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二月已经进入了尾声,今日是农历的二月廿九,也是二月的最后一天,古人把这天称之为“晦日”,它是月相由盈转亏的节点,古人认为此日晦气与浊气汇聚,需通过特定习俗驱邪纳吉,祈求福禄寿喜。

那么具体有什么习俗呢?记得“做一事,吃二样,忌一事”,这既是对文化的传承,亦是对新月的祈愿。接下来我们就一起看看,这些分别指的是什么?
做一事
送穷迎新,扫除晦气
晦日最核心的习俗是“送穷”,即彻底清扫家中污秽,象征驱散穷困与不顺。唐代诗云:“年年到此日,沥酒拜街中。万户千门看,无人不送穷”,描述了古人倾倒垃圾、焚香燃爆以送走“晦气”的盛况。

那么放在今日,我们仍然可效仿古法。给家里来个大扫除,清理角落灰尘,寓意扫除旧年霉运;焚香祭拜,燃艾草或檀香,祈求邪祟退散;祭灶神:晦日灶神上天汇报人间善恶,可备酒食祈求灶神庇佑,如《开元占经》所载:“灶神月晦日上天白人罪状”。
此仪式不仅净化环境,更寄托了“辞旧迎新”的愿景,为三月开篇奠定吉祥之基。也是为迎接开始做准备。
吃二样
晦日饮食讲究“以食补运”,古人通过特定食物调和阴阳,祈求健康与财富,所以在这天我们要吃一些象征福气财气的食物。
榆钱饭
榆钱形似铜钱,谐音“余钱”,《岁时广记》载:“二月榆钱熟,采之食之,富足一年”。榆钱炒蛋或蒸榆钱糕,既应时令,又寓意“财源广进”。当然我们还可以直接制作成榆钱饭。

做法:1、把榆钱摘干净,就是把小根从榆钱上面撕下来,保证榆钱都是一个一个的,榆钱洗干净,多洗几遍;2、稍微控下水,把榆钱拌上面粉,可以多一点没关系;3、上锅用小火蒸20分钟,4、榆钱出锅后,趁热拌盐拌熟油,拌匀即可食用,少许盐即可,太多盐不好吃,油可以多点。

酒酿粥
以糯米发酵酿酒,煮粥食用,象征“年年有余”。宋代陆游诗云:“酒熟花开二月时”,酒酿的醇香被视为“福气”的载体,可驱寒暖胃,调和肝脾。

做法:1、大米,小米适量,放入清水中煮;2、记住是熬煮,熬的时间越长越好喝,最后放入桂花酒糟,在放入一勺糖桂花;3、稍微熬煮一下就好了,为了好看还可以适当放入些枸杞配色。
忌一事
不晚归,避煞气
晦日无月,古人认为“天地晦暗,煞气弥漫”,需避忌以下行为:
忌晚归:因晦日夜晚漆黑,易遇不测,古书有“晦日不晚归”的记载,现代亦宜早归以安家人之心;

忌借贷:晦日为“送穷”之日,借出财物被视为“漏财”,如俗语“晦日不借财,家宅富如海”;
忌婚嫁:晦日晦气重,婚嫁易招不吉,传说中“晦气厨子”触怒宾客致新郎病重的故事,更强化了此禁忌。
诗云:“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晦日不仅是旧月的终结,更是新芽萌发的起点。今日遵循传统,既是对文化的致敬,亦是对“福禄寿喜”的真诚祈愿——以古为镜,照见生活的丰盈与希望。