2024-10-30 01:10:45

蒋翊武,辛亥革命武昌首义总指挥,1913年被袁世凯部下杀害,时年29岁。孙中山为蒋翊武立纪念碑,亲笔题写了墓碑。

蒋翊武

27岁的蒋翊武,能够在他不在场的情况下被武昌各派革命力量推举为武昌起义总指挥,说明了他的能力和威信。

说来也很奇怪,辛亥革命前,孙中山等人发动了很多次经过周密准备的起义,都失败了。而武昌起义几乎是仓促举事,却一举成功。这里蒋翊武功不可没。

蒋翊武雕像

1911年9月24日,由蒋翊武任社长的文学社与湖北另一个革命团体共进会的领导骨干在武昌举行联席会议会上推举共进会领导人刘公任军政府总理,蒋翊武任革命军总指挥,共进会另一领导人孙武任参谋长。起义准备工作由这两个团体组成的指挥机关抓紧进行。可以说,就是这两个团体的骨干使得武昌首义成功。

蒋翊武接到通知,10月9日晨,回到武昌。这时,各方面对马上起义的意见并不统一。同盟会军事领导人黄兴转来的意见是,湖北方面应推迟起义。蒋翊武认为起义应慎重从事,应与各省同时举行,所以也主张推迟进行。

不料这天刚吃过午饭,忽然得到消息,孙武等人在汉口宝善里制造起义用的炸弹时,不慎爆炸,孙武被炸伤。爆炸声惊动了汉口租界的俄国巡捕,他们迅速赶来捉人。孙武虽被救出,但起义用的旗帜、名册、印信和各种机密文件被抄走。俄国巡捕几乎是在第一时间就把名册等物交给了清政府当局,清官兵立即在武昌进行大搜捕。

起义计划暴露,数千革命同志的生命危在旦夕!蒋翊武毅然决定当晚举行起义。他当即起草了起义命令,并让人抄写二十多份,分头送出。起义命令要求革命武装夺取武汉三镇听到中和门外炮声后,即分头攻占各自目标,楚望台军械库和清督署是攻击重点。

蒋翊武的父亲是一个小油坊的业主,蒋翊武从小聪明过人,他熟读诗书,能写一手很好的古文词赋,是一个文化人。1911年3月15日,文学社在武昌召开了正式的成立大会,蒋翊武这个文化人被推为社长。之后不久,新军各标营都有了文学社的成员和组织。

当时,武汉的新军兵额共计1.5万人,文学社成员竟占五分之一以上。在蒋翊武的领导下,文学社形成了一个坚强的革命团体,为反清武装起义聚结了一支人数可观的战斗力量,这是武昌首义胜利的保障。

袁世凯当了大总统,为清除湖北的革命派,便使用了调虎离山计,于6月间电邀蒋翊武去北京当临时大总统府高等军事顾问。临行前,蒋翊武召开了文学社的最后一次社员大会,在蒋翊武的倡导下,会上一致决定全体加入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

国民党发动了二次革命,反对袁世凯的独裁统治时,蒋翊武正在澧县探视父母。他在家接到友人催他去长沙发动湖南独立的电报,便向父母表示:“儿誓志杀贼,保障共和,否则不生还也。”7月25日,湖南宣布独立,他被任命为鄂豫招抚使,派往岳阳布置军队。江苏、江西等地的讨袁军遭受失败后,湖南于8月12日宣布取消独立。蒋翊武只好与其他革命党人逃离湖南。

在广西全州为驻军统领秦步衢的部下所捕,由全州押解至桂林。秦步衢查明被捕者是被袁世凯下令通缉的要犯蒋翊武后,兴奋异常,一面对蒋严加看管,一面打电报给袁世凯邀功请赏。袁世凯电令广西方面把蒋翊武就地枪决。秦步衢命令刘家正拿着袁世凯的电报给蒋翊武看,并告诉他第二天执行枪决,蒋翊武毫无惧色,并向刘家正谈论必须武装讨袁,认为不除此人,必然祸害民国。

第二天,天气酷热,蒋翊武对刘家正说:“天气太热,可否改在傍晚执行,以免暴尸当午。”刘家正表示同意。下午4时,刘家正备饭,佐以白兰地酒款待蒋,蒋丝毫不把即将到来的死亡放在心上,他痛快地吃饭喝酒。饭后,即押赴桂林丽泽门外行刑。

士兵环立,围观者无数。蒋翊武这时穿着丝绸衫裤,从容端坐于大红毡上,向观众讲革命真理,慷慨激昂,听众动容,有些为之失声痛哭。执刑士兵凝神静听,迟迟不肯开枪。领头的排长见状,担心事情有变,突然拿出手枪,从背后向蒋翊武开枪,蒋翊武英勇就义。

临刑前,蒋翊武写了四首绝命诗,其中两首说:“当年豪气今何在?如此江山怒不平!嗟我寂冤终无了,空余虏剑作寒鸣。”“斩断尘根感晚秋,中原无主倍增愁!是谁支得江山住?只余有哀逐水流。”诗里,他对壮志未酬感到惋惜,对政权落在袁世凯手里感到痛心。

0 阅读:31

前朝野生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